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簡單架構,看懂各家各派的心理治療或個人成長轉化背後的原理

EddyL
11 min readDec 3, 2018

假如大家學習了一定的心理治療或個人成長知識,可能會發現學到的技巧或理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知道要這樣作,但不知為何這樣作。而且有時有效,有時看似有效,但其後徵狀或問題又出現,總覺得不是在治本。我們很需要一套簡單架構,解釋心理治療的基本步驟,及為何有時能成功作治本性的轉化。明白了這一架構,再學各門派時就能得心應手了。本文會談及以Coherence Therapy為基礎的架構,以及如何對應至各門派的架構。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療法或個人成長課,就是沒法作真正徹底的轉化?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麼一個經驗,就是學了一個門派的心理療法,或上了個人成長課程,但就是不見得有真正的轉化,依然故我呢?

要作真正而徹底的轉化,必須符合3個條件

絶大部份重覆出現的情緒、期望、心靈創傷、壓力,都來自未妥善處理的情緒記憶。這些情緒記憶會一直無意識地影響我們的身心靈以及朋友、事業與親密關係。要作治本性的轉化,就必須要徹底刪除這些情緒記憶。近20年腦神經科學有重大進展,發現只要滿足以下3個條件,就能徹底刪除情緒記憶。有關這3個條件的詳情,可參考筆者另一篇文章「滿足這三個條件就能刪除情緒記憶 (顛覆性的腦神經科學發現)」。

以下作簡單介紹及節錄,這3個條件是:

1:觸及底層情緒實相(Emotional Truth)
2:切身體驗情緒實相記憶(Memory Re-activation)
3:體驗違背情緒實相的情緒經驗(Memory Mismatch)

以下以一例子說明:

當事人是一位中年男仕,第1層表面議題是(看似)無故的焦慮,每天起床感到心口很緊。經治療後,發現原來他很有脾氣,很易感到憤怒,會指罵及傷害身邊的人,影響工作及關係,去到一個地步他開始對自己的憤怒感到恐懼,懼怕自己會傷到人,長期的懼怕就成了焦慮,這恐懼就是第2層的情緒經歷。

再進一步探索下,發現那些憤怒是來羞恥,覺得自己沒能力沒成就,一事無成,所以會感到憤怒以期望能控制情境,使他沒那麼羞恥,沒那麼欠缺能力感,這是第3層情緒經歷。

原來,當事人在小時候被父親長期忽略,使他感到非常孤單、無助,他的生存策略是使自己頑皮及不作任何努力去爭取表現,換來父親的關注(責罵),雖然被責罵是苦,但孤單更苦,這是最底層(第4層)的情緒經歷。

違背這3個條件,就不能作治本的轉化

條件1所述「觸及底層情緒實相」,假如我們只在第1、2、3層作轉化,例如「觀想沒脾氣的自己與親人相處有多和諧,自己的工作能去到一個怎樣的高度」,都是事倍功半,並不徹底。

條件2所述「切身體驗情緒實相記憶」,假如當事人只是理性地頭腦上知道第4層的孤單無助,彷彿是事不關己般描述這些情緒,而不是切身地從身心感受到,就不能有效轉化。所以「理性地了解自己原生家庭,知道父母的互動如何造就今天的自己,而沒有感性的切身經歷」是能令當事人有體會(Insight),但沒有治本的療效。

條件3所述「體驗違背情緒實相的情緒經驗」,假如當事能切身地感受到第4層的孤單,喊夠了,但沒有任何Memory Mismatch,沒有任何不孤單的經驗(例如意識到親人的愛),仍是沒有徹底的轉化。

ABC123

要作真正而徹底的轉化,就必須以符合3個條件為目標作功。以下是Coherence Therapy提出的架構 (Bruce Ecker, “Coherence Therapy, Practice Manual and Training Guide”, Coherence Psychology Institute LLC, 2017, page 51),是一套以符合3個條件為目標的治療或轉化架構,適用於絕大部份治本性的心理治療門派。這套架構簡稱ABC123V,分別代表7個轉化步驟。如下:

