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 Blog 哪個選擇比較好?淺談 Django 、WordPress 及 Medium!

Eddie Chan
9 min readApr 9, 2018

--

在新版本《雁橋曰》建好之前,暫時會在 Medium 寫文。早於兩年前就知道這個平台,並在上面找不到錯的論文,然而認真的文章收視一般不會太好,「容易消化」和「即食」始終是這個大城市的趨勢。

「不如把一切推倒重來吧?」在去年底萌生這個想法,花了 3 個月修畢兩個 Django 課程,可以利用 Python 建構自己的網站,甚至為它自訂功能,這比起 WordPress 也辛苦太多了……

大約情況就如下圖:

第一次寫 Blog 寫到有 TODO…

估計可以在 2~ 3 日內把網站 Deploy 上 PythonAnywhere ,不過還需要大量時間修正 Bug ,想趁這個機會談談博客常用的 WordPress 、近年冒起的 Medium 以及瘋狂的選擇 Django。

現時最流行的建站選擇:WordPress

先來談談 WordPress 這個 CM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根據最新的統計結果,全球最高瀏覽量中的網站有 50% 是利用 WordPress 打造出來的,約莫估計全球所有網站當中有接近 20~25% 使用了這個框架。這是全球博客、內容網站都喜歡的主流,原因是太容易用了。

在網站建構、伺服器設定方面,市面上有極多的 WordPress 服務供應商,除了官方 WordPress.org ,要找一站式服務根本不難(即時想到的例子就是 GoDaddy),你只需要付費就可以在半天內打造出自己的個人網站;功能上,WordPress 亦有超過 18000 個外掛模組(Plug-in),無論你想在網站加入什麼功能、介面、Widget (小工具)都能一鍵安裝,要把它改裝成為電商網站只需要再裝一個 WooCommerce 就好;前端及網站設計都可以掛上不同的風格主題 (Theme) ,同樣可以買下喜歡的模板,改成自己的樣式。

經典 WordPress 後台,我也見過完全不一樣的

總而言之,你不需要任何前端/後端的知道都可以輕鬆實現,我會形容它是「簡單而強大」。

但在大流行的同時亦出現不少問題,例如 WordPress 是各種駭客的研究對像,畢竟只要找到一個系統漏洞就可以攻入不同總類的網站,對於非技術人員來說這相當不利。《雁橋曰》曾經被駭客駭來當跳板網站,原因是一個舊版 WordPress 的小漏洞,作為業餘博客又哪可能每個月維護?

另外 WordPress 在加入大量不同功能、插件之後運行速度會被拖慢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是《雁橋曰》上一版本比較嚴重的錯誤之一),這不但影響 SEO 表現,也令用戶整體瀏覽表現變差。

這樣說吧,WordPress 就像是全功能自動步槍,傻瓜也可以用它來殺手,卻只有高手懂得發揮它的價值。

深度文章和「不賺錢」的 Medium

大約在 2017 年中左右吧,有部份人不斷在網上宣導「Facbook 已死,Medium 當立」,我並沒有參與在其中,畢竟當時我覺得介面實在太醜了,平台內容就以艱澀、專業的英文為主,還要 70% 以上是深度文章,叫人怎麼看啊?

可這就是 Medium 的魅力所在,拒絕一切不喜歡長文的讀者,強調平台的深度及知識價值,重視文章的質素而不是產量,這和流行的社交媒體背道而馳(雖然 Mark Zuckerburg 也說強調內容質素,可我每天上 Facebook 仍然見到一堆垃圾),也為它帶來了不少忠實讀者。

使用體驗方面,可以說它是重現 Xanga / Blogger 最初的模式:簡單、文字/內容主導,可以客制的部份不多,同時你亦不需要作太多設定,只需要把文章寫好就行了。每篇文章你可以加上 5 個 Tag ,這不但大幅簡化了推薦內容的演算法,也禁絕了亂加 #hashtag 令分類變得複雜。

Medium 的寫作介面應該是雁橋用過產品中最直觀的一款,你所有的改動、排板都會忠實反映到讀者眼中,即便 WordPress 也能達到 WYSIWYG ,圖片編輯還是有點不方便,還真的希望 Medium 的寫作介面可以移植到 WordPress 上(暫時找不到可靠的插件)。

老實說,會用它來寫文就是方便而已。

在 Medium 瀏覽是一種很「陽春」的體驗,介面上最常出現的就是文件,加上文人們都似乎喜歡長篇大論,圖少字多的風格是有點「Hard Core」的,習慣了以後反而欣賞不同人的論述風格:有些人喜歡「三紙無驢」,說了半天講不出重點;有人喜歡「架床疊屋」,談一塊叉燒可以寫上三大段伊比亞豬的歷史;亦有人言簡意駭,一字千金。

