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個人特質有助我們進入潛意識

EddyL
12 min readNov 18, 2018

--

那些重覆出現的情緒、期望、心靈創傷、壓力,大都來自未妥善處理的情緒記憶,這些情緒記憶會一直無意識地影響我們的身心靈以及關係。要徹底刪除情緒記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觸及深層的情緒實相,或者是一般人所說的潛意識;要觸及情緒實相是非常富挑戰性的,人會偏向逃避、否認、壓抑這些情緒實相。然而,只要我們能培養三種特質,就能大大促進我們去觸及自己或別人的情緒實相。本文會詳細談及這三種態度。

為甚麼要觸及潛意識?

那些重覆出現的情緒、期望、心靈創傷、壓力,大都來自未妥善處理的情緒記憶,不斷地影響我們的身心靈、成就以及關係,這種影響是無意識的,我們難以單靠理性或意志去扺抗,詳情可參考筆者另一篇文章「個人成長不可不知的記憶系統(腦神經科學知識)」。

腦神經科學家在近20年已發現,這些情緒記憶是能徹底刪除,且不會復發的(詳情可參考筆者另一篇文章「阻礙個人成長的情緒記憶能被徹底刪除嗎?(顛覆性的腦神經科學發現)」)。然而必須符合三個條件才能徹底刪除;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觸及最深層的情緒實相(原文是Emotional Truth,其中的概念頗似坊間所說的「潛意識」)。有關這三個條件的詳情,可參考筆者另一篇文章「滿足這三個條件就能刪除情緒記憶 (顛覆性的腦神經科學發現)」。

因此,為著要促進我們身心靈的健康,發揮我們的潛能,及促進美滿的親密或親子關係,我們值得觸及深層的潛意識,以徹底刪除無意識地影響我們的情緒記憶。

不就是來個催眠就行了嗎?

要觸及底層情緒實相或潛意識,是非常富挑戰性的。那些未被妥善處理的深層情緒實相,大都是很痛苦的,可能是被忽略的恐懼、失去與親人情感連結的孤單、或失去自尊的羞恥等等。面對痛苦的底層情緒,我們的防衛機制會自動啟動,以逃避、否認、壓抑、投射等的形式去避免自己受苦。這些防衛機制很多時候是自動無意識地進行,難以靠理性意志去覺察。另外,由於底層的情緒實相是儲在情緒記憶裡,不能單靠理性地回憶到,因此當時人也不是有心要逃避或說謊,反而是在理性上「真心」地覺得:「嗯,我是在年幼時被忽略,但我已長大了,我自己也是父親,明白做父親的難處,我已放下了」。

談到觸及潛意識,人會常提及「用催眠來找潛意識裡的東西」或「來個家庭排列來了解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或「來個靜心讓自己放鬆並讓潛意識浮面」或「用沙維雅(家庭治療大師)的冰山工具來探索深層意識」,這些東西不是不好,而且也可以有不錯的轉化效果,然而這都是技巧、是工具、是招式、是外功。

值得我們同樣重視的是能促進我們接觸情緒實相的心態及待人待己的特質,這些特質是內功、是心法,與外功/技巧相輔相成,練好內功就像打通任督二脈,再用任何心靈轉化的技巧/工具也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徒有技巧而欠內功,則像拉牛上樹,在發揮技巧上事倍功半。

我們要面對的是早已掃進地毯底的潛意識情緒實相,好可能是極痛苦且是人本能上不想觸及的,人在情感上極可能已築了很多圍牆與地雷以確保情緒實相不被顯露,因為透露自己脆弱的部分是非常不安全的事。就即使我們理性上想接觸情緒實相,做了甚麼催眠、家排、靜心、冰山,也不見得情感上潛意識就會開門歡迎我們進入。

因此,我們值得認識及鍛練有助觸及情緒實相的內功/心態。以下筆者會談及三種相關的特質。

人本心理治療提倡的特質:同理、接納、身心一致

嗯,促進我們接觸情緒實相的心態特質就是:同理、接納、身心一致,完。(Carl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9, pp. 282–284)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看似是一些高大空的長輩道理嗎?筆者在最初接觸時就是這麼覺得。

(圖中人物並非Carl Rogers, 可到維基百科一睹真人樣貌)

這三種特質是人本心理治療的創辦人Carl Rogers提出的。Carl Rogers是心理治療界的泰斗,在筆者心中是地位舉足輕重媲美弗洛伊德。人本心理治療在上世紀50年代興起,顛覆了整個心理治療界。

