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o談環學:交界地的宗教與神話世界 Part.1

Ellothink
18 min readApr 17, 2022

從交界地的宗教與神話談起

作為這系列的第二篇文章,筆者認為在更深入地解析劇情之前,有必要先來聊聊交界地的宗教觀與神話世界觀。

在《冰與火之歌》裡面,各方勢力的頭頭大多是政客,所以小說中更多地在描寫政治問題;而在宮崎英高的系列作品中,各方勢力的頭頭更多是神、半神或者是英雄,因此大部分劇情更多地跟宗教問題有關。

這麼說並不表示宮崎英高是虔誠的信仰家,相反地他與馬丁一樣都在描寫〝人性〞、〝自由意志〞,差別只在描寫的媒介是政治或是宗教而已。強強聯手的結果是,Elden Ring的世界觀裡面,宗教意涵更濃厚,但中間帶有更多不同勢力的政治角力與人性衝突。

我們也可以說,宗教信仰是人性的一種顯現方式;透過描寫不同宗教信念的衝突,不但能賦予故事更多的劇情張力,也能讓閱聽眾去思考隱藏在背後的哲學問題。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各位會發現隱藏在宮崎英高作品內的哲學主題,自黑暗靈魂首代直到Elden Ring,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一神教世界觀下的多神教

筆者在〈寫在系列開始之前〉中提到,宮崎英高與馬丁都深受托爾金的影響,不僅僅是傳統奇幻文學的各項元素,從語言的使用到文學敘事的方式都可發現蛛絲馬跡。(話又說回來,奇幻領域誰不是受到托爾金的影響呢?)

但托爾金的《魔戒》創造的不只是奇幻文學的傳統,他的本意是為不列顛諸島撰寫一部神話故事,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真正的創舉是在一神教的中心思想下容納了多神教的神祇觀,既可以保有多神教神祇豐富的人物性格,又可以將中心思想聚焦在一神教上。

所以在《精靈寶鑽》裡面,我們可以發現中土世界的主神〝一如〞,隱喻的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諸位神祇也就是〝維拉〞,隱喻的是基督教中眾天使;而從〝最強的維拉〞墮落成魔王的魔苟斯,隱喻的就是墮天使路西法。

〝一如〞在托爾金創造的語言中,意思是〝獨一的一位〞,這種寫法符合基督教的傳統,也就是不直呼主的名諱。〝一如〞沒有形像,也符合基督教反對偶像崇拜的傳統。

很巧的是,在Elden Ring的世界中,我們能夠發現一個跟〝一如〞很相似的存在 — 〝無上意志〞(The Greater Will)。在遊戲中,祂是唯一一個不能直接稱呼名諱的神,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形體,不能被任何實體所接觸的神。很明顯地,Elden Ring的宗教背景直接借用了托爾金塑造的〝一神教世界觀下的多神教〞設定。

如同筆者在〈艾爾登法環的符號象徵〉一文中提到的「三位一體」概念,在黃金樹信仰中,〝無上意志〞隱喻基督教中的聖父,也就是唯一真神的主體。

雙指、艾爾登之獸隱喻聖靈,是〝無上意志〞的代言人,也是祂權能在現實世界的顯現,若以《精靈寶鑽》來譬喻就是類似〝維拉〞的存在。

最後瑪莉卡女王隱喻的是聖子,她是聖父神性的容器,也是黃金信仰的教主。

女王房間如〝十誡〞般的石板,暗示瑪莉卡女王如同摩西一樣是一位先知及教主。

討論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交界地是一個多神祇互相競爭的世界,更像是托爾金《魔戒》筆下的中土世界;但別忘了在討論所謂的〝神〞時,要辨明那些神是至上神(One True God),那些神僅是神祇之一(Deities)。

在交界地上,各方勢力都擁有自己崇敬的神祇;各個勢力之間或爭或和、互有高下,但不論你是善是惡,只要不打破基本的遊戲規則,〝無上意志〞就不會主動介入。

基本的遊戲規則

好…所以基本的遊戲規則是什麼呢?

