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中》的抄襲傳說

Duncan Lau
3 min readAug 24, 2019

我記不起何時開始使用這種鐳射筆,普遍是叫Laser Pointer,在工作上用到簡報,例如PowerPoint時,相信是那時起,連著鎖匙扣的,隨時可以拿出來用。當然也知道這種鐳射光線不能長時間直照别人的眼睛,這都已是上世紀的事情,想不到今天仍有人煞有介事的說成是激光槍,是大殺傷力武器,真令人啼笑皆非。

羅文 — 激光中

不過你有你嚴肅對待,別人可以等閒視之,想不到一首三十多年前的歌,卻因此又重新熱起來。這首由羅文主唱的歌在1983年出版,算是他的流行作品之一,由林慕德作曲,屬於本地創作。但當年岀來之時,曾被指抄襲,而且告上法庭。

Falco — Der Kommissar (Official Video)

那要從一位奧地利歌手説起,這位叫Falco的歌手,在八十年代有好幾首熱門歌,最受人認識的,應該是《Rock Me Amadeus》,但他的成名作是《Der Kommissar》,在1981年推出,在奧地利,德國以及一些北歐國家是大熱作品,但在英美卻不見蹤影,因為歌曲是全德文歌詞,大家聽不明。

而一隊半紅不黒的英國樂隊After The Fire有見及此,便替它翻譯成英文詞,重新灌錄,最高在美國流行榜打上第五名,成為樂隊最成功的一首單曲。音樂上的編排跟原曲極相近,加上英文詞也是由原德文直譯,而且歌名也沒有改動,所以連帶Falco的原曲也受多些關注。據說當時羅文聽到,極喜歡那種歐陸節奏,請林慕德創作一首類似節奏的歌曲,配上林振強的鬼馬歌詞,帶來極大新鮮感,成了熱門歌。不過,熱播之後,竟招來原作者控告抄襲。如果隨便一聽,兩曲的前奏編排,的確十分相似,但逐個音符比較,才聽到不盡相同。當年的最後裁決亦是以此,推翻抄襲的指控。

After The Fire — Der Kommissar (Official Video)

而原曲除了上面提過的兩個版本外,在1983年,美國女歌手Laura Branigan亦改編這首歌,並且配上全新英文歌詞,改名為《Deep in the Dark》,勉強有點成績。原曲是描寫暴風一族的青少年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有The more you live, the faster you will die這句歌詞,而原歌名Der Kommissar直譯是The Commissioner,正是警務處處長的意思。正值如今香港的時局,配撘起來又有點弦外之音的詭異。但最叫我心感寒意的,是除了After The Fire是樂隊,雖然解散幾次,今天人手有異,仍勉強算是健在之外,其餘兩位歌手,加上羅文,都已成故人,而且都是英年早逝的個案。Falco在40歲時車禍身亡,Branigan在56歳因腦腫瘤突發而離世,而羅文是在57歲時肝癌病逝,是巧合,還是始終應驗了上面那句歌詞呢?

Laura Branigan — Deep In The Dark (1983)

--

--

Duncan Lau

身處香港,隨心而寫,時事,文化,個人抒發,不吐不快。From Hong Kong, random thoughts, current issues, personal matters, whatever ticks! Twitter: @duncan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