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對的工作方式才能做好設計

Duke Lee
15 min readMar 7, 2022

--

透過心流,把事情做對,把心情調對

無論你是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還是工作很久卻一直沒遇上伯樂,都請你先靜下來10分鐘,想想看

  • 「我的專業」是否是他人眼中的專業呢?
  • 到底什麼是職場,而進入職場後我應該做些什麼?
  • 是公司一昧的白凹,還是我能力不夠?
  • 付出的勞力可為履歷加值嗎?

現今的工作模式跟我們父母那一輩落差其實滿大的,三年內換工作的比例達到73.5 %(由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提供)。Netflix 的前人才長珮蒂.麥寇德(Patty McCord)說到:「每個人都應該 3~4 年就換一份工作!」,若不每三年換工作,你將缺乏快速適應工作的能力,且無法突破自我。

反思,每三年換一次工作就能夠讓你成長嗎?我看過許多求職者的豐富履歷,多數求職者儘管換過幾次工作,卻沒有大幅度的成長,甚至在討論薪資範疇時,其原因多半是前一份工作加乘。這不經讓我在想,在進入職場後,多少人認為自己是來「解決問題」?而又有多少比例的人想著「持續提效」、「深化專業」和「水平問題處理」這些課題。

在經過社會洗禮後,我相信仍有許多人會覺得自己領多少錢做多少事,當然,也有些人已經開始做自己「生涯」的員工。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價值觀,若你願意繼續看下去,看完這篇文章唯一能幫到你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價值」,運用每一次的任務,讓「時間」這個最稀缺的資源幫助你提升。

文章架構一、你為何而忙?
二、如何透過OGSM做好管理?
三、學會向上管理

一、 你為何而忙?

在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好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到底「工作」是什麼?很多人會回覆我「當然是換錢的條件呀!」,多少錢可以讓你由新手變老手?都少錢可以讓你不斷的工作永不停止?就算是電影鐘點戰,主角也會想休息的時候。我想,錢是你工作的其中一項原因,但難以幫助你成長和持續工作,透過「生涯之錨」和「心流」來幫你釐清方向。

生涯之錨(Career anchor),又稱核心價值,就像一艘船在停止時,以錨做為固定的工具並圍繞在其四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價值觀,影響著你做選擇及職業生涯的發展,透過每一個過程來找到與自身的動機、價值觀和專業相符的工作,來達到自我滿足和補償的職業定位。

生涯之錨強調的是能力(Competence)、價值(Value)和動機(Motive)的相互行為,並且會隨著工作不斷調整,三項自我認知並非永遠固定的,尤其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很難量化自己的「能力(Competence)」,大部分會以「動機」和「價值觀」作為職業的選擇,所以往往發現實際工作內容、環境不是自己所期望時,就會選擇轉換跑道或是將就。

有效的忙碌,不應該建立在價值(Value)和動機(Motive)而已,比起「我想要」或「因為什麼原因」,職場需要更多的「怎麼做」,這也是三項自我認知缺一不可,了解自身能力(Competence),並對焦目標(價值+動機),你可以看到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忙碌的時候,不斷地評估並試著縮短其距離,這樣的工作才有機會成長,而非窮忙。

可能很多人會想「難道你都不會累嗎?」,當然會的,所以我透過心流幫助我調適心情。心流並不是萬靈丹,我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是,過去我把選擇權給了別人,別人要我做什麼、安排我做什麼,那樣被動的指揮讓我身心俱疲,如今我做回自己的主人,而心流幫助我找到工作的最佳狀態。

心流,能夠將你的精神、注意力投注在一個目標上,暫時忘掉其他事情的方法。而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在努力克服挑戰的階段,往往是人生中最充滿樂趣的時候,你有沒有專心做一件事情,等到回頭過來,才發現天已經黑了;又或著忙到過了吃飯時間,連肚子餓都無感,這表示你極有可能進入心流的狀態。

研究顯示,當一個人處於心流狀態,比較容易出現「創意」、「專注」和「積極」的感受,而且心流發生在工作時間多於生活休息時間唷!所以不論你在職場上是什麼角色,我們都可以透過專注時間、訂定目標、工作挑戰、設定關卡和即時獎勵等方式尋找心流,這並不容易,所以一開始不建議將門檻定得太高。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想說是不是清楚了生涯之錨並且找到心流,工作就可以帶來樂趣了呢?如果可以,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不工作。另外,當人工作到了一定階段時,生涯之錨也隨之改變,追求的是安全、保障和工資,而這些選擇和心流的產生是衝突的,因此,你的動機到底是什麼?我想這才是影響著你走多遠的關鍵要素。

二、 如何透過 OGSM 做好管理?

