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蘋果樹

「蔗民」浮世繪
2 min readFeb 22, 2019

中學時有次早會,由一位正在劍橋攻讀博士的校友主講。一開始他就提到根據他實地觀察,劍橋校園根本沒有蘋果樹,故牛頓在蘋果樹下給蘋果砸到的故事是吹的云云。

忘記他由此引伸出甚麼道理來,因為當時我已傻了眼。就連我這個文科生也知道,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歐洲爆發鼠疫、牛頓回鄉避難期間的。當時我想:「條友都唔讀書。」

多年後我知道,這個故事有可能真是吹的,但從劍橋無蘋果樹而推斷出故事是假的,仍然是亂來。「實地觀察」對我們這種未曾涉足劍橋的人,自然相當權威,但前設都搞錯,所謂實地觀察就變成偽科學。而且現在無蘋果樹,真的能證明幾百年前也沒有嗎?剛才上網找一找,得悉劍橋三一學院大門外原來有一顆蘋果樹,還是用據稱是「牛頓蘋果樹」的種子種出來的。所以所謂實地觀察,又更可疑了。

博士學成後回港,繼續很權威。有一次我問另一位相熟的博士:「喂,其實我真係唔識分,到底佢係唔係真係咁叻?」這位平常很謙厚的博士說:「佢叻唔叻我就唔知,但佢一定講到自己好叻。」

不過我們這種沒有博士學位的人,還是不要亂說話。當然,現在這個社會,別人說甚麼,你信三成就好了。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

--

「蔗民」浮世繪

當美好的日子不再,我尋找各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次好不等於壞,次好仍是好。選擇次好,是為了不要變壞,不要弄虛作假。有時候,我甚至相信,次好比最好更好;因為有時候,最好已經不好了。https://liker.land/doug0809/ci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