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造作的美麗與哀愁

Keywow Architecture
4 min readJul 5, 2019

--

文-龔瑞琦 主持建築師

「水泥」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古羅馬時代,當時古羅馬人混合石灰與火山灰作為建築原料以增加材料黏著性。西元1824年,英國人約瑟.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則用石灰石和粘土燒製,因顏色相近於島上波特蘭地區用於建築的石頭,故被命名「波特蘭水泥」,並取得專利權,自始在不斷改良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席捲全世界的營建工法。從某個面向上來說,水泥加快了「工業革命」的進程,也推進了「現代建築」與更多攸關民生的「基礎建設」,影響幅度從英國到歐陸,再到美洲,然後到世界各地。

1849年法國人莫尼爾(Monier)將鋼筋加入了水泥、砂石、水等混合材料,發明了「鋼筋混凝土」(RC)。此後水泥及其衍生出的鋼筋混凝土及各種工法,在營建構造上的角色,從原來的圬工構造的黏接材,轉變成各種構造物的結構材,舉凡人造構造物就能看到它的身影。這其間也發展出各種金屬材料如鋼材、鋁材等在構造物上的運用,如英國水晶宮、巴黎鐵塔等知名建築物。以鋼筋混凝土及其衍生出的工法,因著其取材容易,加工簡便,使用效果驚人,大大的強過其他工法的發展。

隨著歐美帝國主義殖民的腳步,水泥與鋼筋混凝土變成世界性的技術,讓建築物幾乎沒有框限的擴大、增高,基礎建設出現了地下、高架高速道路、隧道、橋樑、水壩、海港等前所未見的成果。時至今日,此技術的精進尚未停下腳步。歷史上因一戰與二戰的大規模破壞,住宅與都市建設急需復原,水泥與鋼筋混凝土於是在世界建築史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透過大量的建設,水泥與鋼筋混凝土技術更加普及與深化。

在一戰後「現代建築」風潮逐步成型,加上諸如柯比意等大師的混凝土建築如彫刻般的設計創意表現,將水泥構法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後繼的建築人幾乎遺忘了尚有其他工法的存在。即便在1980年代興起「後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潮,傳統建築形式意義與記憶被重新重視,但是與其形式相依附的磚、石、木構造卻被水泥與RC替代。更有甚者是:在21世紀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將RC造的清水混凝土表現推向神聖的境界,帶領了新一波水泥更極致的應用與流行。

在建築物的建造上,在東、西方都大約有近幾千年的歷史,西方從埃及、希臘、羅馬以降至18世紀,其建築構造大約是泥土、石頭、磚頭、再輔以木頭、瓦片等,形成極易辯認的西方傳統建築意像,殊不知現在歐洲城市與著名建築的美麗身影,大約都是對這些傳統建築細心呵護而得。而在傳統東方同樣採用了這些材料建造建築物,只是它更多的運用木頭、竹子、甚至紙張等較不耐久的材料,因而數量上保存較少,僅有官方建物或防禦工事因採取更多石頭、磚塊等構造方能留存下來。雖然如此,東方的建築物在中國、東亞、東南亞等地,因為這些材料的運用適應了各地方的民族、地理、氣侯條件,發展出各自的構法與樣貌,除了豐美了各種文化內容、也形成了各地域的風貌。

時至今日,在全球化的大旗幟下,各文化系統均體認到保存各自文化內涵的重要性,RC工法所豢養全球一致性概念的「現代建築」漸漸被各種地域性的設計概念取代,這些概念不只是表層的視覺意象,更重視其材料、工法的構法設計,除了RC,還有木構、磚構、竹構、鋼構、冷軋型鋼構等,這樣的發展趨勢減緩了水泥與RC的運用,但是豐富了建築的內涵與表現。

水泥、RC製品因為產製的過程需要大量耗能,已經被証實以RC為主的營建產業是耗能的最大戶,石灰石原料的開採破壞山林表土,又因生產中產生大量污染,在現今的環保意識下,水泥產業已被環保團體當成抗議對象。在此意識下更多建築專業團體或研究單位、專業公司,均有朝向減少水泥或RC工法使用的傾向。在較先進的國家如歐、美、日本新建築構法逐漸呈現出來,甚至後發的國家如中國、越南、東歐等,都有可觀的「後RC」工法出現。臺灣也會有這樣的風潮,一個符合臺灣這個地方的新構法必然會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