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築故事”

Keywow Architecture
7 min readJun 17, 2019

文-龔瑞琦 主持建築師

《學習與經歷》

我是屏東縣墾丁人,在1979年考進東海大學建築系,開始了奇妙的建築之路。在1979–1983年這段建築時光;嘗試利用當時流行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設計鹿港民俗博物館,主辦過東海建築週並邀請姚仁喜、李乾朗和蔣勳,在畢業設計時遇上臺北鐵路地下化的時期,便以此為主題探討鐵路地下化後沿線的土地使用,經歷過一段辛苦研究的時期,卻也因此發現土地利用與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的發現對我往後的工作影響深遠。1985年墾丁國家公園劃設,藉此開始思考老家墾丁的土地該如何使用,考量成立國家公園之後會有許多遊客前來觀光,提出了興建旅館的想法,父母親也十分贊成,「雅客之家」也就此成立,此案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一個建築設計作品。當兵時,由於擁有建築背景的緣故,在軍中參與了裝甲兵的營舍和全國訓練場的興建。1989年就讀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當年發生天安門事件,我與一群關心國家議題的同學共組「黑水溝研究會」探討台灣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同年六月,我以立體合院為概念,透過天井呈現合院的形式並加入現代元素設計墾丁的老家,此案為我的第二個建築作品。在這之後便著手準備研究所畢業論文,主要探討「台灣地區建築物開口部構法」,這是一本實證的報告,探討的不僅是工法,還包含該工法出現的背景始末緣由。

1989年底-1992年任職於理想國。開始接觸建設開發的行業,負責行銷企劃工作,因此了解一般民眾、消費者對建築的期待。這段期間也考取建築師執照。1992年底,與同事一起成立開務建築暨龔瑞琦建築師事務所,在草創時期即認為必須成為同步處理建築、室內和景觀的整合性團隊。在當時除了建築設計之外也做建築企劃的相關工作,第一個案子配合業主前往上海開發住宅社區,在當時上海尚未有大面積類型的開發案,因此完工後造成相當大的迴響。此時,台灣的建築案件也同步進行,由於業務的擴張,墾丁雅客之家進行了第二期以及第三期的工程,並獲得台灣省優良建築設計案,事務所也透過競圖獲得海頓公園等案件。在1995–2000年這個階段,除了在上海、台灣兩岸打拼奮鬥外,也回到母校東海建築系兼任設計課講師。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讓我感覺到大自然力量的不可逆性,也讓身兼建築師以及兼任設計課講師兩個職責的我省思建築人能做些什麼,因而組織「921震災東海工作隊建築組」並擔任召集人參與救災與重建。這次的經驗強烈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對建築環境的破壞力,我們必須更謹慎的面對土地與大自然。在這之後,教育部遴選建築師重建921損毀的學校,事務所完成了許多校舍工程,包含南投千秋國小、營盤國小、光復國小和土城國小等校舍。長期與公部門周旋,經常處於有志難伸的感慨中且台灣正處於不景氣狀態,看著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萌起再次西進中國的想法,開始了空中飛人的生活。該時期受聘擔任上海越洋房地產總經理,負責洽購土地以及擬定開發計畫等工作,台灣則同步進行大里市立圖書館和大毅CASA等公、私委託案。在這個階段中精神與體力均承受極大的壓力,因此於2005年決心將所有事業根植台灣,婉拒中國建案設計委託,並於台灣成立富晟嘉建設公司,開始進入建築上游產業,綜合原有建築師事務所,成為具有開發及設計能力的團隊。因應業務擴大,2006遷於台中市西屯區七期現址,並引導日本建材廠商進入台灣。同一時間開發「開務天工」一案,開創了各戶均不同造型、不同平面的多重表情建築,之後陸續開發「開務大觀」等案件,設計案件類型也越來越多元。2013年邀請資深同仁陳韋誠、王素娥和游朝舜加入團隊組成「開務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同時再結合生產力建設及其他投資人擴大規模成立開富力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執行長,開啟另一段建築旅程。

