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come, first.

王達緯
Sep 25, 2022

--

Outcome, first.

認路

我大學讀中文系。最最典到不行的文組,當然,會遭遇的對話都經歷了。選擇文學的理由?想參見世間更深層的運作規則、定位出自己的所在位置。聽起來很中二,但至今講出來還是真心的。題外話了,日後再聊。

或許是iPhone的mic聽到我跟新朋友的閒聊,第一次看到AC就是演算法推上來的YT首頁。還記得是Bernard和PJ的對談,於焉一發不可收拾地點開一則則觀看,越發好奇。

進入AC之前,對於程式產業的想像不多。不諱言,是想要藉由這裡更大股的現金流體驗更多人生可能。也在學院中屢次感受到,比起規則難以捉摸、仰賴人本身定義的文學,或許工整分明的語言、程式,更能讓我放心投注熱情。

一進AC的Lighthouse平臺,感覺就對了。

Lighthouse是介面舒適、操作滑順的AlphaCamp自建平台,同時收納課程本體、作業收發、助教與同學的問題互動等功能,磨合期之後越用越順手,也讓人感覺到AC的自信。

當我學習新的一套知識體系時,跟認路一樣,非常習慣先有一套全景、定位自己走到哪裡。不只要目標路線,還要大略指出附近街廓。對我來說,AC巧妙結合兩者:用專案引導學習路徑、沿路增添工具和語彙,也穿插介紹產品開發過程、產業結構的單元。

Outcome First

Outcome first.

結果導向,這是進入AC後課程會一再提醒學員的。讓人聯想到智慧鐵人競賽,只要能達成目標,不違規的工具都可以使用。

學期一,定調主軸在體驗學習程式語言。處處可以見到「先專注在」、「先著重在」等字眼。學習程式語言的過程裡,好像又重現了當年為了考進第一志願勇往直前、不斷聚焦而收穫的快感。

一開始,有相當篇幅透過影片介紹「程式語言」為何物。也強調Computational Thinking 運算思維「Decomposition拆解問題」、「Pattern Recognition 辨識規律」、「Abstraction抽象化」、「Algorithm演算法」,潛移默化地讓我在課程乃至生活中重新看待議題。

技術方面,在JS方面給定了擲骰子遊戲、HTML-CSS方面給定了履歷介面兩大練習。所有單元沿著練習需要的技能展開。也為了讓大家快速上手,學期一捨棄VScode的安裝,直接採用repl和Codepen,可以更專注在寫作程式本身,不用注意開發介面細節。

JS介紹了if_else、while和for迴圈。HTML認識了header、div、span和img、link、text等第一批語意詞彙。CSS則是margin、border、padding的box model,以及display的初步概念。

以及課程中神來一筆提到的字型、font、假文、假人、圖片資料庫,都不是自學時能輕易找到的關鍵字、導覽。

每週都有選修練習、回顧單元,讓自己半推半就xD地整理所學。經過兩三週,才發現自己心態、技巧乃至生活用字都經過重大改變!謝謝AC的工作坊團隊、維運團隊、課程示範助教、批改助教們。謝謝大家提供了線上學習遑論自學很難得到的即時、回饋感,也謝謝同學的各位,給彼此一起進步的動力。

而這篇Medium也是課程設計的一環。

猜測或許AC0安排了Medium這樣的單元多少也是行銷考量,但好多好多年前Medium也真的是想好好經營的平台。闊別這些時間,草以此篇開頭。

迭代

iteration

我們降生世界得到的條件、每天能把握的時間、肉身發展乃至身心都有上限。只能試著更新、試圖平衡出自己。手上的牌會不斷更換,正如語言迭代。一如特修斯之船(所有零件都在航程裡陸續更換,直到整艘都換過一輪,還是同一艘船嗎?)

把握prime time。讓最珍貴的零件在最效能時陪伴自己。

第一篇Medium,才發現這裡寫作真的好舒服呀。不過時間催促我該往前了,下次再來探索它的功能。(anyways,不可能有摸完的一天。我從前覺得這樣徒勞無力,現在坦然接受它就是世間常態並欣然接受)

這篇幾乎卡住了學期一和學期二之一之間所有的心態CPU。遂捨棄鉅細靡遺的描述、技巧累進(在這一兩週要把週回顧裡的文字補上來),還有也暫時不讓這篇走往解析語言技巧、筆記導向的文章。(目前學習到的語法仍維持我活頁紙筆記的型態,讓我摸得到、手寫、持續翻看、有實體感地迭代)

更關鍵地是,放下整場大學生涯裡對文采的執著。就是簡潔紀錄自己的心態。終於走在這條路上了,原來專注在目的地可以走更遠。Outcome first,鼓勵自己一下。也祝走上這條路的大家順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