Photo by freddie marriage on Unsplash.com

總結第一份工作的學習(下) — 一些不錯的 Mental Models

Catherine
8 min readApr 15, 2022

--

2022 年 3 月我提了辭呈,將正式離開大學畢業後加入的第一間公司。這短短 1 年 8 個月的時間,我更加瞭解自己在專業能力上的優勢與興趣,也在不斷解決問題與探索的過程中,找出許多職場應對進退、職涯規劃上的應採行的策略。

這次的系列文章會分成上中下三篇,涵蓋 4 個主題:

  1. 建立自己的 Narrative — 定義產品經理的角色、在公司的定位
  2. 建立回饋機制 — 找到自己能力成長的參考(附上我常用的學習資源)
  3. 迭代執行策略 — 領導決策層、營運團隊與各部門 scrum team member
  4. 對於職場、職涯其他的學習與反思

上篇聚焦在 PM 的工作內容與技能,涵蓋前兩個主題,請見:總結第一份工作的學習 (上) — 從 0 到 1 勝任產品經理

中篇會寫到 PM 與跨部門的角色應如何有效合作,請見:總結第一份工作的學習(中) — 談 PM 的領導力。前兩篇適合想往產品經理的職能發展的人、與會和 PM 有密切合作的角色閱讀。

下篇(本篇)涵蓋的內容較 general,將統整一些工作後的體悟。

正式進入內容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背景。

2020 年從台大國企系畢業後,我加入一家外商 B2B 保險科技新創,擔任產品經理,從 0 到 1 打造產品,主導過多項產品項目的開發。大學期間我的實習與專案經驗圍繞在商務開發、顧問與創投,沒有任何產品管理、程式學習或軟體開發的經驗。第一份工作是我首次加入新創的工作環境,從 0 到 1 學習如何勝任產品經理的角色。

四、對於職場、職涯其他的學習與反思

我的心得可以分成 2 部分:

  • 職場心態:Do want you can、關注與運用 power dynamics、透過流程解決問題、進行有效的 1-on-1
  • 職涯選擇:堅定自己的目標,做最自信的選擇

(1) 職場心態

  • Do want you can:“You are the only person who can define what you’re capable of.” 工作中總是會碰到各種問題,面對問題時,如何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便很重要。我想列舉三個我們在工作中都可能發生的問題和應對方案:面對問題,不確定該怎麼做不認同專案執行的方向認為自己不被主管重視
1. 面對問題,不確定該怎麼做
▹ 尋找 role model, best practice(身邊或線上資源)
▹ 理出方案,盡力做到最好。你不需要完全依循公司、主管給的規範、流程,若你認為找到更好的方法!若一扇門你出 50 % 的力氣就能推開,試著用 80% 、 100 % 的力氣推看看,絕對能為自己、團隊、專案帶來更多的收穫
▹ 若你方案都理出來了,還是不肯定該如何權衡選擇,那就帶著方案尋求適合的 stakeholders 討論,借助他人的經驗與智慧
2. 不認同專案執行的方向:
▹ 理出為什麼你不認同,並借助資料、voice of other stakeholders 去說服上層
頻繁且定期地做期望校準。溝通的過程可能會很冗長,拖個 1 、 2 個月,記得勤做筆記,即時釐清疑慮
▹ 溝通採取 Live presentation ,並邀請所有相關的重要 stakeholders 參加討論(Live presentation 的成效遠好於透過 teams、slack 或 wiki 的溝通)
3. 認為自己不被主管重視:
站在主管的角度考量、推論原因,調整溝通方式,積極向上溝通自己的目標
▹ 把手上的工作盡力做到最好,積極向團隊溝通自己的工作進度、諮詢問題,讓 key stakeholders、合作的夥伴願意在公開的會議讚揚自己的表現
▹ 積極提供自己的想法、價值(即便這個專案與你完全無關),提高在團隊中的「不可取代性」
  • 關注與運用 power dynamics:你需要了解公司高層、你的上層不同職級的管理者的職責,並調整自己與他們溝通的內容與方式。另外,你也需要辨識在決策層中,哪些 key stakeholders 的意見能直接 sign off /影響你所能運用的資源(這些人又被稱為 gatekeepers )。找個共同的會議,把所有的 gatekeepers 都找進來參加,一次同步資訊是最有效率的做法!視專案推動的難易、複雜程度,可以先和特定的 key stakeholders (像是 less-senior 的 gatekeepers)過過資訊,取得一致的結論,再向上推動想法。
  • 透過流程解決問題:Olivier Sibony(Director @ McKinsey) 在他的書 You’re About to Make a Terrible Mistake: How Biases Distort Decision-Making and What You Can Do to Fight Them 中提出:“A wise leader does not see herself as someone who simply makes sound decisions; because she realizes she can never, on her own, be an optimal decision-maker, she views herself as a decision architect in charge of designing her organization’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面對問題時,我們可以思考這個問題就發生頻率牽扯到的利害關係人而言,是屬於「單一事件 one-off event」或是「長期現象 pattern」,再去發想解決方式。而透過「流程」來解決問題,比起針對「個人」,scalability 和 impact 總是會更大!當公司的流程不夠完善時,各部門的 deliverables 便會高度仰賴員工個人的工作能力,導致產出品質參差不齊。舉例來說,假如 PM 發現和某個 stakeholder 溝通有期望上的落差,而這樣的落差是很普遍且長期存在的,便可以思考如何透過流程來改善。例如:產品團隊可以新增定期的 sync-up 會議,空出主要 stakeholders (例如:決策層、業務端、工程端等)固定的時間,各別與他們討論產品與功能在不同 granularity 下的規劃,讓各部門的參與者更清楚各自角色在公司裡的職能切分與期待。
  • 進行有效的 1-on-1:1-on-1 是和主管討論自己對職涯升遷、職務內容、工作狀況的重要機會。我會在 1-on-1 前,先列出幾點想討論的項目,並在 1-on-1 中主動和主管爭取專案機會、提出我有升遷的目標、請他即時給予我工作狀況的回饋等。就升遷來說,需要先了解主管衡量績效的指標有哪些,並在往後的 1-on-1 和他逐一檢討自己各項指標的達成狀況,一併訂定改善策略、共同追蹤成效。這個做法可以大幅降低自己埋頭苦幹,自認為表現已超乎預期,卻在半年或一年內的績效考核,得到不滿意的答案的機率。推薦可以閱讀 軟體工程師的修煉與成長 (5) — 1:1該談什麼才能讓職涯起飛? 和觀看 How to ask your manager for a promotion (by Colors of Chloe),兩者都分享了很棒的溝通心態與方法。

