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頓然開悟了!區塊鏈錢包使用指南(二)各類錢包介紹與建議

若你理解了什麼是私鑰和錢包的用途,本篇帶你繼續了解各類錢包的差異,並提供使用上的建議。

Eric Liou
7 min readNov 30, 2019

你好!新手上路,有錯還請指正。

上一篇帶大家入門了一些基礎知識,也簡要說明錢包的用途,本篇就來說明各類錢包有什麼差異,並帶你了解其安全與方便性的比較。

錢包有哪幾種類型?

本人手工製,引用請註明出處。

依照上圖的分類,錢包細分可達五種類型,我們可先由是否將私鑰進行物理隔離,切分成兩種類型:冷錢包與熱錢包。

物理隔離:透過實體物件,將重要資訊或是系統隔離網路連線,阻絕網路連線帶來安全威脅。簡單說,該物件本身100%無法連線公開網路,因而切斷網路安全威脅的可能。

冷錢包 Cold Wallet / Offline Wallet

紙錢包 Paper Wallet:
將私鑰等相關資訊,透過紙張來記錄,完全隔絕網路與硬體裝置本身的安全威脅,具有最高安全性,但有物理風險,紙張遺失,抄寫錯誤等。紙錢包若要使用私鑰,進行交易操作,需利用可連網裝置中的軟體錢包,連線至區塊鏈網路,手動輸入私鑰至軟體錢包中,其十分很不方便,所以目前普遍用於記錄備份助記詞,還原錢包的用途。

硬體錢包 Hardware Wallet:
將私鑰等相關資訊,以一個獨立離線的硬體來儲存,完全隔絕網路與可連網裝置的安全威脅;要使用私鑰來執行交易時,可連線(USB, Bluetooth)至可連網裝置,透過該硬體錢包上的安全機制,例如:按下按鈕、輸入密碼等,在硬體安全的環境下啟用私鑰,連網裝置僅扮演協助傳送資料至網路的角色,它完全不會接觸到你的私鑰,相當的安全。當然也是會有物理風險,如硬體錢包遺失,以及硬體本身在生產上的安全威脅,如供應鏈攻擊,但其使用私鑰方式,相對紙錢包簡單科技化。

除了市面上販售的硬體錢包產品之外,當然,你也可以把一台筆電、手機等可連網裝置,斷絕網路,來存放私鑰等相關資訊,這樣也可以等同是一個硬體錢包,但是因連網裝置還是可以開啟連網功能,所以一定要保全其隨時都是斷網狀態。

熱錢包 Hot Wallet / Online Wallet

也稱軟體錢包 Software Wallet,保護私鑰的方式是未經物理隔離的,其中又分成私鑰保管是交由使用者自行保護,且使用者的交易操作會直接在區塊鏈處理,稱做On-chain Wallet;另一種,是將私鑰託管給錢包服務商,只有使者者要轉帳至非錢包服務商管理的地址時,才會在區塊鏈上處理,其他交易都在錢包服務商內部做交易處理(鏈下交易),稱做託管錢包或 Off-chain Wallet。

鏈上錢包 On-chain Wallet

軟體下載 Software Download:
使用者需要從連網裝置中下載錢包軟體,軟體會將私鑰等相關資訊經過密碼加密,存在連網裝置中的內存中(隔絕網路存取),私鑰需透過密碼在本地端啟用,因裝置本身可直接連線區塊鏈網路,所以相對硬體錢包方便,其風險在於連網裝置可能裝置遺失、病毒感染與駭客入侵等。

軟體形式多元,例:Software, APP, Browser extension,支援裝置也多元,例:Mobile, Tablet, PC,所以通常直接稱呼APP錢包、手機錢包、插件錢包、PC錢包等。

網頁服務 Web Service:
使用者需要自備私鑰等相關資訊(例:存在冷錢包的私鑰相關資訊),直接輸入或傳輸至網頁服務中,在網頁中啟用私鑰,其好處是免下載錢包軟體,但相較軟體下載的錢包,在使用上需要多一個手動步驟,例如:手動輸入或將硬體錢包與連網裝置連線,相對麻煩些,其風險也可能比軟體下載的錢包高些,不時有釣魚網站的詐騙事件發生。