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後,我們需要知道怎麼將目標落成,我認為從個人目標到公司目標都是很重要的,年輕時候的我也經常換工作,往往會困在一些負面的事情,最後選擇了離職。後來才認清,每一間公司都一定有優點跟缺點,而支持我的,就是進到這公司的「目標」,雖然很多靠北邊走的事情會出現,但我還是待到現在。若你也同意這說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裡不去敘述OKR,原因是除了目標以外,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實現目標。有了清楚的目標,就能夠「比較有機會」確保沒有職權、步調和認知上的落差。

  1. 透過清楚的目標,讓每個人具有共識且方向清晰。
  2. 除了具體化更以SMART原則落地執行。
  3. 每位成員都能夠隨時確認現況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4. 有了目標以後,可以更專注在最有效的策略和資源的選擇。
  5. 更清楚哪些事情可以放棄,以選擇最少資源來達到最大效果。
  6. 檢核每一項可用資源,並擬定「橫量指標」和「行動計畫」。
  7. 協助每個在這次目標的關係人找到優先順序。
  8. 幫助每位成員溝通成本減少。
OGSM 架構

O-Object-最終目的

由企業的最高層往下推展,每一個部門需清楚自己如何幫助公司如何達到最終目的,再深入到個人,每一個員工都清楚知道自己專案的目標要怎麼對應部級和企業目標。舉例來說,設計師經常協助PM完成產品的設計,若PM的目標是提高註冊率,設計師就需要去訂出「什麼樣的設計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也許是明顯的按鈕,也許是註冊後的獎勵機制,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跨部門或職能之間達到共識。

在撰寫 Object 時,請避免帶入個人的私心,例如設計出一個別人沒設計過的互動行為,不但會造成資源選擇錯誤、工作時間過長,最後還可能造成目標不一致。另外,避免在定義時,使用模糊的詞語,也就是這個詞、句在大家心中的認知是不同的,這裡我比較建議使用「動詞和名詞」,並透過量化的數字來幫助每一位關係人。最後,如果真的寫不出 Object 也沒關係,因為大部分的人比較清楚知道做什麼而非為什麼做,可以先將GSM完成再回透也是入門的方式。

G-Goal-具體的目標

表示可以觀察並量化的指標,透過關鍵字作為數個 Goal ,並支撐你的Object,明確的範圍和可達成的挑戰性目標作為基準,以可衡量的成效幫助每個人掌握進度,讓每一個關係人或部門都確認和在期限內清楚有限資源的運用。比較建議使用「時間區段+動詞和名詞+可量化的數字(數量或時間)」幫助每一位關係人。

我常常會用跟朋友聚會來做例子,目標可能就會是確認聚會人數、確認聚會時間、確認餐廳…等等,再搭配可量化的指標來完成G的撰寫。

通常 Goal 會以3個為基準(下一章節可以反應為什麼),若超過5個就太多了,畢竟 OGSM 就是希望公司全體用最精確的資源做「最重要的事」

S-Strategy-策略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透過資源的選用,完成被賦予的目標。哈佛商業評論的「What is Strategy」說到,以你自身的專業,來思考你與他人(競品、加值產品…)不一樣的地方;除了資源,要如何做到比別人更好;部門之間要如何無縫接軌,彼此分工清楚且當責。在考量人、資源和時間有限下,考驗你的是「篩選」的能力,

這裡要補充的是,策略是一段文字敘述,跟 Goal是有所差異的,不太需要量化。當你在思考策略時,了解的是如何透過資源來完成目標,不需要具體到提出數字和日期等資訊。而一個好的資源選用,會影響策略的彈性,在確認現況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時,更能夠依狀況調整。

M-Measure-檢核

有了精準的策略,更能夠協助衡量指標即展開計畫。確保所選用的資源能夠被徹底使用並發揮策略的效能。檢核分成衡量指標(D -Dashboard)和行動計畫(P-Plan),Dashboard 為衡量指標的成功關鍵,明確且具彈性,但避免空間過大,導致執行錯誤的機會提升。Plan 是一連串的行動,用具提的方式來實現OGSM。透過 Dashboard 和 Plan 的相互評估,除了前因後果,更是相互影響的基準。

