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第二語言學習理論

都瑞瑞
8 min readMar 3, 2018

--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是科學家與語言學家多年來為了瞭解語言學習,不斷研究與實驗的結晶。雖然目前沒有任何一個理論受到一致的認定,瞭解各種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擁有正確的觀念,讓語言學習的這條路可以走得更順遂。

我在大學 (輔大英文系) 跟研究所 (輔大多媒體教學所) 花了七年的時間,有一堂課我連續上了三次:《第二語言習得》。為什麼好好的一堂課要上三次?第一,因為教授是同一個人然後他超涼。第二,因為我對語言學習理論超感興趣。我很想要知道,語言到底是怎麼學成的?語言跟一般的知識到底有沒有差別?語言是如何在腦中儲存的?這些等等的問題其實在我上了三輪課之後還是只能「稍微了解」。因為現在沒有一個理論是受到一致的認定、沒有一個說法是沒有缺陷的。這些種種的理論、派別、主張其實都只是冰山一角,只能夠代表語言學習的一小部分。不過,透過這些理論我們可以一窺語言學習這隻大怪獸的這個小部分、那個小部分,漸漸透過這些不同方面的瞭解可以越來越 see the bigger picture。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總共有四大派:Behaviorist, Innatist, Cognitivist, Socioculturalist。這四大派底下又有許多分枝,也有一些重複出現的概念,不過在這篇文章裡我會按我所知道的來「簡單地」整理一下這四大派的不同主張以及對語言學習能有什麼幫助。

行為主義 Behaviorist

這個派別最有影響力的學者是 B.F. Skinner 和 Ivan Pavlov。他們實驗的探討「習慣的養成」,並且把這個原則應用在語言學習之上。其中一個最有名的實驗是 Pavlov’s dog:實驗中,他在喂狗的時候都會打響一個鈴,後來狗聽成了習慣,就算沒有食物送上來,只要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

使用這個原則,行為主義派相信語言學習就是養成好習慣以及排除壞習慣。因此,他們主張的學習方式是 rote memory 記憶、repetition 反覆、drilling 演練

Language could be trained through a system of reinforcement — correct use of a trait would receive positive feedback while incorrect use of that trait would receive negative feedback.

行為主義在短期來看是有效的,一句一句的第二語言的確是可以硬背下來,不過缺點是因為僅限於固定的語言框架,所以學習者無法融會貫通的使用語言,溝通能力受限於有背過的生硬結構。

先天主義 Innatist

這個派別最有影響力的學者是 Noam Chomsky 和 Stephen Krashen。到了 1970 末期,大多數的語言學家都認為只依賴行為主義進行語言教學是不足的,而先天主義的崛起也適時地提供了語言學習的另一個觀點。其中,Chomsky 提出的 Universal Grammar 概念主張語言不單單是習慣養成,而是一個會不斷進化跟變化的能力。他提出的一個例子就是小孩子在學語言時,不只是會學到被教導的內容,更會融會貫通的領悟出沒有學習過的語言應用。

把這個主義發揚光大的,最有名的學者是 Stephen Krashen。因為 Krashen 認為人的腦有某個特定的區塊是專門用來「取得」語言的,他提出的 Monitor Model 就是以著「語言是取得 (acquire) 來的」這個概念分成幾個部分的語言學習理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提出的 Comprehensible Input 可理解輸入。Krashen 主張,只要讓一個學生充分的沉浸在語言裡,就可以學好一個語言。不過重點是那語言的難度只能稍微超過學生的程度,也就是有名的 i+1 理論。i 是學生的程度;+1 是要給他的語言內容。

Language is acquired as we are exposed to samples of language, with no conscious attention to language form.

在這個觀念下,語言學習被視為一個自然的結果。只要你沉浸在語言裡,就可以自然輕鬆的學好語言。不過,先天主義比較跟第一語言學習有直接關係,到了第二語言學習如果只是強調環境的營造其實也是無法有效的學習。因此,先天主義經過十幾年下來也受到了其他派別的學者的批評與質疑。

認知主義 Cognitivist

經過了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在1990年開始,認知主義漸漸成為了比較受到公認的語言學習理論。這個派別最有影響力的學者是 Robert DeKeyser 跟 Richard Schmidt,他們把語言學習當作是一個技能的學習,跟學騎腳踏車相提並論。這個派別感興趣的是人腦處理語言以及使用語言的方式,所以他們並不同意先天主義主張語言是一個獨特的大腦運作區塊。

在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理論裡,一個語言的初學者需要花更多注意力在自己不懂的語言架構或是生字上;反之,一個語言的進階學習者不需要花注意力在這些已經熟悉的語言架構和單字,所以便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更複雜的結構或是用字,甚至是引申語言的意思。因此,語言學習就是熟悉語言結構與分配注意力的過程。因為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同階段的語言學習應該就要專注在該階段最重要的部分,逐步對語言越來越能掌握。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building up of knowledge from declarative knowledge to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finally to the eventual automaticity for speaking and understanding.

因為認知主義而受啟發的學習理論有很多,比如說 Connectionism 主張應該要讓語言跟使用情境 context 有所連結才能有效的讓學生記起語言、Noticing Hypothesis 推論學生必須要自己注意到自己的語言隔閡 language gap 才能夠填補自己有缺乏的部分。在認知主義下的理論都專注於人腦是如何培養起語言的知識並且達到語言流利與自動化

社會主義 Socioculturalist

第四也是最後一個派別是社會主義。當認知主義專注於討論腦與語言的關係,社會主義專注於討論語言跟社群的關係。這個理論最早是從俄國學者 Vygotsky 提起,漸漸地得到許多學者的研究與認定。這個理論主張語言是要拿來使用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內化」。也就是一個人在與他人的互動當中最能夠學好一個語言。

其中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是 Merrill Swain 的 Comprehensible Output 可理解輸出,他認為一個學生在產出真實的語言來達成溝通時最能夠查覺自己的語言漏洞以及錯誤。同時,在跟人互動的同時也能夠得到語言的回饋,幫助語言得進步。因此,語言的重點變得不只是單字、規則而是溝通與表達:是使用為最優先考量的學派。

Language is internalized by external social interactions. Speaking and writing mediates thinking, which means people can gain control over their mental processes as a consequence of internalizing what others say to them and they say to others.

雖然社會主義跟認知主義有許多共同之處,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是專注在「技能的養成」或是「互動的重要」。社會主義學者認為,一切的語言認知與養成都是先來自於人類需要溝通的這個事實,也只有在溝通時,人能夠真正學習語言。

所以,到底哪一個語言學習理論是正確的?很可惜的是,沒有一個理論是完全被推翻或是完全被認定的。這所有的理論都像是盲人摸象,只能站在一個角度提供有限的觀點。因為學習環境、個人差異、語言類別等等複雜的問題,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我們只能在了解這些理論後,消化一下、思考一下,並且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什麼?這是結論嗎?對,這是結論。

哈囉!我是阿滴,部落客、教育家、YouTuber。歡迎追蹤,任何關於YouTube或是英文學習的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一起切磋討論,想看更多內容也可以到下面這些地方逛逛!Facebook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YouTube http://youtube.com/rayduenglish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聯絡我請致 rayduenglish@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