鏈下錢包(託管錢包) Off-chain Wallet

使用者只需要向錢包服務商(通常是交易所)註冊一般帳號密碼,服務商會配置一個地址給使用者,該地址對應的私鑰,則是委託服務商保管,於是使用者不需要管理私鑰,即可在頁面做交易,好處是以一般常見的帳密登入模式,對於使用者是無痛的,再加上免保管私鑰,大大減輕了使用者的負擔,另一方面,理論上,鏈下交易相對鏈上交易,有著交易速度更快的好處,但交易所管理的大量私鑰,常引來駭客覬覦,不時有交易所被駭的事件發生,若被駭的交易所沒有能力賠償,使用者往往求償無門。

鏈下交易是什麼?
若兩個地址是在同一個交易所管理的,兩者所做交易不會上區塊鏈做處理,只會在交易所內部,進行兩個地址的帳面更新資訊,顯示給使用者看交易狀況,所以區塊鏈中不會有記錄,稱作鏈下交易;而若有交易所管理的地址,要轉帳至非交易所管理的地址時(例如:使用者要將交易所的數位資產轉到自己的管理的地址裡),交易所才會把交易放上區塊鏈做處理。鏈下交易模式,雖然會帶來交易快速的好處,但也因無鏈上的記錄,交易資訊是相對不公開的,對使用者而言,保障相對較低。
託管錢包有其他稱呼
交易所錢包、雲端錢包、雲錢包。

各類錢包使用建議

相信看完了五種錢包類型的你,可能不是很確定自己該如何是好,以下有簡單的建議給您。

  • 紙錢包:可以用於紀錄助記詞,以保高度安全。
  • 硬體錢包:可用於存放有著大量資產的私鑰,提供高度安全的措施,常見用戶有礦工、收藏家、HODL(加密貨幣長期持有者)等。
  • 鏈上錢包 On-chain Wallet:用於存放有著頻繁進出資產需求的私鑰,常見用戶有操盤手、炒幣者、搬磚工(套利交易)、Dapp玩家,是目前相對方便,又具有一定安全性的方式。但不建議長期放置大量資產,盡量透過冷錢包配套一起使用,分散安全風險。
  • 託管錢包 Off-chain Wallet:有著高度頻繁交易需求時,這是最方便的方法,但使用者要自行評估託管錢包服務商的安全性與保障等,例如:推測是否有賠償能力(資本規模,獲利能力)、過去是否有被駭記錄、被駭後賠償方案是如何等。
判斷交易所安全性不容易
沒有被駭紀錄的交易所,未必代表著它很安全,也有可能是交易量尚小,未被駭客盯上;被駭過的交易所,也未必代表它未來會被駭的機率,相對其他交易所高,甚至它可能因為被駭事件,建築了更高強度的防駭措施;被駭的交易所,若提供讓受害者滿意的賠償措施,反而會建立起更高的信譽,讓用戶對於其服務更具有信心。

小結

各種錢包是不會相互衝突的,而且通常是互補的作用的,你可以依照你不同需求分別創建錢包,例如:建立一個錢包資料(助記詞、多組私鑰),存在硬體錢包,存放長期投資的貨幣;另外建立一個新的錢包資料,放置手機錢包,方便隨時查看貨幣價格,進行交易操作。

感謝閱讀,有任何問題,歡迎指教!

目前軟體下載的錢包,是進入門檻相對低且方便使用的,同時私鑰是交給使用者自行保管的,筆者認為適合多些篇幅說明一下,有興趣者,請進下一篇。

看完頓然開悟了!區塊鏈錢包使用指南(三)軟體下載的錢包

拍手(claps)按鈕示範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透過拍手👏給我鼓勵一下。
*拍手按鈕可以點擊 1–50 次
*長按按鈕會自動增加次數。

歡迎至下方拍手鼓勵,謝謝大家 😄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Eric Liou
Eric Liou

Written by Eric Liou

深深著迷於區塊鏈的思維,以相對白話,但不失完整性的方式,讓大家認識區塊鏈。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