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估值法與PB估值法解說

FlipWeb 數位資產觀點
5 min readMay 10, 2018

PE估值法與PB估值法解說

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pe、pb、pb-roe、pa-roa和pr-roe等。其中最核心、最常用的就屬於pe(市盈率)估值法和pb(市凈率)估值法。市盈率是證券市場上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它直觀簡潔地反映了公司的股價水平是否被高估或是否被低估。

其計算公式為pe=price/earnings,即股價除以每股盈余。市凈率則是股票價格相對於公司凈資產的比率,它側重於反映公司的投資風險。其計算公式為pb=price/book value,即股價除以每股凈資產。

銀行業在台灣目前證券市場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好的代表作用,同時,銀行業公司特點也比較突出,目前人們關於銀行估值體系的認識也普遍模糊不清。怎樣的估值方法才適合於銀行業的估值呢?筆者將在本文中結合銀行業的特點,對pe估值法和pb估值進行比較和分析,為讀者理清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適用情況以及局限範圍,也希望能夠給銀行業估值提供一些思路。

一、pe估值法
pe估值法即我們常說的市盈率估值模型,是當前證券市場上運用最廣泛的指標之一。它以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來反映公司的價值,體現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較高的市盈率表明投資人對公司未來的價值增長保有信心,而較低的市盈率則表明公司價值未能夠得到認可。
銀行的業績也是穩重有升,明顯優於其他行業。作為國家監管嚴格的行業,潛在的進入者對銀行業沒有較大威脅。同時,由於銀行在國家金融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受到國家信用的擔保,其自身的資產質量也相當健康,不存在不良貸款大量發生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銀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會有較快的發展。因此,銀行業估值運用pe估值法是比較合適的選擇。相對較弱的周期性以及相對穩定的收益是pe估值法估值精度的保障,也是其適用的範圍。
事實上,使用市盈率估值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每股盈余的衡量,往往存在較為明顯的會計人為操作的痕跡。以銀行業為例,貸款撥備的提取,呆壞賬的處理都有可能作為會計利潤操控的手段,從而使得每股盈余並未真實反映公司的盈利水平,pe估值也就有失偏頗。並且每股收益也只是體現了公司價值的一個方面,單單以此為依據難免會不太科學。其次,市盈率指標極不穩定,隨著經濟周期的波動,市盈率也將跌宕起伏,不能如實反映公司的價值。最後,市盈率的真實性還得依賴市場的發達程度和投資者的預期,就台灣的實際情況而言,銀行股收益高而穩定,發展前景良好,但卻只有10倍左右的市盈率,很大程度是由於人們對銀行未來的預期較為悲觀,導致股價上不去,可以說此時銀行的市盈率並非是銀行價值的真實體現。
不過,市盈率估值模型作為市場上較為常用的估值方法也有其理由。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講,pe的計算簡單易懂,用於各行業間的比較也較為便利。最重要的是,由pe=pb/roe=pa/roa,我們可以得出pb-roe和pa-roa方法其實也是源於pe估值法,所以pe估值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二、pb估值法
pb估值指的是市凈率估值模型,在證券市場中公司和股票估值都很常用。它以股價除以每股凈資產的值來反映公司當前的價值和投資風險,側重於從資本本身盈利能力的角度體現公司價值。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是必須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分析。
在現實中,銀行業的分析員大多喜歡使用pb而非pe,而其他行業人員則更傾向於使用pe。一方面,是借鑒國外經驗:國外銀行周期性非常明顯、資產風險性高,因此普遍使用pb估值。另一方面,銀行較其他行業受到政府更嚴格的監管,要求核心資本充足率高,資本受到約束,市凈率恰好能體現公司的擴張需求。因此不難看出,pe估值特別適用於評估高風險、周期較為明顯的企業。從某種角度講,pb估值結果也告訴我們:公司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投資該公司的風險大小如何?
pb估值也有其局限性。首先,pb估值忽略了凈資產收益率(roe)差異的影響,這明顯使得pb估值得出的結論不太讓人信服。roe衡量了公司對股東投入資產的使用效率,它的高低恰恰是區分公司是否優秀的根本。其次,市凈率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市場經濟體的市凈率,同一市場經濟體的市凈率,甚至是同一經濟體在不同的股票市場的市凈率都具有極大的差異性,不適合作為一種標準用於相互比較。
三、結論
通過以上對pe估值法和pb估值法的一個簡單的分析,由pe=pb/roe公式,我們可以用凈資產收益率(roe)將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聯系起來,它們都是反映公司價值很好的指標。而pe估值和pb估值在單獨使用的時候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給企業估值的過程中,應該按照公司及其行業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估值方法或者多種方法的組合,才能避免估值結果出現不合理。

--

--

FlipWeb 數位資產觀點

Flipweb 數位資產觀點分享網路趨勢與數位觀點,我們專業仲介數位資產與網路資產,網路財產頂讓買賣 ,網站、網域、APPS、社群媒體、臉書、粉絲專頁、FB社團、專業仲介媒合。www.flipwe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