在基督教傳統中,所有的一切都由上帝創造並安排好了,但我等凡夫俗子仍須努力榮耀上帝。例如《傳道書》中說:

我見 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 神的恩賜。我知道 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 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傳道書 3:1–14)

這意思是說神意難解,但世人應知道當盡本份,以此榮耀上帝。這個傳統解答了《魔戒》中的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鷹王載著大魔戒去火山空投,結束這場鬧劇?」

理由是〝一如〞就希望看到各個生命各盡本份,依照自己應有之權柄,行自己應當行之事,而不是越權大搞神蹟,弄得好好一齣戲演不下去。

在《魔戒》、《精靈寶鑽》中逾越權柄是大忌,比方說魔王魔苟斯的身份是〝維拉〞,職責是創造並維護中土世界,我們就把他當成GM好了。有一天他覺得當GM不夠過癮,決定自己創角下海玩,但這個角色卻持有GM的權限,弄得遊戲烏煙瘴氣。

儘管精靈與人類們對魔苟斯發動長達數百年的戰爭,但在這裡他們的權柄只是普通玩家,所以他們不可能打敗擁有GM權限的魔苟斯。必須等到其他同樣持有GM權柄的維拉,對魔苟斯發動憤怒之戰,這場災難才得以終結。

所以權柄就是第一個遊戲規則,所有人都應依照他持有的權柄行事,〝一如〞雖不會親自干預,但會依照權柄高低來平衡中土世界。

身為維拉的魔苟斯作亂,有其他十二位兄弟姐妹等著治他;而當身為邁雅的索倫崛起,也有身為邁雅的甘道夫、薩魯曼、瑞達加斯特前往中土世界,引導人們對抗索倫。

那麼逾越權柄的後果是什麼呢?

各位要知道,即便是魔苟斯自己創角下來玩,一如也沒有親自出手懲罰他。換言之他沒有逾越權柄,只是其他維拉在權柄上並不比他弱,因此最後魔苟斯還是被其他維拉合作擊敗,並被放逐出中土世界。

在《精靈寶鑽》中有唯一一個逾越權柄的案例,那就是努曼諾爾帝國的末代皇帝 — 亞爾‧法拉松。他受到索倫的蠱惑,認為自己應該要獲得永生不死的特權,不僅公開崇拜魔苟斯,還集結全帝國的兵力,航行到維林諾向維拉及一如挑戰。

他遭遇的後果極其可怕,因為一如首次大發雷霆,令世界地貌大幅改變;亞爾‧法拉松與他登陸維林諾的軍隊被倒塌的大山掩埋,努曼諾爾島全島陸沉,連同艦隊一起掉落大海深淵。

這邊我們看到除了逾越權柄外,另一項嚴重違反遊戲規則的行為就是,對神不敬並公開挑戰神的權威。

我們用比較好理解的比喻就是,亞爾‧法拉松身為玩家,卻向經營遊戲伺服器的公司方要求擁有GM的權限(逾越權柄),無法得逞之後帶著黑道到公司砸店(挑戰神的權威),結果被警察抓起來吃牢飯外,帳號還被永Ban。

由於Elden Ring的背景設定大幅度受到托爾金的影響,這個〝基本的遊戲規則〞當然也出現在故事的核心敘述之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永恆之城的遭遇,以及月之公主菈妮的故事線。

無上意志的權柄

在宮崎英高過去的作品中,並不存在一個像是基督教的〝上帝〞,或是《魔戒》中〝一如〞般的唯一真神。例如在《黑暗靈魂》中,太陽王葛溫並不是唯一真神,他只是第一個發現初始之火的人,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力量。但與初始之火相對的則是黑暗靈魂,兩者同樣是構成羅德蘭世界的核心元素,彼此卻又互相排斥,有如東方哲學中的陽與陰。

〝無上意志〞的誕生,代表著Elden Ring在文學原型上更接近托爾金的《魔戒》,但這不代表宮崎英高與馬丁想要講述一個跟《魔戒》一樣虔誠而傳統的故事。相反地,他們透過描寫一個至上神的存在,來強調〝自我意志〞的重要。

由於Elden Ring的敘事是從瑪莉卡女王開始的,刻意迴避了交界地這個世界是由誰所創造,同時故事中出現了少數可能不從屬於無上意志的神祇,比如〝祖靈〞暗喻現實世界中的薩滿信仰,暗示著交界地這個世界並非由〝無上意志〞所創造;〝外神〞則可能借鏡於克蘇魯神話,暗示在交界地以外的宇宙或次元還有等同於〝無上意志〞位格的至上神存在著。

或許我們也可以說,這種設定暗喻現實世界中的不列顛及北歐諸島,在中古以前仍部分保留著薩滿傳統,但又同時接納了新傳入的基督一神教信仰的狀態。亞瑟王傳說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創作,所以我們會同時看到代表薩滿傳統的巫師梅林,也會看到尋求聖杯這樣的基督教橋段。

