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鏡頭 與 人眼視角?

標準鏡頭的使用,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影相佬
Dec 29, 2021

人眼的視野大約是向外95°、向內60°、向上60°、向下75°。 — 維基百科

如果你翻找不同關於生物學方面的書籍、網站,其實很難會找到人眼的視角是46.5°或是53°的資料(東抄西改的攝影網站除外)。

哪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50mm, 35mm, 43mm, 45mm鏡頭會變成今天熟知的“標準”鏡頭呢?

標準鏡頭的前世今生

所謂的標準鏡頭,就是指鏡頭的焦段和感光媒介的對角長度相約(可理解為與最小成像圈相約的焦段)。人類首次真正意義上普及的攝影,便是我們所熟知的“全畫幅”尺寸(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135底片。又或者叫35mm底片。按照這個標準,底片的感光位置為36x24mm. 對角線的長度為43.267mm,那麼用於全畫幅的標準鏡,就是43mm或44mm. (說來巧合,老蛙昨天真的推出了一支Argus 45mm f/0.95的超大光圈標準鏡)這個視角是不是"等同"人眼視角?難說,也有的人就解釋是"人眼可以集中"的視角。似乎這個說法的由來似乎無法考證,但比較常見的是早期一些鏡頭公司在宣傳上把標準鏡頭形容為視覺上會最自然、貼近人眼觀察的感覺。然後一些不細心考證的市場部門人士把這個概念慢慢玩壞了,直指為最接近人眼的視角,最終演變成今天的情況。攝影界似乎一直喜歡流傳這種奇怪的誤會,正如全畫幅是標準、半畫幅是殘幅等等的無稽之談,總是可以吵得不可開交。

說回標準鏡頭最基本的定義,你會發現標準鏡頭在不同的感光尺寸上,也是不同的。最需要知道是感光元件的長闊比。現在普遍接受在40mm至50mm之間,都是全畫幅的標準鏡頭。而APS-C則是在28mm至35mm之間。在上述範圍焦段的鏡頭,一般也有很大的實用性,適合於不同種類的攝影,在使用配件上也非常容易獲得。因此往往成為新手入手首選的焦段。這也慢慢導致標準鏡頭的定義,在某些人心中慢慢變為“基本鏡頭”。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兩方面探討:用家和鏡頭設計。

對於用家而言,標準焦段的鏡頭夾在長焦和廣角之間,所能涵蓋的影像不會太多。但在攝入主角之餘,仍能保持少許背景或周邊事物。在故事的呈現上較容易把控。不會像廣角這樣囊括太多的東西入鏡,以至主題容易迷失。而需要更集中於主角的時候,稍稍向前移動便能做到。對於風格還未成形的新手,抑或是不希望變更鏡頭太多的人,都非常方便。而且這些焦段的定焦鏡在同樣的光圈下,往往比其他類型的鏡頭更便宜。

而從鏡頭設計角度,在這個焦段範圍所需要矯正的變形、色散、暗覺等等,一般都比其他焦段來得簡單。在平衡鏡頭的大小、手動或自動對焦、以及使用鏡片的數量上,都可以更具彈性去平衡出一組,設計師心目中想要獲得的效果。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大廠和副廠在這個焦段中,百花齊放,有不同的考慮或平衡點。

選擇你的標準鏡

其實不單是選擇標準鏡頭,在選擇任何鏡頭的時候,也是在平衡光學設計上要解決的問題。你到底是要一支輕盈的鏡頭,還是説需要大光圈?抑或你對價錢比較敏感?變形呢?畸變矯正對你來說重要嗎?這些都是光學設計師在設計鏡頭時會考慮的點。但似乎消費者在選擇鏡頭的時候,往往抱有一種找尋“絕對完美”的鏡頭。有時甚至忘記了物理的障礙,或把不同目標的鏡頭都放在一起去評價。其中一個最常見的例子,現在越來越多廠商設計f/0.95鏡頭,在設計上各自有不同的考量,。但經常看到一些人會在評測網站留言說為什麼沒有自動對焦?又有人會說為什麼畫面邊緣的銳利程度不及f/1.2? 又有人會把差異好幾萬的鏡放到一起比較。

