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後的資料整理與分析

Dan
Oct 7, 2023

--

前言

訪談結束後,最花腦力與時間的,就是整理訪談資料了。訪談後獲得的是資料,資料要整理才能變成真正有用的資訊,我們才能利用這些資料做分析與洞察。而在新創世界中的UX到底要如何進行資料整理呢?透過這次本丸的實戰營來瞭解看看吧!

整理資料的流程

訪談過後,訪談的錄音檔與部分文字紀錄即是原始資料,可以依序以下步驟來了解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流程:

  1. 原始定性資料整理:我們可以將這些資料整理成逐字稿,或是依據訪紀錄整理成可以分析的內容。
  2. 將資料切成最小單元:將整理好的文字檔一個一個切成最小單元,也就是所謂的將資料做成切片,並使用ORID 與 主題做分類。
  3. 切片編碼:為了避免分析時無法朔源,以及希望之後可以更系統化分析,會將已切成最小單元的資料編碼。
  4. 親合圖分析:使用親合圖法分析解讀使用者的觀點。隨時要與問題、研究目標與商業目標來回核對,並與他人討論驗證之後,才是產出真正有價值的洞見(完整流程可詳見下圖)。
圖片來源:本丸實戰營課堂講義

Step1 整理原始資料

從訪談到將使用者的想法切成最小單元前,須將確認這些整理好的資料是否有脈絡,以下是判斷有無脈絡的指標:

  • 內容是否有前因後果?
  • 將該段資料給予未參與專案的人可以看看是否可以讀懂?
  • 每張文字脈絡應該都是獨立事件,彼此間沒有關聯,不可取用不同段落的資訊,也不可生成文字描述中文字描述中沒有提到的內容
錯誤範例-無脈絡的文案:
其實客戶不是不能接受,反而只是因為沒看過,所以會有點擔心
正確範例-有脈絡的文案:
在讀書會中,我們會想嘗試書裡面說的事情。我們是各自閱讀這本書,而且那時候我沒有書,
是因為要借的書還沒到,於是小組員就提供我書籍的連結,讓我可以去看她想執行書中的步驟有哪些。

從範例中可以得知,有脈絡的文案很容易讀懂前因後果,而無脈絡的文案則無法理解為什麼客戶是指誰?為什麼不能接受?擔心的地方又是哪些?為了後續分析資料的容易度以及效率,在此階段就要把資料梳理清楚。

Step2 製作切片與建立編碼

確認整理好的有完整文字脈絡的資料後,再將這些資料切成做成一個一個獨立事件,也就是將使用者的想法切成最小單元(以下簡稱切片)。

切片的製作條件:

  • 從一段 [文字描述] 中區分出不同的獨立事件並精簡成 50 字以內的描述
  • 每個獨立事件中必須包含完整的因果、或是事件本身就可以獨立存在。
  • 若一個事件中的因果中具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事件,則另外做出一個切片。

如何將切片編碼

切片建立完成後,為了之後可以更有系統地分析資料,方便朔源原始資料,我們必須將切片有組織性的建立編碼。如何建立切片編碼呢?由於編碼各家有個家的作法,本次採用是本丸實戰營的建議作法,個人覺得很好理解與記憶,詳細做法可見以下說明。

切片依據以下項目編列條碼(詳見下圖):

  • 組別
  • 第幾個受訪者
  • 是什麼資料類型(ORID中的哪一個)
  • 與本次的研究目標中,比較符合哪一個研究目標
切片示意圖
小補充:什麼是ORID?
ORID原為焦點式提問法,本次利用該方法來做訪談資料的類型做資料分類
O(OBJECTIVE): 觀察外在的客觀、事實
R(REFLECTIVE):重視內在的感受
I(INTERPRETIVE):個人的詮釋與想法
D(DECISIONAL):找出的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訪談與一般訪談整理資料的ORID分類關注點不同。

做最後統整需要注意,若研究方向為一般受訪者時,若ORID內的「I (INTERPRETIVE)」的切片資料過多,可信度就會下降,但若主要研究目標是想要研究想法或觀點,則沒有此限制。本次專家訪談主同樣不在此限,原因是訪談專家本來就是要知道專家的觀點與領域知識。此外,在整理切片的過程中,需要再仔細思考與推敲以下事項:

  • O(OBJECTIVE): 的資訊是否為真?
  • D(DECISIONAL):受訪者是否真的有做這件事?

推敲的過程中,可以從專家或使用者訪談的內容中找尋可佐證的資訊,藉以佐證這份資料的真實性。

Step3 用親合圖法來分析資料

經過漫長枯燥的資料清洗與整理過程後,要來到最燒腦的資料分析階段。學習UX時,常常會看到貼滿整面牆面的便利貼,並將一些相似的內容群組找出隱性含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親合圖分析法。

什麼是親合圖法?
親合圖法是由知名地理學者、文化人類學者川喜田二郎博士所開發,用來整理、分析、發想的手法,
取其他一個字母的縮寫,又稱KJ法

製作親合圖時,有時可能只做一層即可找到研究洞見,但大部分需要做2層親合圖找出研究洞察。本次將介紹2層式的親合圖,個別代表的意義為何。

第1層與第2層的親合圖,主要範圍如下:

第1層親合圖:找出背後隱性的現象
(1)主要是要找出「現象」
(2)將整理好的切片覺得相關連的可以組成一組群組,並找出其中的隱性關聯,主要目標是找出行為
背後的現象
(3)建立可能的分析範圍
(4)製作完後,需檢視合理性與證據,並建立合理的詮釋
第2層親合圖:找出洞見
(1)從親合圖第一層多個研究發現中,找到問題 / 目標
(2)通常是從內找出受訪者的「痛苦」與「慾望」
(3)製作完後,需要核對是否符合商業假設或是研究目標

完成2層親合圖法後,需要反覆檢查驗證其合理性,並撰寫定義明確的詮釋。此外,撰寫定義明確的詮釋,請至少2位同事/夥伴/組員都要認同。

執行親合圖時注意要點:

  • 親合圖不是表面分類,而是要找到裡面的隱性關聯
  • 不一定只有多個研究發現才能形成洞見,許多獨立切片或是僅有第一層的研究發現,也可能蘊含洞見。若證據力不足也不需要馬上丟棄,可以保留到後續與同伴討論是否要採用。

小結

分析與整理資料之得非常耗費時間與精神,有時還因為資料整理不夠明確,還需要回頭查閱跟重新修正。本次整理與分析的過程中,最難的地方就找出洞察與找出背後的隱性現象。由於專家訪談找的專家背景各有不同,我們必須要從6位來自不同經驗領域的醫療照護專家中,找出背後相似的問題與目標。雖然一切煩惱最後在最終報告中落幕,但若還有機會做專家訪談,經過這次洗禮會更清楚在哪階段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與地方~

--

--

Dan

hi 我是Dan,是一名UIUX設計師,除了設計外,也研究心理學、編劇以及業餘獨立遊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