整體來說,Medium 給我的印象是:「不賺錢」,自從他們在 2017 年 3 月推出「付費牆」服務(也就是部份文章調成 Member Only),代表他們終於要想出一個收入方式了,有前輩說這是科技初創最痛苦的地方,就像《Silicon Valley》第二季中投資者 Russ Hanneman 告訴主角 Richard 不要追求盈利,因為當生意扣上了一個數字就變成永恆的數字遊戲-聰明的人應該在公司估值高的時侯賣給像 Google 一樣的大企業,從此下半生無憂。

Russ Hanneman 問:你知道什麼叫 ROI 嗎?答案是 Radio on Internet…WTF

明顯的,Google 已經從 Ev Williams 手上買了夠多的東西了,Twitter 也沒有多餘的現金可以收購平台(左手交右手不行麼?),作為一個差不多 6 年的平台,也應該進入「成長期」甚至「收成期」了,所以他們的確要追尋盈利,但付費牆的方式用於「素人創作」明顯是一個失敗。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Medium 與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一樣,價值所在是用戶數量、他們停留的時間以及互動的次數,故此平台對「內容農場」或是「呃 Like」文章都沒有一刀切,畢竟他們需要刷數字。而付費牆的出現代表作者需要自己找尋生意,他們需要說服讀者每個月花錢去 Medium 的文章,而無論在香港還是美國需要讀者「課金」也是一大難題,這無疑是把吸納付費群的責任交了給作家,並不完全是解決方案;再者,當我像《科技島讀》一樣有人願意花錢看,我何必跟平台分紅?

所以說,Medium 的「付費牆」和無法盈利正處於一個自我矛盾的循環;這也是香港、台灣某些付費媒體面對的問題,在此不贅,擇日再談。

「冷門」到爆的 Django 框架,卻架起了初版的 Instagram

相對於 WordPress ,Django 的市場佔有率大約不到 0.6% ,是相當冷門的選擇,甚至連 RoR (Ruby on Rails) 的市佔率都比它高,實在叫 Python 人情何以堪。

唯一可以拿出來說的,就是早期的 Instagram 、Mozilla 、Printerest 都以它開發,可是大家都知道 Facebook 收購 IG 之後都全面轉用 React.js 了……

所以利用 Django 建網站必須要面對資料比起 WordPress 少的問題,同時 Django 2.0 改版大幅把 url 功能改動,也令大量舊有的插件失去兼容性,在編程的時侯不斷 參考教學 > Debug > StackOverflow > Github > 參考教學 > Debug …地獄循環了半個月終於寫好了 15% (目測)的網站,要是 WordPress 的話大約需要 5 分鐘吧?

會放棄 WordPress 轉用 Django 只是雁橋的一個偏執,也把它當成一個 Python 練習,「自己博客自己寫」最好是這樣啦;因為市面上也有不少的 Django 插件和 Source Code 可以參考,前端就隨便用 Bootstrap 包一包就算了,Database 可以用最基本的 SQLite 或是 MySQL ,勉強半個月左右也可以寫出一個見得人的網站吧?

如果你想要一步一步的把網站做出來,享受那種不切實際的感動,我個人絕對推薦你跑去學 Python 、JavaScript 、HTML 然後再用 Django 建站,理論上你可以設計任何自己想要的功能,還可以把網站免費掛到 PythonAnywhere 上面。

但你要有心理準備,在寫第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寫上幾千行 Code ,甚至更多,不然你的 Blog 根本見不得人啊!

有能力的話也會嘗試把《雁橋曰》嘗試變成一個 WebApp ,可惜實用(同時免費)的機票、旅行類 API 都死得七七八八了……

如果真的有天看不開要自己寫部落格網站,還是從 PHP 開始吧。

平台主導?內容才是博客的價值吧!

網絡一直呈現一種「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像:有部份人可以靠內容維生,可是大多數的網民都只有不值錢的 Like 而已。這不是由我提出的理論,大量網絡用家都見到這個現像,故此有 Ko Kin 推動 Like Coin 的誕生;前《端傳媒》總編張潔平亦打算利用區塊鏈打造內容平台,最終都是想解決「為社交平台打工」的事實。

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出自平台方面嗎?是因為用家不願意付費去看內容嗎?還是因為真正肯付費的用家實在太少?雁橋認為全球願意付費看文章的人仍然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大型平台,甚至不能支撐起一個台灣人的生活,情況還真是不樂觀的。

與其去打造一個能夠讓博客收益的平台,不如先想想什麼內容會有人肯買單吧?

歡迎在 Facebook 《雁橋曰》找我吹水,最好給我一個 Lik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