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筆記:社計夥伴串聯小聚
DFT社群活動-社計夥伴串聯小聚
文/Elton、圖/Ryan、Elton
回顧Design For Taiwan開辦至今已經即將邁入第十年,我們運用創新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訓練,來學習解決偏鄉、弱勢、環保等社會問題,培養了許多社會設計人才,也認識了不少新創夥伴,我們期待透過DFT以設計思考為基礎打造一個平台,讓DFT學員、社會大眾、社創組織夥伴三大TA進行更多合作串聯的機會,透過創新思考,擴大各組織的團隊影響力,共同解決社會議題
也因此我們在2024辦理了第一場的DFT社群活動-社計夥伴串聯小聚,邀請與我們有合作或有機會合作的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社創組織夥伴,來參與第一次的DFT線下聚會,期待讓組織團隊有機會透過「設計思考」的學習,解決團隊內的議題,這次聚會也吸引21位夥伴們來一同參與,活動中也不斷讓夥伴們有許多跨領域交流及認識的機會,更透過主軸活動-世界咖啡館,讓夥伴們能夠了解更多議題團隊並進行對話討論的機會
世界咖啡館活動總計邀請四組議題團隊進行三輪的換組分享,包括: 由跨領域青年組成的心理健康社群的Stand by 憂;致力於推廣設計思考教育創新與專題式教育,創造一個學生、老師都能主動探索、勇於試錯的學習生態系的 轉屋;解決無法外出工作的重度身心障礙者能夠運用新媒體接案獲得合理的報酬的 夥伴注意;打造一個友善共融的就業機會與平台,以NF友生命故事、繪畫和展覽等方式使議題被社會認識與接納,進而推廣臉部平權的 藝起來串臉
團隊分享小記
◆Stand by憂
兒少心理議題近年日益增加,Stand by 憂團隊關注在推廣情緒陪伴相關的議題,希望提升民眾對於自身瑩旭的覺察與他人關懷,並檢哨憂鬱症在社會遇到的污名,團隊目前主要也以倡議為主,但也在思考深度服務及倡議的不同服務型態,該如何進行定位;另外合作成本高級服務量化的指標短期內看到的成果有限也是團隊面臨的挑戰
參與者分享:
倡議部份可以考慮與大學USR合作進行,另外也思考有沒有線上諮詢的途徑,而成為轉介的中間媒合途徑,也或許是團隊可以思考的目標
◆轉屋
轉屋是一個教育創新的工作室,致力於在高中教育體系中推廣設計思考與專題式教育,在台灣高中教育體系長期以升學為主要目標,學生妹動的接收知識,並專注於考卷上的標準答案,轉屋氣袋能夠翻轉教育現況所以提供兩大核心服務:實體設計思考課程及線上專案平台,讓學生有機會透過創新的學習力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並陪伴學生有機會從另到一,創意點子得以落地實現
平台目前免費開放給所有大眾使用,可以透過網站的心智圖工具協助進行發想,目前在推動高中生設計思考的過程中也發現,學生對於自主學習的迷惘,因課業、升學等壓力,學生要如何走出校園,擴大課外學習認知是一個挑戰,而家境相對較好的學生獲得的資源也相對較多,該如何減少自主學習的落差?
◆夥伴注意/藝起來串臉
夥伴注意是一群具備新媒體專長也熱愛社會服務的青年,以傾聽、紀錄、創作、行動為四大團隊主軸,持續以媒體影音製作的方式記錄公益議題,透過自媒體的形式進行倡議;藝起來串臉則期盼位神經纖維瘤友打造一個友善共融的就業機會。這兩個單位的共同點都是關注身心障礙者的就業議題,期盼消除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的不平等,並讓身心障礙者有機會自立生活
每個團隊面臨的挑戰不盡相同,而在這一小時的對話中,也看到所有組織共同面臨的最大問題都包含經費來源以及如何實踐永續發展,這相信也是所有組織的共同挑戰,而這一小時的對話我們也期待能夠透過其它不同領域專業者的角度,協助換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組織未來的目標規劃,而組織能夠透過甚麼方式能夠找到穩定的經費來源及永續發展模式?
這次小聚活動也是期待運用設計思考的思維做暖身討論,我們希望串聯跟跨領域協作的機會,來增近團隊影響力,透過DFT社群活動,針對不同主題固定辦理相關小聚活動,並且在2025針對來參與的組織夥伴,能夠辦理設計思考的工作坊,透過學習讓組織內部的議題進行調整及優化,延續好的社會設計,共同解決台灣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