到了「行動」階段,往往需要由專業驅動,透過由下而上的決策過程,才能有機會達到挑戰性的目標和做法。新手可以透過「策略」中的關鍵字作為衡量指標。請注意!在做檢核時,應該思考「如何使用這個資源」,而非這個資源「會有什麼效果」。最後,整合人、單位、時間順序和工作事項,讓每個關係人都可以彼此看到進度,並依此表格進行溝通。

總結

簡單來說有了清楚的目標後,如何有效的找到方式去支撐並實踐,這才是關鍵!在博客來上作者張敏敏所寫的打造高效敏捷團隊這本書非常歡迎大家去買來看,因為透過不一樣的案例,你才有機會將這個方法融會貫通,而且需要時,再不斷的翻開來檢視自己的OGSM,最後,我認為實際工作時還是會有一些現實的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

  1. OGSM是由上往下執行,並由下往上檢視的企劃流程。所以上層人員要經的起檢視(檢視是找出更好的方法,而非檢討人所犯的錯誤)。
  2. OGSM 中的Measure,往往只到「天」作為單位,實際上的工作流程可能會隨時被插單新的議題,導致Strategy無法實現。建議有運行過敏捷的工作者,可以切到每項Task及所花費時間,透過便條紙隨時更動、檢視,並在必要時替換優先序。
  3. 討論OGSM需掌握「由後往前,由Plan往Object」的邏輯檢查原則,確保每一項支撐的力度是足夠的。
  4. 有了Measure以後,部分專案可以優先執行和協調,而不必等到完成一件事情後才進行下一階段的事情,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大幅減少跨部門溝通時的等待時間。
  5. 企業願景和個人使命很重要,若規劃在完整,企業不執行或個人不願意成長,都很難讓每一次的OGSM更好。

三、 學會向上管理

「傳達自己的『主張』給對方,並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對方『同意』的行為。」 — 所有老闆都看重!上班族必備的工作數字力

有一段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世界之名的諮詢公司,為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做諮詢項目。幾次會議都非常順利,但當項目快到尾聲時,項目負責人在在電梯裡碰到了對方的董事長。董事長突然隨口問起負責人,「你能不能給我說下現在的進度情況?」由於負責人不僅毫無準備,也無法在董事長走出電梯的過程中將結果說清楚。最終,他們就這樣失去了這一重要客戶。這是管理學當中非常經典的案例,也就是是麥肯錫的的電梯理論。

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隨著職務層級愈高,要管理的事務越多時,我們能夠分配的時間就越少。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把想說的說清楚,關鍵在於開門見山,當機會來到時,你也不再輕易的讓機會流失。所謂的「重點」並不是快,而是針對不同受眾做目的呈現,並確保目標是「七成的認同」而非「百分百的理解」。

3–1–3 獲得決策

6–2–6 架構

如何向上短時間溝通,讓決策者能夠快速獲得70%的資訊,幫助你快速做決策,並保持彈性(指不一定認同,但先去執行),讓團隊在進行的過程當中能夠調整方向。無論你是透過簡報或是短暫的口述,這裡建議你可以透過「3–1–3」架構來達到目標。

  • 3:確保在三分鐘內(短時間)
  • 1:確保一個 O-Object(主張明確)
  • 3:確保三個 G-Goal 能夠支撐 O-Object(同意,呼應三個G的的支撐)

也許是用口頭說明,或是用簡報作為你彙報的工具,透過「3–1–3」架構能夠幫助你聚焦目的,前提是 O-Object 和 G-Goal 的支撐力度足夠。

你可以這樣向上說明「我有一項 Object 需要解決,通常解決Goal1、Goal2和Goal3就能夠完成這個 Object」 。這時候,主管有更多與你討論的空間,我們也可以將上一段所提到的 Strategy 和 Measure 輔助我們說明。有時候主管可以一眼看出其風險的存在,或是在時間、技術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Object 難以被執行,因此,若要更保險一點,有備無患,我建議用「6–2–6」的方式做敘述,也就是針對通一個需求提出 2 個 O-Object 並分別由 3 個 G-Goal 支撐,這樣老闆不但可以看到更多風險,也能比較利弊。

問對問題

ORID 架構

我們向上管理時經常會遇到兩件事,一是希望主管或老闆幫助我們做決策,另一個則是幫助我們看到問題並確保方向正確。如何請主管幫我們看到問題,首先你需要了解問題的本身並不會只有單一面向,因此透過與主管的互動中,你需要做到的是「把問題問對」。