A:辨別徵狀(Symptom identification)
B:提取相關情緒實相(Retrieval of target learning)
C:尋找違反情緒實相的經驗(Identification of disconfirming knowledge)
1:重新經驗情緒實相(Reactivation of target learning)
2:啟動違反情緒實相的經驗(Activation of disconfirming knowledge, mismatching target learning)
3:重覆1與2(Repetition of mismatched pairing)
V:確認情緒記憶是否已經刪除(Verification of target learning erasure)

A:辨別徵狀

以上面提及的個案為例,第1層的無故焦慮、第2層的憤怒指罵他人、第3層的羞恥於沒成就,全都只是徵狀。

Coherence Therapy有提及所謂的PSP(Pro Symptom Position促使徵狀出現的狀態),例如,對當事人情緒的腦來說,第1層的焦慮是「有需要有必要」的,因有焦慮就可使他逃避了第2層的憤怒指罵他人;而第2層的憤怒指罵他人也是「有需要有必要」的,因這樣可使其避開第3層的沒成就的羞恥感;而第層的羞恥感也是「有需要有必要」的,因這可使其避開孤單感。這種「有需要有必要」就是PSP。

值得留意的是,PSP是情緒的腦無意識的運作,理性的腦不一定知情。

當事人在最初可能帶著一大堆問題來找助人者,助人者需要辨認出那些是徵狀,那些是較沒相關的描述。

很人本的學派對於徵狀,一般是會同理、無條件接納及表裡如一地回應(例如「原來你裏面這麼孤單、這麼痛苦,難怪你這麼憤怒了」),而不是評斷、責怪、理性分析、提供解決方法(例如「你的焦慮、憤怒、孤單都是曾經有需要的,但現時已沒必要了,放下你的期望與情緒吧」),因為這只會促進當事人的防衛機制。詳情可參考筆者文章「這3種個人特質有助我們進入潛意識」。

不同派別都有意無意間辨認了徵狀,或是繞過了徵狀的。例如情緒取向治療有意識地辨別Primary Emotion(原發性情緒)及Secondary Emotion(繼發性情緒),例如最深入的第4層的孤單就是原發性情緒,第2層的憤怒就是較為面層的繼發性情緒,筆著在另一篇文章「情緒基本功 (情緒是不好的嗎?)」有較多探討。治療師有意識地知道最需要關注的是原發性情緒。

B:提取相關情緒實相

以上面例子為例,第4層的孤單就是當事人的最深層情緒實相。

這步驟可說是所有步驟中最難的,因為情緒實相通常是非常痛苦,當事人通常早已把其掃了進地毯底達幾十年,圍著情緒實相的是地雷與圍牆,就是人無意識的防衛機制,例如逃避、否認、壓抑、投射,以防步自己及外人觸及情緒實相。

不同的派別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繞過或暫時解除這些防衛機制,以接觸最深層的情緒實相。

例如感動治療(Accelerated Experiential Dynamic Psychotherapy,簡稱AEDP),治療師就會連繫身體感覺,以接觸深層情緒。身心是合一的,身體感受和情緒密不可分,當事人可能自己也因防衛機制而不能情緒上感受到第4層的孤單,但從身體感受切入的話,可能會感到例如心痛或心口覺得緊,而越過防衛機制從身體感覺接觸到第4層的孤單。

C:尋找違反情緒實相的經驗

例如,例子中的當事人的情緒實相是被忽略的孤單,這份孤單的違反經驗(Memory Mismatch)可以是當事人回憶到,以前曾在祖母家住過一段時間,感受到祖母的關愛;也可以是成年的當事人,向自己內心覺得被忽略的部份,向其給予同理、接納、表裡如一的關愛。

