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筆記:不同階段的創新歷程

--

文/Elton

為期一年的第九屆Design For Taiwan,學員們在經歷半年後,在第四次工作坊進行第一階段的檢視,在發表會之前第一天我們也先邀請了三組學長姐團隊,包括畢業後關注整理相關議題並進行創業的「居家整聊室」;致力進行文化保存,開發台灣第一款台語桌遊的「Kong sann siau」;最新畢業關注心理健康議題的「成年出險祺」,期待與學員們,分享在執行社會設計專案的歷程以及經驗分享,期待能夠協助學員們在團隊的運作中能夠持續成長

第一天:學長姐分享

●Lesson 1居家整聊室:​
今年我們一樣與居家整聊室居創辦人鄭博元與DFT學員進行分享,幫助每一個人找到「美好生活」是居家整聊室的目標,它們也從起初的整聊服務,一步步地發展不同的產品,包括整聊師培訓;軟裝師培訓;軟裝服務等…,鄭博元也分享從剛開始創業是如何透過不同工具迭代修正,找出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成為居家整裡的領導品牌

從經驗中學習
創辦人一開始分享起初的工具室參考當時很夯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帶入服務,但發現這項工具的時間成本及方法不太適用於他們,如果要發展合適的商業模式,這套模式可能無法發展,而也因此他們拆解所有服務的所有關鍵節點,並透過劇本式服務設計,將其進行再設計,並討論出該服務的藍圖,另外最終也分享品牌名稱的重要性,創業初期並沒有思考太多,但如果未來要國際化發展,如何用簡單明瞭的品牌名讓大眾能夠記住(EX:muji無印良品),也是學生們能夠提前思考的

●Lesson 2成年出險祺:​
成年出險祺關注即將畢業的學生相關迷惘議題,並透過沉浸式體驗,包括輸血;冥想;替身演出等不同階段的體驗環節,協助學生能夠探索自己,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定義問題
該團隊成員以自身現況為最初的發想來源,在畢業後因陷入職涯的迷惘,進而開始發展相關的議題調查,而在前面初步的調研,他們發現受訪者共同的煩惱,其實是來自整理生涯發展,並非集中在單一面向,而在釐清的過程中也透過事件的拆解,一步步的限縮TA,最終以:知道自己的專長或可能的方向,但缺乏常識的動力,害怕失敗的成本,做為主要TA,並做後續發展

解方發展
以可發展的商業模式為思考切入點,團隊在模擬面試平台與沉浸式體驗中,選擇了後者,這也是團隊不斷在透過1.成為使用者2.討論調查3.皆訪調查4.產品測試後最終的解答

展覽經驗分享
在解方確認後,也與學弟妹分享如何在展覽將議題能夠完整呈現給社會大眾,從前期的攤位規劃到線上線下的行銷宣傳,並搭配抽獎文章等,而最重要的是現場如何透過場內外及導覽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團隊磨合
每個團隊遇到的問題及挑戰皆不盡相同,而以成年出險祺為例,也與學弟妹分享自身的團隊議題-開會效率不佳,釐清後發現主要來自資訊不對稱、腳色分配不明確、花代拓時間在思考等,並針對不同問題在未來進行調整改善,包括設立公共資料夾;善用團隊成員的優勢進行分工;以及開會前的資料準備等,都大大的增加團隊的效率。

而最後也與學弟妹分享三大經驗重點包括:
1. 定期開會2.保持彈性與開放性3.找到自己的non-negotiable
期望未來學弟妹在團隊運作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

●Lesson 3 Kong sann siau:​
根據調查線在台灣只剩39%的人會在家中使用台語,而大家對於台語的認知甚麼呢?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而老土、魄力、八點檔鄉土劇、長輩在說是普遍年輕人的印象,團隊創辦人致力解決台語的文化保存議題,因此開發出全台第一個台語桌遊- Kong sann siau

專案學習
創辦人分享產品在初版到後來如何不斷進行測試及修正的過程,也分享在這個DFT的歷程,給予學員三大最重要的經驗包括:相對容易試錯的空間;人脈以及方向的建議;可複製的成功經驗。期待學生能夠好好保握執行DFT專案的機會,並且在未來能夠實際應用的不只是設計思考的工具,更包括了市場調查/市場靈敏度、溝通協作能力、主管思維等這都是無形中能夠獲得的部分此外,如何在團隊中掌握好與組員的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如何能夠在好朋友與同事間取得平和,以任務取向為基礎,成為團隊間良好的伙伴關係

募資成長
募資階段也與同學分享了募資主要會集中在剛開始開放募集及節我階段,一定要將能量集中在開賣的前一兩週當作黃金衝刺期,如何安排線上線下的行銷曝光,成功讓產品能夠達到募資目標

第二天:期中發表

第九屆 Design For Taiwan 的十二組團隊來到驗證自己的時刻!每組學員都帶著歷經半年的探索與不同的社會議題來到現場,我們也邀請到共六位評審分別是: Berry AI 的 Eric、高雄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助理教授龔蒂婉 與 三位一直陪著學員的Mentor宜芳、家璇、欣倫、姝伃,一同評選學員們的主題與 How Might We

十二組的提案議題:
社畜好忙-我們如何降低大學生無意識地使用IG對時間控管的影響?
房間裡的大象-我們如何幫助出社會的青壯年和新朋友創造深度交流的機會長山趙子龍-我們如何讓中高齡的家庭照顧者,避免體能退化而失去照顧能力?
減塑慢行-我們如何幫助有喝手搖飲習慣的人避免濫用一次性塑膠杯及環保杯
Close Clothes-在快時尚快速推陳出新、經濟實惠的優惠下,我們如何提升有購衣需求的人優先選擇使用二手衣平台的動機與意願
小情緒大爆炸-我們如何讓中高齡的家庭照顧者,避免體能退化而失去照顧能力?
與你聊療-我們如何讓教具更具通用性,並使孩童感到有趣且能夠在
家進行練習,提高語言治療療程之效率
Plastastic-我們如何設計一個能同時提升民眾垃圾分類意識與行為,並減少公共空間垃圾溢出與管理困難的創新垃圾桶
迷途 Meeeee, too-我們如何幫助在升學壓力環境下的高中生減少因過度比較心態產生的負面影響?
稅好繳,睡好覺-我們如何幫助會主動查詢的新手小白,在政府現有的資訊與宣傳資源之下,有系統性了解完整的綜合所得稅概念?
Echo Health-我們如何幫助骨質疏鬆患者,在診療期間有疑問時,能輕易獲得個人化且有效的病因可能,減少門診時的雜訊,提高問診溝通效率,使骨科診療體驗順暢
New beans-透過災難分級系統,精準協助山區受災戶,滿足依受損程度優先救助的需求。

評審整體回饋重點:TA可思考再限縮聚焦,越限縮解方才能越切到服務的痛點

--

--

Design For Taiwan
Design For Taiwan

Written by Design For Taiwan

我們培養設計思考人才,在台灣這片土地探索著社會議題!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