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平衡有可能嗎?我們到底該花多少時間工作?

工作和生活能取得平衡嗎?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
忙碌的工作讓人失去生活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到工時愈來愈長,留給自己的時間愈來愈少,但這好像無關個人,是整個職場趨勢?忙碌似乎也逐漸成為一種職場風尚?有的忙表示你能力強、受重用、有價值 …

不過到底該花多少時間工作才夠?
996?997?
( 996 = 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一周六天)

一天就是只有 24 小時,工作與生活要怎麼平衡?應該把興趣當作工作嗎?
這篇試著就我的觀點一次來回答這些問題~

為了生活而工作,為了工作而生活?

我覺得理想上來說,應該是這樣:

工作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重點並不是選擇有興趣的事情當作工作,而是 把生活塞滿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這些事剛好也可以賺錢帶來收入。其實也不是興趣不興趣的問題,而是把生活的每一刻盡量塞滿自己喜歡的事物,所以也許該說的是生活型態。

舉例:
假設我喜歡人際間真實溫暖的交流+獨處,想把生活塞滿這些部分,但因為得要有收入,於是去想有哪些事情可以保有這樣的形態又可以賺到錢,然後發現:「啊哈!做一個活動策展人!」

於是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時間,在想獨處的時候獨處,而工作就是在創造人際間真實溫暖的交流,做這件事還能得到收入。

或有人就是喜歡埋首於文字裡,每天都要寫個一萬字廢文;其中有些只是寫自己爽而有些寫來有收入,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文字工作有非常多種類型就不一一舉例)

工作占據了我們近半的人生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都占據幾乎一半甚至過半的時間,如果 只把工作當作換錢的一種方式,真的是有夠浪費!

整整花費了一半生命在換錢,只用另外一半的時間生活,但有些人用全部生命在生活,而且這些人還通常會賺比較多~你不覺得虧大了嗎?

工作跟生活在理想上根本不需要區分,反正你都是在做你想做的事情, 例如吃飯睡覺打電動寫廢文辦活動,其中有些有收入、有些沒收入,但整體收入夠支出。而後隨著整體專業的提升、人脈的拓展,收入跟著提升,生活品質也跟著提高。

為什麼要投入這麼多在工作上?為什麼工作最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只有當你做你喜歡的事情,你才可能全心投入,才可能廢寢忘食,才可能出類拔萃,收入才能提升,才能有愈來愈高的自由度。

收入夠又自由,就能有相對富足的人生,這個富足指的不是富有,而是有餘裕和有選擇。

人生應該要這樣:知道自己喜歡的生活型態、找到對應這個型態又有收入的事情、沒有就自己創造。然後認真投入,盡量把美好塞滿每一刻,投入就會鑽研就會進步就會變強,變強以後不是賺更多就是更自由,然後你就更可以塞滿美好的事物。

這裡談到創造工作,時代的趨勢會讓我們愈來愈不是找工作,而是創造工作。自己的工作自己創造!

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

最後來回答這個問題,所以工作應該要多長時間才對?工作生活的平衡是怎麼一回事?

我覺得應該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工作
但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生活

--

--

東東 (吳東軒)
一個 NF2 罕病患者的斜槓人生

業務出身的行銷人,確診 1/40000 機率的 NF2 罕見疾病後,從此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喜歡思考、喜歡書寫、喜歡自由,也是一個加密貨幣愛好者,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著有《人生很難,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一書,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eohex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