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書] 六月份《國家地理》雜誌〈要塑膠,還是要地球?〉-你看到的海洋垃圾,只是冰山一角!

顏寧
7 min readJun 5, 2018

--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塑膠垃圾對海洋與環境的污染已成為繼氣候變遷的人類第二大威脅。去年聯合國環境規畫署署長稱之為「海洋的末日之戰」,今年環境總署把世界環境日主題訂為「塑戰塑決」(#BeatPlasticPollution),呼籲各國政府、企業、民間團體與教育夥伴,一齊打擊塑膠污染。如果你還沒買這期的國家地理雜誌,強烈推薦買來細讀。就讓我們從扉頁開始吧。

《國家地理》,從自身開始改變

每個塑膠袋可能使用壽命只有15分鐘,卻可能活上450年。雜誌除了報導之外,還能對這個最嚴重的議題做出什麼改變?《國家地理》雜誌宣佈,從本期起,英文版改以紙袋寄送,每月可省下250萬個一次用的塑膠袋。從前,中文版是用號稱「生物可分解」塑膠袋包裝,但雜誌社深入了解後發現,這種號稱可分解的包裝,其實是在塑膠材質中加入玉米澱粉,讓塑膠袋破碎成更小的微塑膠碎片,所以他們決定,仿效英文版,改以紙袋寄送。另外,也不使用伸縮膜來包裝陳列在零售點的雜誌。當然他們理解,紙袋不能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但稍微改變作法就能減緩環境危機,所以他們願意做出改變。

太好了!希望接下來《商周》和其他雜誌也跟進吧。

被塑膠吞噬的星球

Source: 《國家地理》雜誌

在美國移民先輩從英格蘭普利茅斯航向北美洲,若當時已經發明塑膠的話,今天我們可能還看得到「五月花」號上的瓶裝水和點心的塑膠包裝。(頁50)

2015年,珍娜.詹貝克教授計算出每年從沿海地區流出的塑膠廢棄物約在480萬至1270萬噸之間,而海洋接受廢棄物總量的中間值約是800萬噸。(註:我們三月參加全球海廢研討會時,親眼見到「啊就是算出一年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的珍娜.詹貝克,本人說話非常溫柔,我們因能在現場聽她演講而興奮不己。XD)

Map by Jason Treat, National Geographic 點此放大圖 https://natgeoeducationblog.files.wordpress.com/2018/05/drowning-in-plastic.jpg

這次最讓我驚豔的是這張資訊圖表做得超美的,不過還是要花一些時間閱讀理解。陸地上的顏色越深,該代表該城市的廢棄物越差。河口的黃色扇形符號,越大的代表越多塑膠垃圾從那條河流入海洋,亞洲區域的河流都貢獻了不少垃圾。海洋裡的粉紅圈圈表示開放海域裡的塑膠濃度,越淺代表越濃;而位在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亨德森島(大約是這張圖正中心的位置),或連北極,也都有塑膠垃圾的痕跡。另外,像太平洋垃圾帶(在夏威夷至美國西岸中間那一坨)聚積的位置就很明顯;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亞熱帶環流也是很容易辨視。

Source: 《國家地理》雜誌

塑膠目前最大的市場是包材,幾乎占了整體塑膠生產量的一半。但是平均使用壽命不到六個月,而且大多沒有回收處理或直接燒毀~有些行業別使用的塑膠壽命其實滿久的,像營造業(35年),工業機械(20年)、運輸業(13年)、電子業(8年)和紡織業(5年),但一旦被丟棄,塑膠就會破碎成塑膠碎片,繼續活上幾百年。

不要以為回收就沒事

Source: Jason Treat & Ryan Williams, National Geographic

全世界塑膠的回收率是18%,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塑膠回收的挑戰。顏色越深代表越難回收,下方的數字代表2015年全球塑膠廢棄物的比率。1號(PET,寶特瓶)和2號塑膠(HDPE)是最容易回收的,但像3號塑膠(PVC,信用卡、水管、電線、膠帶、玩具等)或6號塑膠(PS,保麗龍)就很難回收。

英國海洋生態學家理查.湯普森認為,真正的解決方法,其實是從一開始就不要讓塑膠進入海洋,然後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利用這種材料。(頁71)

可口可樂的環球之旅

世界上最大塑膠瓶製造商可口可樂,去年首次坦承,可口可樂一年製造了1280億瓶!!!英國藝術家曼蒂巴克女士曾廣徵可口可樂瓶蓋,她收到了超過3000枚來自全世界海灘的瓶蓋,有些還有生物住在裡面。她去年跟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合作,登上白鯨號(Beluga)航行到蘇格蘭,紀錄塑膠垃圾對海洋與生物的破壞。我把去年十月在沖繩黑島撿的可樂瓶蓋寄給她,登上這期雜誌啦!

Source: Mandy Bark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137562583170382&set=pcb.2137563036503670&type=3&theater

700種海洋生物吃下塑膠,或被塑膠纏繞

Source: Jordi Chias, National Geographic

最早紀錄到海鳥吃下塑膠的案例,是1996年在某一太平洋環礁上的74隻黑背信天翁幼鳥,當時的塑膠產量約是今日的二十分之一。以後見之明來看,這群幼鳥似乎像是煤礦坑裡那些有名的金絲雀。(頁83)

上週介紹過,在念書時航向太平洋研究微塑膠,如今在多倫多大學服務的生態學助理教授雀兒喜.羅克曼,她把受污染的塑膠連同飼料餵食青鱂。她發現吃下受污染塑膠的魚,其肝臟受損的程度,比對照組的魚更嚴重。代表這些魚比較沒有辦法代謝藥物、殺蟲劑和其他污染物。

雖然科學家還很難分析微塑膠,估計可能還要花上五到十年才能釐清微塑膠對生物甚至人類的影響。但雀兒喜認為,我們目前知道的,足以讓我們採取行動減少塑膠污染,不讓塑膠進入河川、湖泊與海洋。各國政府可針對特定塑膠實施禁令、消費者可避免拋棄式塑膠製品,而產業界和政府可投資基礎建設,防堵溢出與回收這些物質。

我們可以怎麼做?

生物可分解塑膠會是解決之道嗎?可能不是,它沒辦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用過就丟的文化。

挪威政府用塑膠瓶押金制,創造高達97%的回收率。每瓶押金約台幣10元,大部分超市都有退瓶機,放入瓶子就能吐出退款。話說台灣的寶特瓶據稱也有97%的回收率,但以回收量回推,我們一年用掉60億支寶特瓶,3%意謂著還有近2億支可能出現在山區的垃圾瀑布、你家附近的大排,或夏天你打算去的祕境海灘。所以,少喝好嗎?

雜誌裡建議,你可以無痛減塑的六個方法:自備環保袋、不用吸管、自備環保杯、減少塑膠包裝(購買裸裝產品)、盡量回收,以及不亂丟垃圾。推薦臉書社團「不塑之客」有超多生活的減塑妙招,最後也分享一下這篇意外默默長紅的減塑九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拍手」與分享;如果你喜歡海洋或繪本主題,也歡迎「Follow」我,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

--

--

顏寧

海洋說書人,介紹海洋相關的書籍或設計類繪本。因航行而開始喜歡海洋,目標是成為一位海洋博物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