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女藝集地】鴿子、機器人及其他:〈廿年回歸前後話〉展覽筆記

查映嵐
2 min readAug 8, 2017

--

嚴瑞芳作品《黑鳥島》

[註:〈廿年回歸前後話 Talkover/Handover2.0〉承繼2007年〈 十年回歸前後話〉的省思,希望透過藝文界的對話、創作,檢視及回應香港自1997年來在社會、文化等不同方面的變化,於2017年6–7月在1a空間以展覽呈現對話、研究及創作成果。五組參展藝術家為嚴瑞芳、羅玉梅、據點句點藝術空間、曾德平、勞麗麗+Zoie Yung。筆者為工作小組成員之一]

  • 嚴瑞芳的兩個隱喻,「鴿子」與「跌倒」。在北京聽到的鴿子聲觸發了關於香港鴿子的創作,中間的關聯彷彿是另一重隱喻。攝錄機朝上,鴿子成群在天空盤旋;攝錄機朝下,窺見一班死𡃁仔大蝦細,欺負一個細路女 — — 又一重隱喻?二十年前萬鴿紛飛,宣告盛世將臨的喜訊,盛世始終未至,只有壓迫性的權力關係得以延續並且愈見牢固。鴿子繼續在城市曾經的海岸線傳宗接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廉價電子器材在生產場所偶然錄下的「1, 2, 3」,勾起羅玉梅的想像,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工廠要壓低成本就必須高效,人困在機器的節奏是常態也是鐵律。藝術家收集更多更多友人與陌生者的「1, 2, 3」,由他們隨機定下節奏,她則將自身變成機器,跟隨喊聲繞圈走路。工業的勞動,藝術的勞動,為誰辛苦為誰忙,盡頭在何處,怎樣才算不徒勞?
  • 「據點句點」藝術空間的中期報告。空間歷來放映作品的片段剪輯、舉辦的行為/展演錄像紀錄、成員訪談,加上展場的實時直播,構成一個將不同的時間並置堆疊的錄像裝置。加上其他文獻如銀行紀錄、地政來信、電器說明書,還有一堆積聚良久的塵埃,一個藝術空間完全變成透明,把兩年來的日常與掙扎公諸於世。
  • 曾德平以偶拾素材隨意拼貼而成的裝置 — — 隨意即不工,當中的元素無一是象徵,但從中可窺見藝術家的家族關係、藝術系譜,在本土思潮以外側寫本土。
  • 勞麗麗和Zoie Yung的藝術家自釀啤酒計劃,是為一種生產/生存模式實驗,指向更多未知。

--

--

查映嵐

生活艱難時,寫字成了唯一可望可即的治療。漫無目的亂寫一通,可能只為回到一方快樂而安靜的時空,有燈,有桌椅,有書,漾着素菜香,玻璃窗外雨聲也是靜默不近身,世界在指尖和腳底而不在發光屏幕背面。charyinglam@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