無論如何,〝無上意志〞是目前交界地上最高位的存在這點應是無庸置疑的。有許多證據顯示祂比其他劇情中明文提及的〝神〞位格要更高、權柄更大。

首先,祂無形無像,實體均無法接觸祂,遑論擊敗祂,故有別於傳說中被盲眼劍士封印的腐敗女神。祂雖無形體,但祂的力量卻可以直接影響交界地,不像巨人惡神一般,僅是能出借火焰的力量給巨人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腐敗女神與巨人惡神都不是至上神,而僅是神祇之一。

而〝無上意志〞最直接的權柄就是降下流星改變大地,伴隨流星的還有祂的化身或眷族。在禱告〝艾爾登流星〞的說明中,有這樣的描述:

It is said that long ago, the Greater Will sent a golden star bearing a beast into the Lands Between, which would later become the Elden Ring.

我們知道在黃金樹以前的時代,世界是由古龍族所統治的,在遺跡大劍的物品文件中陳述,古龍族的王都曾被流星擊中,並因此導致毀滅:

Originally rubble from a ruin which fell from the sky… The ruin it came from crumbled when struck by a meteorite.

從以上文本描述可推測,這顆流星很有可能就是乘載了艾爾登之獸的黃金流星。有趣的是,星星在基督教中也有特別的涵義,比方說象徵耶穌基督降生的伯利恆之星,就被描述成一顆黃金之星。

又比如奠定基督教在歐洲基礎的重要人物聖保羅,原本信仰猶太教,但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見到流星之後,才決定成為耶穌的門徒,從此可見流星奇蹟在基督教中是具有明顯宗教意義的。

另一個證據就是〝賜福的指引〞(The Guidance of Grace),這裡很明顯地是在暗喻基督教的〝祝福〞(The Blessing)。不管玩家選擇什麼種族的外觀,夜之民、稀人、蠻族…都可以看到無形的賜福指引。但並非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或得到賜福的指引,這代表賜福的給予是選擇性的,是由〝無上意志〞決定的。

這裡暗示著獲得賜福的人們實際上就是過著聽從〝無上意志〞的生活,活著的目的就是榮耀〝無上意志〞,獲得賜福的指引,以便死後可以〝歸樹〞。就算賜福指引你我自相殘殺,盲目的人們也毫不懷疑是否合理。

玩家與初始之王最終決戰前,戈弗雷的賜福指引指向玩家,暗示無上意志要求褪色者自相殘殺。

我們也可以說,〝無上意志〞之名的由來,或許就是在暗示祂的力量與權柄,可以左右交界地所有生命的意志。除非你具有堅定的意志,不受到〝賜福的誘惑〞或許才有機會自由地走自己的道路。

最後能夠證明〝無上意志〞是交界地至上神的證據就是〝懲罰〞。我們前面提到過〝基本的遊戲規則〞是依照你應有的權柄行事,且不可有意挑戰、傷害〝無上意志〞。

只要不違反規則,不論你行什麼惡事都不會受到懲罰;一旦違反規則,下場就是抄家滅族,於是在文本裡面我們可以看到〝High Treason〞這樣一個專有名詞。

那要注意一下,〝High Treason〞是一個基督教的神學用語,專門指背叛上帝。所以我們在某些神學相關的討論中,會看到亞當嚐禁果是〝High Treason〞。

觸犯〝High Treason〞而遭受〝神罰〞的第一個例子是永恆之城的夜之民,在〝獵殺指頭刀〞的說明中這麼寫著:

The hidden treasure of the Eternal City of Nokron; a blade said to have been born of a corpse. This blood-drenched fetish is proof of the high treason committed by the Eternal City and symbolizes its downfall.

而諾克斯修士一式裝備的說明中寫道:

Long ago, the Nox invoked the ire of the Greater Will, and were banished deep underground. Now they live under a false night sky, in eternal anticipation of their liege.

這裡明示著的是,想要對〝無上意志〞進行復仇,進而打造出〝獵殺指頭刀〞的夜之民,因遭受懲罰而被奪去天空。我們對比〝黑暗棄子的追憶〞文本中的說明可以知道,執行懲罰的是跟隨隕石落下的艾斯緹:

A malformed star born in the lightless void far away. Once destroyed an Eternal City and took away their sky.