在人本心理治療初興起的時候有非常大的爭議,當時有很多門派都是偏向directive(指導性)的,而人本心理治療是non-directive(非指導性)的。在進行其他門派的心理治療時,感覺像病人見醫生,醫生有絕對的權威,知道問題的答案,然後告訴病人怎麼做;相反,進行人本心理治療時,感覺像朋友之間傾談,治療師沒有絕對的權威,而且沒有問題的答案,人本心理治療相信案主有足夠的資源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治療師只是營造一個環境,讓案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時至今天,人本治療已不再有大爭議性,其基本理念已融合至很多新興心理治療門派,以及教育、教練學說裡了。

值得留意的是,Carl Roger並非是一位哲學家在象牙塔裡想出這3種特質,他是透過實踐及做研究發現這三種特質是與當事人的轉化最有關聯,他(及他的同路人)也發現有其他特質是與心靈轉化沒大關聯的,例如「治療師有多願意敞開心扉(原文是Willingness to be known)」就與心靈轉化沒大關係(Carl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9, pp. 264)。

另外,這三種特質不單只昰對治療師有益,對於觸及自己的情緒實相也同樣有益的,下文會再詳談。

同理

同理(原文是Empathy),就是身同感受,就是我代入了對方身處的環境、際遇、成長背景、性格特質、能力智力、心理/生理/思想上限制後,我也同樣地感受到對方的情緒(例如難過、孤單、憤怒)。

例如,假如當事人說「我的伴侶總是不理會我!」,我們不會只限於理性地分析到「嗯,當事人很不理性,其實她有好多選擇但看不到,對伴侶也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期望」,而是切身地感到對方當下的憤怒、難過。

同理也並非完全百份百地浸醉在當事人的困境裡,而是有意識地知道自己是代入(as if)對方處境而非真的成為了對方,否則也只是和對方一起浸在困境與痛苦中,什麼也做不了。

同理固然能感受到對方意識到的感受,同時甚至感受到對方還未意識到的感受。例如當事人說「我的伴侶總是不理會我!」時,我們除了感到對方的憤怒外,還覺察到對方未意識到的孤單感。

同理也需要「精準」的,例如當事人被伴侶忽略時,「不開心」、「孤單」與「難過」是不同的感受,單單是「不開心」太過空泛了,未能精準觸及當事人感受,而如果當事人是感到「孤單」而我們說「難過」的話,又因為「孤單」及「難過」是不同的感受而使當事人覺得失去情感聯繫,同理的精準度可以是對當事人差以豪釐,謬以千里。

另外,同理與同情也是不同的,同情有我高你低的感覺,有「你很慘但我不慘所以我來同情你」的味道。相反同理是大家站在同一高度,是「我也感到很難受」。

那為什麼同理能促進我們去觸及潛意識或情緒實相的底層?

這是因為情緒記憶屬隱性記憶,不能單靠理性的腦去回憶,而是需被經歷及聯想等間接的方法才能喚起。當我們同理的時候,就像一面鏡讓對方能感到自己的情緒而不單停留在理性地談論事情。

同理亦有助我們發掘深層情緒(例如是被忽略的孤單),而非只停留淺層情緒(例如是被忽略的憤怒、指責)。

同理亦有助建立治療師與當事人的關係(Therapeutic Alliance),有太多研究証明Therapeutic Alliance與心理治療療效有很正面的關係了(Rita B. Ardito and Daniela Rabellino, “Therapeutic Alliance and Outcome of Psychotherapy: Historical Excursus, Measurements, 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Front Psychol., 2011 Oct 18)。

接納

原文是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無條件正面接納)。

無條件的意思是,例如,我們不是待當時人很正面開朗樂觀時才接受他,即使當事人有非常負面的想法(例如「我永遠都會很差」「永遠都會停留在底谷」「沒有任何辦法了」),我們也接受他。接納包含著,我們不會很在意地改變對方,要求對方達到某種狀態才接納他,否則就是不接納他了。

筆者個人認為,無條件也不是真的無條件的,我們無條件接納的主要是當事人的情緒或想法,而非其行為,例如當事人憤怒得想殺死其親人,或絕望得想自殺,我們會接納其憤怒、絕望,及因而有想謀殺/自殺的想法,而非其謀殺/自殺的行為。

