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MA招聘季又即將啟動了。金融業MA由於起薪高、升遷快,往往成為許多商科畢業生的求職目標。但同時也非常多求職者好奇,究竟金融業MA的後續發展(五年後、十年後)又是如何呢? 真的都能當上主管嗎? 身為一個十年經驗的外商銀行MA過來人,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對一些求職者有所幫助。
一、 外商銀行MA的升遷與職涯發展
每間銀行 (包括外商、本土金控)的職級都不太一樣,這邊以其中一個外商銀行為例。新進入的MA在前一兩年都在輪調,可能每3–5個月會輪調一個部門,工作內容偏向專案管理。除了需要應付部門指派的工作外,不時還會收到高層老闆們指派的跨部門專案,所以會非常的忙碌。這個階段掛的職級是Analyst (分析師)。
MA輪調結束後,就會被分發到一個部門(俗稱的”下部隊”)。只要表現得不要太差,通常輪調結束後就可以升遷到Associate (有些外商銀行是掛Manager,中文名稱是經理)。這個階段就會開始在那個部門深根、並累積專業技能。再經過1~2年後,如果表現優秀,通常就可以升遷到AVP (Assistant Vice President,中文名稱是助理副總裁或是協理)。AVP已經是部門的資深人員了,有時候也會開始幫忙指導新人。
AVP再經過1~2年,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升遷到VP (Vice President,中文名稱是副總裁)。很多人聽到副總裁,可能會覺得頭銜好像很大。但其實外商銀行的副總裁只是一個中階職位,不像一般本土銀行的副總經理那麼高階,對應到本土銀行大概是資深經理或是協理這樣一個職級。外商銀行副總裁在消費金融領域可能是個分行經理,或是一個部門小主管,也有可能是資深的產品經理。在企業金融領域可能是個獨當一面的客戶經理 (Relationship Manager)。
因此,身為一個MA,最快可能在5–6年後就可以升到VP,慢一點大概9–10年內會升到VP。儘管如此,相較於一般員工,這個升遷速度也已經算是很快了。而且升到VP之後,薪水一般來說相較於剛入行時都會有個兩倍的成長,甚至有的可以成長到三倍,算是相對優渥的了。
VP之後再上去就是SVP(Senior Vice President; 資深副總裁),Director (總監)、和MD (Managing Director; 董事總經理)。一間銀行SVP職級以上的人數就會少很多,也需要滿大的機緣。因此也不乏有人在VP這個職級做到退休,或是開始跳槽、另尋其他機會。
二、銀行MA都能當到主管嗎?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了解消金和企金的差異。一間銀行消金需要的人數可能達數千人,而企金不需要那麼多人,整個人數可能也就幾百人。雖然企金的人數少很多,但是對銀行的獲利貢獻卻不會輸給消金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外商銀行像是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等在台灣只有經營企業金融業務,連外商消金龍頭花旗銀行也要出售在台灣的消金業務,只保留企金業務)。
也因為消金的人數非常多,因此很快就能開始擔任領導職。如果是在消金的前台業務部門,例如信用卡銷售業務、或是房貸信貸電銷業務,通常MA畢業後再經過1–2年歷練,表現優秀者就可以開始擔任一個業務團隊的組長,帶領5–10人左右。如果是在消金的中台像是信用卡行銷部門、財富管理的產品管理部門等等,帶人主管大概都是VP職級,快的話5–7年後就有機會了。後台像是營運管理部門或是作業管理部門也可以很快,大概4–5年升到AVP職級就可以開始帶人了。
至於企金領域,因為人數少很多,所以不會像消金那樣很快就開始帶人。通常在企金業務單位,帶人主管普遍都有接近15年或是更久的經驗,職級大概是SVP以上。如果是更高端的業務,像是投資銀行或是私人銀行業務,負責台灣區的人數可能都不到10人,甚至很多職位是放在香港或新加坡,台灣只有放1–2人。像我認識一間外商私人銀行 (開戶門檻是一千萬美金那種等級),整個部門都在香港,而負責台灣區業務的大概就5–6人,只有一名主管。他們每季可能來台灣出差一次拜訪客戶。其中不乏一些已經升到Director,仍是獨立作業,頂多搭配1–2位助理來支援日常雜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