所謂的〝奪去天空〞指的不僅是將夜之民驅入地底,更是指禁止夜之民前往祭拜他們信仰的月亮。

在遊戲中我們可以發現,月光祭壇這塊高原可以直接看到月亮,而且有著月之民廢墟、月之貴族廢墟,以及馬努斯.賽利斯大教堂(Cathedral of Manus Celes,拉丁語可翻譯為〝隱藏之手〞),但這些地方都已被隕石砸毀。

同時〝黑暗棄子艾斯緹〞所看守的區域正是從地底通往月光祭壇的唯一通道,哪麼我們應該可以推論,艾斯緹是〝無上意志〞對夜之民的懲罰。

第二個明顯觸犯〝High Treason〞的是月之公主菈妮。隨著劇情推進,當玩家將〝獵殺指頭刀〞這項關鍵道具交給菈妮,就會觸發菈妮準備動身前往月光祭壇去殺死她的雙指的事件。

要前往月光祭壇,玩家必須先經過永恆之城諾克史黛拉,在這裡我們會遇見〝無上意志〞一開始就安置在菈妮身邊的監視者〝災厄之影〞的刺殺(其實就是半狼布萊澤的生靈)。

差不多同個時間點,也就是當玩家擊敗〝災厄之影〞及〝黑暗棄子艾斯緹〞,來到月光祭壇後,其它的黑刀刺客也受命前往襲擊菈尼的根據地,結果是軍師依吉與黑刀刺客同歸於盡。

而半狼布萊澤的心智在〝保護菈尼〞與〝無上意志的命令〞間交戰,最後布萊澤的意志勝出,並擊殺了黑刀刺客(或許有可能黑刀刺客一開始將他當成同伴,才會被他擊殺)。

這裡我們可以推論黑刀組織直接聽令於〝無上意志〞及雙指。所有的黑刀都是稀人族女性,是瑪莉卡女王的同族,並且是從交界地外的異世界來的。決定黑刀是否出動的關鍵,其一是〝無上意志〞需要進行推動歷史的事件(黑刀之夜),其二就是要懲罰並殺死違背〝基本遊戲規則〞的人物。

其它勢力或角色無論做什麼事,玩家們都不會像〝菈妮刺殺事件〞這樣看到黑刀大舉出動的狀況。米凱拉捨棄黃金律法,意圖以〝純淨聖樹〞來取代,雙指沒有介入;腐敗蟲群們意圖引導瑪蓮妮亞開花,讓〝腐敗樹〞替代黃金樹,雙指也沒有介入。

佇立在艾奧尼亞沼澤,尚未開花的腐敗樹,是準備要替代黃金樹的另一種生命泉源。

無上意志或是自由意志?

為什麼菈妮的故事線會被廣大玩家所喜好?除了菈妮本身的性格討喜,與玩家間的互動又多之外,或許也因為這是在所有分歧結局中,唯二引導玩家追尋〝自由意志〞的劇本。

從Opening Movie開始,疑似是〝雙指〞的旁白男聲便強烈控訴瑪莉卡女王碎環導致了碎片戰爭,半神們因為貪婪互相殘殺,意欲搶奪彼此的大盧恩,因此要求諸位褪色者覺醒前去討伐半神,搶奪他們的大盧恩來修復法環。

玩家進入圓桌廳堂參拜雙指之後,解指婆恩雅也轉述雙指旨意:

The Greater Will has long renounced the demigods. Tarnished, show no mercy. Have their heads. Take all they have left.

但隨著劇情推移,我們會發現半神們的行動各自有其理由,並不是像雙指所說的那樣,因為貪婪而搶奪彼此的大盧恩,否則葛瑞克被瑪蓮妮亞打敗,跪在地上舔她腳趾的時候,瑪蓮妮亞早就該殺了他不是嗎?

反而解指婆、柯林等黃金信仰勢力的人物,他們不斷描述過去美好的時代、半神的貪婪與異教徒的邪惡云云,更充滿了一種政治大內宣的氛圍。

瑪莉卡女王打碎法環的動機無疑與〝自由意志〞有關,當玩家在亞壇高原的小黃金樹教會與梅琳娜對談時,她會述說瑪莉卡女王的箴言: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per way, our faith, our grace, is increased. Those blissful early days of blind belief are long past. My comrades; why must ye falter?

明顯地瑪莉卡本人已經不願信徒再沉溺於盲目信仰帶來的賜福,但拋棄賜福的力量是這麼容易的事嗎?沒有多少人願意拋棄已經握在手上的力量,從零重新開始,所以在迪可達斯大升降機時,梅琳娜又這麼轉述瑪莉卡的箴言:

The Erdtree governs all. The choice is thine. Become one with the Order. Or divest thyself of it. To wallow at the fringes; a powerless upstart.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瑪莉卡女王擊碎法環,實際上可能減弱了〝無上意志〞透過法環掌控黃金樹與交界地的能力,側面線索可見〝秘文帕塔劍〞的說明:

…Champions would gather at the Roundtable Hold in days long past, when the Two Fingers were masters of oration, their flesh yet full of vigor.