要做到無條件正面接納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人都慣了接納正面而非負面的事與情。例如假如當事人在抱怨伴侶忽略自己而覺得孤單,我們總會慣性想盡辦法消除這種孤單和抱怨,例如很快就要與當事人尋找與伴侶的溝通是否出了問題,或看看是否自己期望過高,或是太快就去幫當事人找出能使自己解悶的事,彷彿孤單和抱怨就是不好的東西,必須盡快消除。然而,當我們太快地去在意解決「事」的話,「情」就會被忽略,當事人有可能會無意識地覺得「要待事被解決後,我才會被接納」。

那接納與觸及情緒實相有何關係?要接觸情緒實相,先決條件就是安全、安全、安全(太重要所以重覆3次),當人情緒的腦感覺不安全,杏仁核(腦內無意識地不停偵測危機的部份)會非常警覺,理性會被情緒支配(理性並不覺察被支配),種種防衛機制就會湧現,例如逃避、否認、壓抑、投射、把挫敗總是歸因於外物。只要當事人感覺到不被接納,就會感到不安全,繼而會無意識地築起道道圍牆與地雷保護內裡脆弱的情緒實相。相反,如果當事人感到被接納,防衛機制才有可能放下,讓我們接觸到深層情緒實相。

身心一致

原文是Congruence。這個字實在太難做到精準的中文翻譯,「身心一致」是筆者所知最好(但其實仍未夠精準)的翻譯,也有其他翻譯例如「真誠」、「協調」、「一致」。

Carl Rogers認為Congruence意思是「我當下所感受到的,同時我也當下覺察到,同時我在當下的溝通表達出來」(Carl Rogers, “A Way of Being”,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pp. 14) ,如果不知就裡的話這個定義是超難明的。

例如,假如當事人因被伴侶忽略而感到孤單,然後她覺察不到這份孤單,因而無法表達出來,又或者她感到孤單,但她表達出來的是「你愛怎樣就怎樣吧!」,那就是Incongruence,相反相果她表達「我感到孤單難受,我很需要陪伴」,那就是Congruence。

並不是所有心理治療門派都重視Congruence的,有些門派較重視分析,像醫生見病人般權威地提供答案,治潦師本人內心的感受不會表達出來。

為什麼Congruence對觸及情緒實相而言是重要? Congruence就代表著我們真誠地面對自己內在的感受,不去忽略並合宜地表達出來,因而更有機會讓我們觸及到深層情緒實相。

三種特質就只是治療師才值得去培養嗎?

上面對三種特質的描述,看起來像是治療師為著要觸及當事人深層情緒實相以作轉化所需的特質。然而即使去觸及自己個人的情緒實相或潛意識,這三種特質同樣起主導性的作用。

對自己的Empathy代表對自己的感受(例如孤單)身同感受,這使我們本來是「充滿著孤單,只得孤單」,變成「孤單是我的部分,同時我也有另一部份覺察到這份孤單,身同感受」。這使我們一方面能經歷感受(要進入情緒實相的三個條件之一),同時不被感受淹沒。

對自己的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代表我接納自己的感受,接納自己可以因失去情感連繫而孤單(我們接納自己有情感連繫的需要)、被侵犯權益而憤怒(我是可以憤怒的)、失去自尊而羞恥、內心有不滿和不愛父母的部分、自己有力有不及的地方。當情緒的腦感到我們會接納自己深層情緒實相,潛意識才會放低防衛機制,讓我們觸及深層痛處。

對自己的Congruence,代表我們身心一致,覺察到自己的感受,不去忽略它,並且表達出來,才能觸及情緒實相。

道理是知道,可是做不了

這三種特質是知易行難,道理是知道的,但就是做不到啊。

絕大部份人都不是天生就充滿著這三種特質,這三種特質是能夠後天培養鍛鍊的,然而,傳統教育一般只是口講重視但實際不重視EQ(情緒智商),也因而不重視這三種特質。

鍛鍊這三種特質就像學游水,單靠頭腦理性上知道的話,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有如游水如果單靠看書聽理論,下水時仍是會溺水的,我們值得身體力行去練習,而且不是單靠一兩次領悟就夠的,而是需要反覆練習。

那怎樣練習到呢?下篇文章再述。

相關文章:
滿足這三個條件就能刪除情緒記憶 (顛覆性的腦神經科學發現)
個人成長不可不知的記憶系統(腦神經科學知識)
阻礙個人成長的情緒記憶能被徹底刪除嗎?(顛覆性的腦神經科學發現)

--

--

EddyL

分享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與個人成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