首先是f/0.95鏡頭截至今日為止,也是未有自動對焦的。你所需要的全開超級銳利f/0.95鏡頭,NikonNIKKOR 58mm f/0.95 S NOCT 或許幫到你,當然你的荷包也要幫幫Nikon。如果你需要聞相,的確現階段大部分的f/0.95未必可以在全開之下滿足所有人。但這就有如電動車初登市場時一樣,是一個進步的階段。是一代代光學設計師的努力,嘗試把它小型化及進一步推動這個新領域給所有攝影師。而且你不能說因為有部分人只愛聞相,就表示一些鏡頭不值得推出。我還是看到很多人在用這些新工具,創作出很多以前無法想像的照片。

將話題拉返回來,那你主要考慮那幾點呢?最常看到的是,很多人只是想到要買鏡頭,但沒有細心想想為何我要買一支新鏡頭。

1)你最常見的題材或你希望之後拍攝的題材是什麼?未決定的,建議由較廣的一端著手,35mm或45mm在街拍以至環境人像上都勝任有餘。稍稍寬闊的畫面可以令你有多小小的彈性。如果你在拍攝一般題材外,又想試試微距的,可以購買50mm的,一來用微距環或倒接時,不會離目標太近。

2)價錢和重量的限制有嗎?我的建議是:如果在短時間內你決定只會用一支鏡頭行走江湖,那就買能力範圍內最高級數的,超大光圈、最快的對焦方式和頂級的鏡片質量。相反,如果這只是你的入門時期的嘗試,也決定之後會再添置器材的,還是購買一些相對便宜又好用的,像是Canon的50mm f/1.8 這種,它們的畫質一般不會相差太多,不放大3、400%排在一起是不太感到差異的。

3)光圈的重要性,你現在是不是大部分照片都全開? 如果不是,那你還需要一支更大光圈的鏡頭嗎?另外你會拍片嗎?拍片的話,請使用順滑無級的光圈。或是購買一些可以在有級和有級之間轉換的鏡頭。

4)手動或自動對焦?這個問題看似很奇怪,難道不是自動對焦最好嗎?反正需要的時候你便可以轉會手動模式。那就視乎你的用途了。簡單來說,通常手動鏡頭的標記較為明顯,我可以簡單做一些記號便能快速地對焦。這樣對街拍非常有利,甚至比自動對焦更快捷。又或者再拍攝夜空的時候,全手動的鏡頭更加容易標上標記以確保我們知道無限遠是哪一個位置。另外手動鏡頭亦比較慳電。如果你的拍攝方式或對象並不需要自動對焦,其實可以考慮一下直接用手動鏡頭。

5)你有多常使用配件?因為選擇的鏡頭,可能影響到你需要全部重新購買,另外也有一些情況,有些鏡頭並不是內對焦鏡頭,會有比較嚴重的呼吸效應,或是有輕微鏡身伸長和旋轉,這樣對於使用偏光鏡等的配件會有輕微影響。

6)接唔接受轉接?如果你係雙修玩家,轉接的話對於你嚟講會最化算。但是如果你對光學質素及對焦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那麼還是用回原生卡口吧。

7)其實比起數據或技術性評測,我更加建議大家多看用該鏡頭所拍攝的相片。因為這意味著你是用這支鏡頭的時候,可以做到的效果。邊角的情況是如何、在實戰中暗角有多少資訊能夠重新拉回、對比和顏色的可塑性以及對畫面的解像能力。

總之記住,鏡頭是一個工具,多完美的鏡頭,都不會令你拍攝到更好的照片。畢竟,買鏡頭不會送技術。還是需要多啲練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