《建築是什麼》

「建築是什麼呢?」這是我每一段時間就會重新思考的問題。建築是在「土地上蓋構造物給人住」,簡單的說就是「建築物加內容」。分工上來說,建築物該如何被蓋起來、空間形式、構法材料、法規檢討和預算控制是屬於建築師的工作內容,那麼一塊空白的土地,該填什麼進去就是屬於業主決策。業主必須了解報酬率、趨勢、社會規則、經濟條件、在地產業和公共政策。簡略的說,建築師決定設計是否精彩,業主決定空間決策是否成功。建築的根本是為解決土地的問題,但若建築策劃失敗、空間決策錯誤,再好的建築師、再精彩的設計都無法挽救建築的失敗。蚊子館便是違反社會發展需求、建築策劃失敗下的產物,這部分有興趣者可參閱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及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姚瑞中老師在2010起帶領兩校學生共同踏查全台灣的蚊子館,匯整出五百多件蚊子館案例並集結出版成《海市蜃樓》系列著作。

我十分贊同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曾說過的一句話:「當前建築師要追求的不是建築物的“形”,也不是表現自我這種微不足道的事。而是應著力於當前困難時代的解決對策。」隈研吾也將此話體現在長岡市政府的競圖案中,創造一座沒有外觀的建築物,以大中庭取代外觀,實現一種照片拍不出來的「無形的溫暖」,這便是隈研吾在此案中想表達的場所精神。原廣司所設計的京都車站也是我認為成功的建築案例,它所提供的功能除了車站基本的機能還有戶外的演講廳、商店、百貨公司等,在這錯綜複雜的場域中,同時還具備了公園的特質,這樣的車站表現已經跳脫建築師的思考。台灣本土品牌《微熱山丘》的南投三合院本店也是我認為成功的建築案例,它成功的原因不是因為建築物有多特別,而是微熱山丘在三合院本店前的入口處利用薄殼系統搭建了農民廣場,這個農民廣場振興了當地的產業、互惠鄰里,這是我認為成功的關鍵。經典案例High Line Park,設計雖然精采,但沒有不拆除廢鐵道並規劃成公園的這項決策,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光景,使他成功的關鍵仍然是計劃本身。

只懂建築物設計,沒有建築內容策劃能力的建築師,永遠只是被劇本定型、精於表演的演員,如同在如來佛祖手中的孫悟空,不管其設計能力再高,終究是服務於業主的工具性角色。要能掌握此能力,必需要感受社會、經濟和科技變化脈動,洞悉地方、環境的各種需求,同時具備財務、管理等經營技巧,建築策劃才是建築是否成功的關鍵。

時代變化太快,未來議題接踵而來。傑瑞米.里夫金在2011年出版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探討數位化革命,五年後出版了《物聯網革命》預言物聯網將帶來市場與經濟的巨變,僅五年時間即進入另一輪革命。回頭看臺灣問題又是什麼呢?比方臺灣即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這樣的社會結構問題日本比我們早面對,上回在日本看了一間名為「TSUDA KITCHEN」的照護機構結合了老人照護、托兒所和咖啡廳,讓小孩子和老人一同活動,形成了互惠的照護模式。還有其它趨勢或已成型,正等待著擁有全方位視角的空間、環境和產業等洞悉能力的建築創造者來發現、改變。學習了校園裡的建築專業知識後,僅是建築之路的起點。

《我的建築實踐》

在我的建築歷程中,我嘗試了五種不同的角色來面對建築,首先是「建築師」:結合建築、景觀和室內等專業設計領域且全面的設計能力,在限制條件下尋求最好的成果。二是「統包者」:設計與施工(Design+Build)相結合,發揮整合管理,控管品質與進度等優勢,將有限的時間、資金效用發揮至極致。三是「開發者」:將土地可能存在的潛能挖掘出來,與業主、空間經營方、管理者共同策劃其建築內容,讓空間創意成為更具活力、吸引力的建築,並活化城市發展與性格。四是「業主」:運用全面的建築知識與技術,發揮地利,增加建築資產價值,實現利他理想。最後是「建築知識傳播者」: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有更多懂得建築話語、道理的學生、使用者、大眾還有業主,讓建築從業者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好的建築物、更美好的都市。很多建築系的學生立志成為建築師,但我鼓勵大家試著成為業主,因為當我們處於業主的角色,使我們能做到更多利他的可能,希望有更多懂得建築話語的人成為社會結構中不同的角色,促使這個社會環境更加友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