透過上一章節的「3–1–3」架構幫助大家討論清楚,我們試著將 3個 G-Goal 分別以現狀、解釋和對策(麥肯錫筆記)做向上說明,也代表著讓我們在與主觀之間的互動能夠建立共同的客觀事實,並探討其原因,最後雙方都可以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方式有助於我們在每一項專案的過程當中,透過彈性的調整,慢慢修正我們的方向。

過去互聯網尚未普及,一個專案決定後就有機會一路到底,但如今互聯網的時代,資訊爆炸讓外部環境的變化速度比起組織學習還要快,因此必須不斷接受、適應和轉變。

我們透過麥肯錫筆記的框架,能有效地呈現我們想表達的內容嗎?答案是否定的,上述我們說到,我們需要和主管做更多的互動。將冰冷的事實、解釋和對策塞給主管,他們不但會有滿頭的問號,而且花很多時間了解你的東西。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透過 ORID,其中的O-Objective、R-Reflective和D-Decisional都跟上方的麥肯錫筆記框架對應的起來,而其中I-Interpretive則是意義、價值或經驗,透過溝通之間,當有人提出時,彼此可以知道更多的面相和缺漏的部分,這才是你要找到的問題!

30秒電梯理論

溝通,是透過語言將訊息傳達給對方,透過說話的藝術,與人建立起連結。想像你在求職的面試過程,有時候很順利,面試官所問的問題都是你遇過的;有時候突如其來的問題,並非你預料之內,你是否會緊張?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所接觸過的問題夠多時,就能夠快速的將這些思緒整理清楚並將其有效地做出回應。

訓練自己在30秒內,把要表達的內容「資訊」化,會讓你溝通成功的機會大大提升,簡單來說,讓人感受你是有備而來的。過去,我會經常用不斷提問的方式打破求職者的「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和「認知自信 (Epistemic confidence)」 ,這意味這我發現求職者在表達時,其表達內容受到個人的信念、情緒、偏見和感覺等主觀心理,影響了判斷能力,例如我們常常聽到的「我覺得我已經做到你要的啦!」或是「我百分之百確定這樣一定行!」這就是錯誤的自信方式。

透過「社交自信(Social confidence)」 ,能幫助我們面對不同的狀況
,儘管它不一定能讓我們做足準備,但對於專業與自我肯定是有幫助的。事先沙盤堆演,透過好的故事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簡明扼要的將關鍵提出,很輕鬆自在地傳達你的想法並在溝通中靈活應變,重要的是在短時間內直接點出重點,讓對方接收到你的訊息。

結語

從這邊文章的起和尾,都是藉由黃金圈定義章節,幫助大家由Why、How和What的方式閱讀,讓我們重新了解做事的方式,先了解為什麼要做到這件事,再安排我們該怎麼做,而非做了很多事情,卻和KPI違背。我絕對沒有認為自己比任何人專業,當然每一項專業都有他的困難之處,這裡所要提供給大家的事情是,假設真的三年換一次工作是擋不住的趨勢,我該如何讓自己的每一年更好或更專業?

  1. 透過每一次 OGSM 後的自省,讓自己不再從事無謂的作業內容,壓縮時間,將多出來的時間用於投資未來。
  2. 不要追求完美,追求挑戰變化的機會,每一次的完善和各面向的保障。
  3. 接受與自己相異的意見,透過碰撞才會有新的想法。
  4. 學會自主思考,並決定想做的事,確保讓自己快樂以及主動。
Hello,我是Duke,目前任職於B2B的小小設計師。最近,在團隊合作的過程當中,我們常常會認為時間不足或是無法判斷主管到底要什麼?當我們接收到的目標不清楚時,就容易做出不符合期待的設計,負面情緒就會一次次的累積。
我這裡一開始點出,當我們領薪水的那一刻,就不應該在期待著像學校老師一樣,想著學習或期待有人告訴你答案。這篇文章在於如何有技巧地挖出答案,並確保自己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專案中成長。不用被動的等著別人拉你,你也有機會比去年的自己更好!希望這裡可以幫助到你喔!每個人的一份鼓勵都是對作者的認同跟動力喔!無論如何,若您對內容有興趣,不妨聯絡我來聊聊吧,最後,請不要吝嗇按下 Clap 👏🏻給小弟一點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