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人生(一)天真者、孤兒及流浪者|《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6種人格原型,認識「我是誰」,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

--

你其實已經走了很遠,讓我們停下腳步,回頭看看你曾走過的路,好嗎。

「魔法師/殉道者。」
「我是鬥士/孤兒。」
「我居然是殉道者!」

真的很開心一些朋友與我分享了他們的測驗結果。

我想,經過我的第一篇文章:人生 Online,一起登入打怪|閱讀分享《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點我看文章)的概述,加上海苔熊的精闢圖文(按這裡)之後,可以大致了解自己目被何種狀態人格能量主導,並了解每種人格能量的特性。海苔熊精闢的圖文的筆記表示書裡面提到人格的轉化會依一定的順序來進行,但提出內在英雄的原作者 Carol Pearson 則 強調每一個人發展的順序不一定是一樣的,縱使是同樣一個原型,在每個人生階段呈現出來的成熟程度也會有所不同,更可能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

沒想到原作的論點居然與這本書不同,其實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心中的回憶跑馬燈是一直在跑的,不小心開始一一細數到底經歷了哪些才走成現在的自己,這個過程挺令人感動的,不經讚嘆人生居然如此的奧妙 。建議大家可以先透過這些資訊去反思自己最近處於何種狀態(被何種能量主導),對應出自己現在的人格類型,了解類型在正面以及黑暗面的表現如何,進一步思索自己目前的困境難題,最終思索如何轉化。我想,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態、誠實面對本身的困境以及需要學習的部分這件事,會先讓你的心裡長出一點點踏實,這就想準備探險之前,明確地知道自己現在位置在地圖上的哪邊、身上擁有哪些裝備(即使很爛也沒關係,之後會升級嘛),然後去找了NPC,NPC便告訴你現在的任務是什麼,你是不是就會出現:「我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了!」然後開始想探險的興奮感了呢。

筆者我現在正由魔法師能量主導,很樂意帶你們一同檢視自己的人生歷程,我不會避開那些非常長時間灰暗且迷惘的歷程,在接續的討論中分享現在的我準備如何走向下一步轉化。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與我一起,準備一枝筆、一張紙,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

一生必經歷的六種人格原型歷程:我們生而不完整,因此踏上追求真正完整的人生旅途

轉化之始:墜落
生命起初都是從「天真的」嬰孩開始,嬰孩完全是一個野獸的存在(誤),大家應該無時無刻滿足他,而關懷而呵護必須無微不至(不然就會哭鬧對吧)。而生命可能很快的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天真的幻滅,「孤兒」的出現,一些生命可能會比較早經歷到被父母或照顧者遺棄、受暴力虐待或者被忽視,這種痛苦的歷程讓個體累績大量的怨恨及傷痛。由墜落開始,轉化便開始啟動,在轉化的過程是生命的提升或沉淪?是一直期望被救贖,還是開始面對真實?什麼時候你才離開被救贖的想像,真正地背起自己的行囊?

A.天真者—無畏的孩子生命起初總是先依附著照顧者,單純的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好人,他們開始探索外在的世界,當遇到傷害時,對於美好世界的假象破滅,於是他們認知到原來世界也是有壞人的,耽溺於美好世界而不願面對真實世界的天真者,會受內心的恐懼和負面感受驅使及支配,不斷延遲自己的成長。你要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供應和保護都有暫停或消失的一天。真實的人生充滿著各種幻滅、失望、背叛、被出賣、不誠實,人性有許多的黑暗面,請勇敢的張開眼睛去看見。

我的天真者主導時期—大三休學出外闖蕩工作以前(6年)

我的家庭背景十分單純,父母都是公務員,家境不是特別富裕,但衣食無虞絕對無庸置疑,國中時期,參與縣府附設樂團成為團內年紀最輕團員,時常接觸比自己年長的哥哥、姐姐或老師,而國中班上的同學來自各種家庭,在青春期的叛逆迷茫以及言情小說的教育之下讓我開始找尋「讓自己感到被愛」的感覺,從認識到某位男同學的家庭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家庭實在很單純,而這種「覺得自己太過於單純」的意識一直延伸到上大學工作以前,也替未來的出外闖蕩埋下伏筆,直到上大學之後休學一年,在準備國家考試的過程中,因為高中好朋友在台中念書,偶然在網路上找到了一個貌似法律顧問公司的工作後,便衝動前往闖蕩(到底哪來的勇氣),直到最近幾年,才知道當時打工的公司已經被警察抄了,因為那算是法律黃牛公司(那段台中闖蕩幾個月的時期有時間再打成一篇故事吧)。這段時間的我,完全不覺得自己可能身處各種危險,而是任由無知的自己去相信身邊的所有事物,並一直從挫折當中爬起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很多時候如果有個萬一,我就不是現在的我了(真是天真阿)。

我發現自己似乎沒有經歷過天真者的黑暗面— 想依賴著身邊的人或受保護,大概是本身個性異常獨立,而且自己的生命似乎就是一直不斷行動、一直鼓起勇氣面對不完美的世界,然後反思、接納自己的痛苦,我想,就是因為這樣,我很快地就向下一個階段轉化了。

