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is New,傳統是時代的新生命|專訪張光民

張光民是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總顧問,他和我們聊到美感教育、設計教育和3D打印,一起來看看他怎麼說吧!

一、目前台灣越來越重視設計美感的教育,想請您依您個人的觀察,與我們分享台灣設計學生與其他國家相比下的優勢與劣勢。

張:

美感和美學是不同的,美感是從生活中體悟美的感受,而美學則是從學理中認知美的哲理。美感教育要從日常環境培養起,我們的生活環境美,才會提升人對美的認知,就像義大利,米蘭是個很有規劃的都市,城市處處充滿美感,人也十分優雅,在這樣的環境下,大眾對美的認知是很高的,無須刻意教導,外在環境就足以建立起個人美學觀,反觀台灣環境,我認為有兩點很重要,其一「從亂中找出美的因子」,其二「減法設計」,過度的設計其實是華而不實且不必要的,會失焦、失去設計原先理念,「減法設計」可從政府開始著手,從市容開始,向德國、日本、北歐等減法設計先驅看齊,創造出最有台灣風貌的環境美。

台灣學生在美感教育上是被動的,大多仰賴老師指導,但其實美感非常著重個人感受和體悟,而國外學生則較主動、外向並且有團隊合作能力,我想這是台灣學生可以多多改善的方向,畢竟美感有賴個人對生活的主動觀察和領悟,我曾在多明尼加參加舉辦一個展覽,會場中有盆盆栽,盆栽中有片枯黃的葉子,在一般人眼中都會想將它拔除,但他們卻說: 「這很漂亮啊,這就是萬綠叢中一點黃!」從這件小事就能發現,多數人對生活中細微的美是缺乏敏銳度的,這也是美感教育要培養的,也是我在一開始提到的,從生活環境出發的美學,才能潛移默化培養人對美的感受力。

二、有鑒於您在實務界與教育界的雙領域經驗,請問您建議台灣在設計教育上還有哪些可以再多努力的方向呢?

張:

首先學習一定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才能擴大視野,才能體悟生活中的美,我常會帶學生參觀展覽,並會在展覽後要求學生繳交報告,因為對於同樣的事物,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看法,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希望激盪出學生更多面向的觀點;此外我認為跨領域學習也非常重要,設計師是為了解決問題,一個問題往往需要搭配不同方法來解決,自身有跨領域能力,或團隊有跨領域人才,會幫助你有不同想法,也會設計出更符合需求的設計;身為一個設計師,必須要在生活中不斷嘗試,工藝是從生活開始,而設計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唯有懂生活、認真生活的人,才能創造出好設計。

其實在學校裡,老師的角色並不是幫學生尋找答案,而是輔助學生得到需要的專業,因此學生一定要非常積極主動,有強烈的學習心才能有所收穫。最後很重要的一點,不管是甚麼設計,一定要實實在在的「動手作」,因為唯有作的過程,才能發現問題,所以不要只讓你的設計停留在腦內,一定要確實的做出來,才有辦法針對設計問題改善,也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創造出更好的設計。

三、近年越來越多設計科系以3D打樣,或新素材進行設計創作,但對於選擇傳統工藝的學生 ,不知您有沒有什麼鼓勵和建議呢?

張:

不管是傳統還科技,時時刻刻保持「創新思維」是很重要的,Old is New,傳統是時代的新生命,了解科技技術應用,把新科技和新思維融入工藝設計中,以設計思考方式讓科技融入生活,工藝發展才會長久,也才能把原先或許不起眼的事物,變得令人嘆為觀止,就像日本漆器,已經成為精品代名詞。

我之前曾幫故宮進行一連串「老故宮,新時尚」的改造,重新賦予傳統新生命,故宮多數收藏是靜態的,我們將它化為動態,讓更多人關注、重新領略它的美,這就是結合科技所帶來的改變。現在工藝已非單純設計出產品那麼簡單,還包括後續的研發、行銷等流程,而這也提升了工藝的價值。

其實科技和設計是環環相扣的,從價值鏈底端到頂端都有賴創新思維和科技激發新想法,以前台創有個色彩材質實驗室,囊括許多各式材質供設計師思考,比如香蕉絲,設計師以前沒想過可以如何運用,現在接觸到就會開始思考,而有不同的新想法,這就是科技帶來的改變,讓設計有加分效果。

最後,不管是科技還傳統,都不要忘了「在地化」、 「國際化」,設計一定要「在地化」才是符合市場需求的好設計,而走向「國際化」才會受到更多矚目,成為更有潛力發展的好設計。

四、相較於過去設計大賽,只有少數得獎者受惠的情況下,光點計畫提供100個名額,讓更 多人可以享有同等鼓勵並提供平台讓他們發光發熱,您覺得這樣的改變是否能幫助到更多 想在陶瓷領域發展的設計者?以及您對於光點計畫的看法為何?

張:

以前設計大賽是垂直式的,一層層篩選培育菁英工藝設計師,讓這些人帶動、影響更多想朝這領域發展的設計師;現在的光點計畫則是水平式的,平均賦予每個人同等機會,只是不管是哪種形式,後續是否有持續輔助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有個想法,若法藍瓷有機會和國際品牌皇家哥本哈根合作 — 哥本哈根近期希望開發東方美學市場,能讓光點新秀獎選中的人才到皇家哥本哈根的工廠參觀,並與其合作開發出一系列深具東方特色的光點系列產品,讓設計師和產品有市場發展空間,並且有機會行銷全世界,或許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光點新秀獎規劃的到景德鎮園區參觀也非常好,而回歸到我剛才提的哥本哈根,若新秀獎得獎者一起和哥本哈根共同創造系列產品,例如「自在」系列,符合哥本哈根產品設計精神,也是件美事。

總而言之,不論以甚麼方法,持續性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