這裡明確提到在過去雙指〝力量強大、能言善道〞。由於雙指是三位一體中的聖靈,是〝無上意志〞的代言人,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後卻突然變得萎靡不振,大部份的雙指都不再發言,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個特定時間點是否就是瑪莉卡女王碎環事件?

姑且不論以上推論是否正確,我們從諾克斯鏡面盔、依吉的鏡面盔兩樣物品的存在可知道,不管是過去的夜之民意圖打造〝獵殺指頭刀〞,或現在的軍師依吉意圖協助菈妮殺死雙指,他們都知道要配戴〝鏡面盔〞來防止〝無上意志〞讀取或影響他們的心志。(簡直就是萬磁王的頭盔,但也反面證明了無上意志就是X教授。)

在依吉的認知之中,〝自由意志〞不是人原先就具備的,任何人都可能在不自覺的狀況下成為〝無上意志〞的走狗,所以他初遇玩家時保持著禮貌但不信任的態度;即便是從小一起生活的布萊澤,他也不認為布萊澤對菈妮的愛與忠誠可以戰勝〝無上意志〞的操控。

這也是為什麼當依吉得知布萊澤對抗〝無上意志〞的操控並擊殺黑刀時,會這麼地驚訝並充滿敬意。

艾爾登法環就是魔戒

各位看到這裡,是否發現〝無上意志〞比起〝一如〞,反而更像是索倫?

索倫大魔戒的持有者只要一戴上戒指,就可以在腦中聽到他不斷對你碎碎唸;但交界地的人們比魔戒持有者倒楣,因為法環壟罩著整個交界地,享有賜福的人們每天從早到晚都可以聽到〝無上意志〞對你碎碎唸。

在華格納的歌劇《Der Ring des Nibelungen》中,侏儒阿爾貝里希搶走了萊茵少女的黃金,用來打造了一枚黃金戒指,相傳擁有這枚戒指的人可以獲得統治世界的權力。

侏儒搶走了萊茵少女的黃金。

《Der Ring des Nibelungen》無疑是Elden Ring參考的另一個文學原型,不僅〝阿爾貝里希〞被用來當作NPC的名字,法環在劇情中的意義也完全如同侏儒所打造的黃金戒指一樣,代表統治世界的力量。

這是為什麼筆者認為,在討論〝神〞時先確認這位神是否〝至上神〞很重要。我們先不討論某些文本所暗示的外神〝Outer God〞,至少在交界地,〝無上意志〞就是那唯一持有〝Der Ring des Nibelungen〞的至上神。

其他的〝神〞都只是位格比祂要低的神祇,在祂的幕後統治之下,爭搶幕前的代表權。這是為什麼各位玩家不論找到什麼樣的大盧恩,最後都還是會走向〝修復法環〞的結局一途。

只有〝菈妮結局〞與〝癲火結局〞是拋棄法環,找回自由意志的結局。

若我們從這個角度思考,褪色者們真的被詛咒了嗎?

瑪莉卡女王在丈夫戈弗雷遠征風暴之地時,剝奪他與他屬下們的賜福,讓丈夫與這些曾幫自己打下江山的勇士們客死異鄉,其動機一直是個無解的謎。

為什麼這個事件一發生之後,〝黃金律法的忠犬〞拉達剛立刻班師回朝?真的只是因為神旁邊不能沒有王嗎?

為什麼要成立〝圓桌〞組織拉攏力量強大的褪色者,又派遣〝力量強大、能言善道〞的雙指擔任圓桌的領導者?

為什麼百智爵士言明圓桌禁止私鬥,但玩家卻會遭遇入侵暗殺事件?(種種跡象顯示神皮使徒、黑刀、獵犬騎士、黑鍵都是雙指的刺客部隊,只是專門負責不同對象與任務,這部份筆者後續會另外撰寫文章討論。)

那會不會失去賜福,卻獲得自由選擇的機會,可能正是瑪莉卡女王所希望的呢?

會不會剝奪褪色者們的賜福,其實是瑪莉卡女王違逆〝無上意志〞的第一個預兆?

不知道各位讀到這裡,是否跟筆者有一樣的感受與疑問?

由於要討論的內容甚多,後續我們將在〈交界地的宗教與神話世界 Part.2〉繼續。感謝各位花時間閱讀這麼長的文章,若各位有什麼意見回饋也敬請留言。

--

--

Ellothink

同時具備資工、社科學歷的跨界奇怪生物,現職為量化研究員,好奇心聚焦於資料科學、商業分析及科學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