B.孤兒:恐懼的孩子  面對生命的重大失落(孤兒原型啟動的開端:被背叛、出賣或、遺棄或忽略),產生憤怒,譴責自己、怪罪外界並放大自己所受到的背叛及傷害,若無法紓解心中的黑暗力量(埋怨、憤恨、不平),為了隔離痛苦的成癮現象:酒癮、藥癮、性癮、暴食、購物癮等。你要知道:真實的世界,因為資源有限,有著利益衝突,而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承擔存活的責任,學著去承認受傷、完整地接納自己所有面貌的存在,並以慈悲和關愛來對待自己。為了自己所渴望的事物,突破舒適圈踏出「行動」。你終究會聽見心中的聲音:別拋棄我,我需要你無條件地愛與擁抱,然後學著先擁抱自己。

我的孤兒能量主導時期 — 國中至今(孤兒的能量已經削弱很多) (14年)

雖說家庭很單純,但老實說我的父母感情並不和睦,對於性格極度敏感的自己而言,他們每次的爭執吵鬧都讓我感到十分恐懼,自己的情感完全沒有任何容身的地方,時常感受複雜但不知道如何紓解(也很不懂得表達),於是我開始透過音樂以及日記(文字),讓少年HSUN HSUN的煩惱有個抒發的管道,但只透過單方面的抒發是沒有辦法完全地排解掉那些少年時期的迷惘與疑惑的,因此在上大學之後,發現自己在學校覺得與同學格格不入、在感情上受到很大的傷害(冷暴力以及其他不好說的部份)以及自己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家人所以與他們產生衝突及疏離等等,暴食的行為開始出現,那是一段極度痛苦的過程,覺得被世界遺棄、覺得自己很醜陋(開始戴著口罩上學),此時迷惘的自己,只能透過瘋狂的塞進食物(食物成癮)、瘋狂運動(減肥)讓自己繼續保持看起來「還可以」的狀態(那時不太出現想死的念頭),雖然表面上讓自己很忙碌,也參加了很多活動,但關起門來的自己就是如此不堪,「要學會愛自己」這句話,當時的我根本無法意會。

而那段時期持續至今,在休學期間透過許多文章的陪伴(我是女人迷的早期讀者),在不斷閱讀、反思、撿拾自己的不堪,承擔自己的生命,然後不斷地向前走,在成長的路上也遇見了不少的人、事、物,心中的孤兒逐漸被看見,開始被保護,這段路真的走了很久,但我有預感今年會是孤兒能量完全轉化的一年。(其中有許多故事一樣再跟大家分享,也許可以談談感情及暴食症)

C.流浪者:孤獨的旅人出現無法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環境,總覺得格格不入,心裡出現強烈的孤獨及寂寞感。你可能在初出社會、三十而立的前後、成家立業各一段落的時候,忽然失去自己的目標,開始對於世界茫然。你要知道:這是一個歷練自我孤獨,發展完整的獨立性、個體性,統整出具有承接力、處理能力的自我,是我們重返世界、展現成熟自我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時期。其實你比任何人都更知道如何善待自己、陪伴、照顧自己,在孤獨的時刻,真實地理解自己。真正的接納自己、與自己對話,可以體會到內心真實的喜悅,當你不再假手他人來認識自己,開始對自己有充分且踏實地認同與尊重,你便有智慧及力量邁向下一步。

我的流浪者能量主導時期 — 高中至大學休學前(5年)、較弱時期工作後至今(3年)

我想是個性使然,在生命早期我便開始思考:自己來到世界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在高中及大學時期,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異常明顯,這段時期十分地迷惘,也花了許多心力尋找人生的方向,除了日常上課、考試之外,還閱讀許多書、文章,並持續書寫(同時是一種紀錄及抒發)、參加許多活動(像是 AISEC、各種講座、學校的單車環島、考職業樂團、教育機構行政工讀、張老師線上志工、考軍樂隊、轉系考試、公職補習等等),真的是拚了命的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窮盡所有時間想找到人生的方向(從來都沒好好享受過大學玩四年是什麼感覺),直到考上警察開始受訓,重心逐漸穩定,在受訓一年之後開始工作、面對更真實的人生磨練,真正經濟獨立開始生活之後,流浪者的能量才逐漸趨緩。受流浪者主導的歷程與相較於其他而言是比較短的,我想這個關鍵大概在於自己本身就是敏感並習慣反思的人,也真實地付出很多行動去探索人生,也極度誠實地面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加上很早就自己脫離家庭(意味著很早就感受到孤獨),因此花了相對比較少的時間進化,而我後來將開始警察工作至今這段時間加進去,是思考到其實直到去年底這段時間仍然是迷惘的,迷惘的範圍縮小到感情以及職涯規劃,直到去年五月跟現任男友在一起之後,才開始穩定的體會到生命的美好(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回到一開始的理論,我發現這幾種人格能量真的是彼此消長的(主導權常常換人),雖然人生的歷程有個大方向:出生到死亡,但人格能量的發展似乎真的沒有一定的順序,明白這些之後,我覺得十分有趣,因為每個人格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及任務,雖然轉化的過程充滿著汗水及淚水,但經過轉化的過程,讓我們獲得更多生命的能量,並一步步完整自我。

這是我真實人生的上半場,你呢?

我的下半場將會是:反思人生(二)鬥士、殉道者及魔法師|從《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6種人格原型,認識「我是誰」,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預計下周發佈,看到這邊的你,有沒有發覺自己其實也走了很長的一段路?或是有什麼想法想與我分享呢?我真的很歡迎你留言告訴我你的故事。

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讓你對於這本書更有興趣,請給我 1–5 個拍手!
如果你覺得想要繼續跟我一起閱讀這本書的話,請給我 6–10 個拍手!
如果你覺得透過這篇文章讓你對自己的人生有些新的想法,請給我 10 個以上的拍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