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影展的媒體宣傳實習生在幹嘛?

--

之前提到了台北電影節實習的申請經驗,接下來就來分享一些實習的內容!

我當時是在北影的媒體宣傳組實習,實習期間是4月初到7月底(每一年、每個實習組別的實習時間可能不太一樣,要看影展方的時間安排),一週基本上實習12小時(每個人每週實習的時數不一定一樣,基本上就是當初申請的時候自己填的時間,然後影展期間的班表是另外排班的)。

那麼,影展的媒體宣傳組都在幹嘛呢?其實顧名思義,就是所有跟「媒體」有關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媒宣組的工作範疇。包含影展內部的官網、社群運營,還有對外的媒體聯繫與記者會接待、新聞稿發布等。

以下將實習期間劃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實習內容的詳細說明。

  • 影展籌備期:

這個階段因為在影展開始之前,所以會需要做的事情,最主要就是讓更多人對今年的「台北電影節」產生興趣。

因此實習的內容就會包含整理影展片單、擬寫新聞稿、發想社群文案、宣傳物料的製作、網站上稿、活動側拍等。

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其他媒體相關的活動,像是影展大使和非常新人的宣傳物料拍攝、選片指南、入圍名單公布、入圍演員的專訪等,也會需要實習生支援(其實去支援通常不一定會有很重要的工作需要處理,但影展方很願意讓實習生參與大大小小的活動,在旁觀看其實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機會難得)。

因為媒宣組的實習生算是充足的,因此通常會以實習生的專長分配工作。擅長文字撰寫的,就會主要負責新聞稿和文案;擅長攝影的,就會在有活動時幫忙側拍花絮;擅長剪輯、製圖的,就會製作和處理宣傳物料。

  • 影展期間:

這個階段,就是影展舉辦的期間,基本上只有兩個星期,但是會另外排班(每個人排的班數從4個到10個的都有,影展前都會確認實習生的時間再進行排班)。

這兩個星期,媒宣組的實習生主要負責的內容就是映後座談的紀錄以及記者會的支援。

映後紀錄依實習生的專長分為負責文字的以及負責攝影的,所以通常都是倆倆搭班。負責文字的就是記錄下該場映後的重點內容,撰寫成500字左右的文章;而負責攝影的,就是側拍該場映後的現場情況。映後座談的紀錄都會發布在台北電影節的官方臉書上。

影展期間的最後一天是台北電影獎的頒獎典禮,實習的時間就是11:00到典禮結束善後完畢。當天媒宣組的實習生負責的工作包含媒體接待、核發媒體證、在新聞中心引導影人受訪和拍照的路線、記錄得獎感言等。

  • 影展結案期:

影展結束之後,媒宣組的每個實習生只會再排一天班,幫忙進行新聞監測的工作,整理與台北電影節相關的新聞。

整體而言,台北電影節並不是一個可以輕鬆摸魚的實習,尤其影展期間真的滿累的!

但是如果喜歡電影的話,這份實習真的會收穫滿滿,可以了解影展以及頒獎典禮的運作、感受影展的氛圍、看到超多電影、聽到很多厲害影人的分享等。

而且我在台北電影節實習期間遇到的人,大部分都非常暖心、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想法,真的是很棒很快樂的實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