這份關愛必須有情感上的體驗,而不單是理性上的認知。

另外,由於是情緒的腦而非理性的腦在體驗,而情緒的腦是分不清幻想與現實的(Bruce Ecker, “ Unlocking the Emotional Brain: Eliminating Symptoms at Their Roots Using Memory Reconsolidation”, Taylor and Francis, 2012, page 27),所以Memory Mismatch可以是虛構或幻想的體驗,只要當事人接受並且相信就行,例如當事人可幻想一個理想的父親去關愛自己,又或者感受耶穌、佛陀或某聖人去關愛自己。因此這一步的創造性很大。

一個很常用的技巧是「空椅」(Empty Chair),源自於完型療法( Gestalt Therapy),其中一個做法就是讓當事人去幻想自己內心被忽略的孤單部份,擬人化成內在小孩,坐在身旁一張空椅,然後與內在小孩對話,向其給予同理、接納、表裡如一的關愛。

1: 重新經驗情緒實相;2: 啟動違反情緒實相的經驗

基本上只要做到ABC,123就沒難度了。

要重新經驗情緒實相及啟動違反情緒實相的經驗,當事人要靠情緒的腦去感受而非理性地知道,又由於身心合一的關係,不單是情感上經歷,就連身體也有相應的感覺,效果會更好。

要當事人放下理性的頭腦,其中一個技巧就是mindfulness(正念)了,透過正念而關注當下,促進當事人對情感及身體的覺知,較容易讓情感流露出來,並在身體裡感受到。有關正念可參考筆者另一篇文章「有助我們觸及情緒實相的「內功」:Mindfulness」。

當當事人感受到那種孤單感,就需要啟動違反情緒實相的經驗了。

這時,當事人可能會有一個當頭棒喝的體驗,覺得「啊,原來愛一直都在我身邊」;又可能有一個很靈性的感覺,覺得有「背了多年的情緒重擔終於解開,感到非常詳和」;又或者身體抖震,這是身體把多年積壓的無助與恐懼感釋放出來的自然現像,在不少哺乳動物也有此現像的(Peter Levine, “In an Unspoken Voice: How the Body Releases Trauma and Restores Goodness”, North Atlantic Books, 2010, chapter 4)。

3:重覆1與2;V: 確認情緒記憶是否已經刪除

很多時候步驟1和2是需要重覆多次,才能完全清除情緒記憶。步驟2完結後,要再確認情緒記憶是否已刪除。

例如當事人回憶「祖母對自己的關愛」(即步驟2)後,要讓當事人再與內在小孩對話,感受一下內在小孩的孤單感還有多少。假如孤單感減少了,就需要重覆步驟2,讓小孩再沈浸在祖母的關愛;假如孤感沒有減少,就代表步驟ABC裡有錯誤(例如可能孤單感不是當事人的最底層情緒實相),需要重做了。

最後,助人者可以請當事人回憶表面課題,例如請他感覺一下,一想到要上班或接兒女放學時,是否仍感到焦慮。假如仍感到有焦慮,就要再重覆ABC123V。

顛覆性的整合架構

有了以上一套架構,我們在學習心理治療或個人成長知識時,就很容易整合。而且有一套指引,知道當沒效果時,是那個部份出現問題,可以再糾正,而不是如墮雲霧中不知去向,又或者因「好像讀了不少心理治療/個人成長課程但總是沒效果」而灰心。

溫馨提示:重覆創傷

完結前,溫馨提示一下讀者,要接觸最深入的情緒實相,是有風險的。接觸痛處時,假若心容納不到當中的痛苦,是有可能會出現重覆創傷(Re-Traumatize),即是,再次經歷多一次當中的創傷與痛苦,但又沒有任何療效。請大家衡量風險,必要時請找專業的輔導員或心理學家幫助。

本文只談及架構,但沒有談及ABC123V實際如何做。稍後筆者會就著此架構,詳細討論各家各派的方法。

--

--

EddyL

分享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與個人成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