(2) 職涯選擇

  • 堅定自己的目標,做最自信的選擇:在做職涯的選擇時難免會茫然,甚至會不時懷疑自己做錯決定。在工作中,我也一直在思考我適不適合待在新創、做產品經理的職務。我認為一個可行的方向是找出自己工作的熱情所在與專長,並逐一探索可以嘗試的路線(無論是在自己原先的工作範圍內爭取相關的機會,或是內轉、向外找工作機會)。在向外找機會的過程中,我不把職能限縮於產品經理,並有陸續拿到幾個 offer,其中不乏 brand name 響亮的公司、外商公司在海外的職缺。在探索的過程裡,我更了解自己的價值、市場潛力,也更清楚未來可以前進的方向。拿到 offer 後高興之餘,我在思考職涯轉換會認為,「要做自己最有自信的選擇,不要將就」才是最好的。堅定自己的目標、好好努力,並思考手上的機會,哪些更符合自己的期望?自己可以在哪裡有更大的發揮?而若手上的機會不適合也沒關係,果斷放棄,繼續努力去面試、爭取,因為機會一直都很多!

結語

以上是我就第一份工作的體悟的總結。很開心我是在改善自己很多工作方法、態度之後,有所進步,並在收到很多正向回饋的時機點提離職的。我離職是因為得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而到了新的工作環境,因為有職能上的大轉換,我又是要從 0 到 1 開始建立基礎、學習,但這次我面對挑戰是更加自信且充滿期待的。

感謝你花時間閱讀。喜歡這篇的話,可以回到上篇:總結第一份工作的學習 (上) — 從 0 到 1 勝任產品經理 或 中篇:總結第一份工作的學習(中) — 談 PM 的領導力 閱讀,希望這些分享能給予閱讀的你帶來一些幫助。

分享的內容源自我的工作經驗與所接觸的學習資源,歡迎任何的反饋:)

Liked Land 創作者贊助計畫:成為我的讚賞公民,每月贊助一杯咖啡,助我走得更遠!

--

--

Catherine

Product manager turned venture capitalist | DM me via email: cyhtai@gmail.com or LinkedIn: catherine-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