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在留學路上 Ep.06 咬牙

2021 Fall EE/ECE/EECS PhD 美國電機博班申請

謝謝您點開文章。全文共12集,於2021/07/19–2021/07/30每日連載,敬請期待!
還在猶豫研究所要去哪,課業、比賽、申請三面夾擊下的產物,推薦信!
2020/11 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高雄國家體育場)
目錄01. 暖身
02. 拉傷
03. 參賽
04. 執著
05. 起跑
06. 咬牙
07. 冬訓
08. 補給
09. 狂奔
10. 決賽
11. 衝線
12. 啟程

前輩朋友們不斷提醒我要早點開始寫申請文件之一、SOP(Statement of Purpose中文多翻譯成讀書計畫,內含申請動機),免得寫不出來,而我都以先考完GRE再說簡單帶過。通過GRE的試煉,是該正視問題了。每次想動筆,打沒幾行又卡死,好像被附身般如影隨行 👿,知道有任務在身,而且所剩時間不多,不是不想做,但就一直卡關。想到的方法都試了,跟學長姐請教、找考古、上網找教學分享,那個專屬SOP的故事始終頑強抵抗,怎麼寫都不滿意、寫不出理想型,就是一個沒什麼進度的半成品…

此刻,國內的研究所推甄也展開了。這個時候的我,雖然為留學費了不少心思,其實依然在為接下來要去哪掙扎,掙扎的點是什麼,一言難盡,就在此簡單帶過吧…。

  1. 去台大,人往高處(❔)爬。
  2. 出國留學,趁年輕出去闖、自我實現。
  3. 留清大,這裡有太多美好、太多回憶,論環境、論朋友、論田徑,割捨都需要衝勁和勇氣 😥。

三條路都很棒,沒招了只好打拖延戰,某天終需下決定,但就不想在這個時候斷了任何一個可能…SOP擺一邊,推甄去了。鄉野傳說常言,推甄成績為上。但總不能其他文件都不管亂寫吧…還是依規定,交出盡可能像樣的自傳、讀書計劃、推薦信草稿、和輔助審查文件。

轉到田徑場上,暑假在學校的測驗800公尺曾再度跑出接近PB(個人最佳)的2'55"85(PB: 2'55"47),好似找回受傷前的狀態了 👀。這期間度過了2020/09月底的新竹市全市運動會和10月初的新北城市盃,已經進入賽季,調整找比賽感覺,為11月的全大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暖身,副項1500公尺用來熱身,專項800公尺則兩度被拒於3分外 ⛔️。似乎不是什麼好兆頭,但還沒完全調整完,還是別想太多,繼續依照課表規劃走,期待全大運再突破。

一堆事做不完時,我的原則是,第一,完成田徑訓練課表;第二,最先瀕臨絕境的優先。作業截止日要到了,升學的事顧不了,趕作業要緊。這個學期,我「只」修三門系上的選修課:通訊系統一、積體電路實驗(IClab)、生醫影像導論。共九學分,聽來想來都很少,熟料我不但招架不了、還非常吃力 😣。在課程進度跟不太上時,寫作業簡直夢魘,後面還有一堆事大排長龍,求快求效率下,變得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只求完成、不負責任的交差了事。這樣唸書到了期中期末考肯定完蛋,但分身乏術之際,也顧不了那麼多…

日子過著過著,我發現,不妙 ,距離第一個學校的申請截止日(12/1),只剩下一個多月了 😱…照慣例,請推薦人協助撰寫推薦信至少要預留一個月,雖然早已徵求到推薦人的允諾,但相關文件還沒完成…而我即將出發高雄、參加11月初的全大運…全大運期間根本不可能交出文件,只好開口請求推薦人把期限再延長幾天 😰,約定在全大運結束的週末(11/7)繳交。沒有退路了,到時一定要交!

曾經有個想像,在全大運之前完成留學申請。如此一來,就能完全沒壓力的盡情奔跑、享受比賽。但,這終究只是想像,電腦和課本不情願的隨著跑鞋和比賽服進了行李箱。

比賽期間不用上課,身心都得到喘息。全大運是我們一整年最重要的比賽,除了自己的賽程,場邊的隊友們總會瘋狂吶喊加油。在學校一起度過無數的練習,比賽當然力挺到底 💪,充當隊經(田徑隊經理、協助隊務)也不是問題!

比賽結束,自己跑得一團糟。自認為跟不上對手、跟上去會爆掉(在我們的字典裡,「爆掉」和「速列車 🚆」是同義詞,意思是全身不受控、跑不完),比賽我大多跑著自己的節奏,似乎全場就是在和自己賽跑。

極限和最佳是靠對手一起競爭出來的!

過了第一圈400公尺,我總會掉速,兩圈秒數差距幾近10秒、甚至更多。與隊上中長距離大學長聊聊檢討時,學長說800公尺本來就很難跑,或許對手間的競爭(互相傷害)是抵擋惡魔作怪的解藥 💊。當不想輸的念頭從腦海浮現,腎上腺素的刺激將一抹身心煎熬,不知不覺間跑出更好的成績。這道理我在學校測驗與隊友較勁時體驗過,也在校運會與對手比拼時經歷過。過程想來奧妙,好似進入另一個次元,痠喘苦全部自動神隱,不顧一切只管盯著前方選手的背影,興奮的想著再靠近一點。最後都在進終點時差了臨門一腳飲恨,但跑出來的成績其實不差。不過,這種進入異次元的快感,始終沒在大比賽發生。站上全大運賽場,或許是自知實力的差距,起跑前就決定依著預定速度跑,於是我又變回獨行俠,漸漸的離對手愈來愈遠、甚至輸給從前的自己…

很失望、卻也無暇難過沮喪。晚上回到飯店,切換腦袋、繼續構思著申請文件,和SOP相比,眼前更棘手的是推薦信草稿。申請國外學校每間需要三封推薦信,教戰手冊寫著 📜,務必在三封信中呈現不同面向的自己,否則就是浪費

沒有海外科研(國外研究)、也沒有實習經驗,所以三封都請系上教授協助。總共申請了十五間,萬分感謝三位教授都全包了 🙏,三封的角色分配是像是導師、專題指導老師、修課老師。

  • 導師
    不是系上安排的導師,但打從大一就有多次聊天互動,曾數次請教授協助寫獎學金申請的推薦信,申請前修過兩門課,同時在大四上學期擔任這位教授授課的課程助教 🙋,教授對於我的個性、能力、和生活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 專題指導老師
    從升大三暑假進入實驗室做專題,期間固定參與實驗室meeting、請纓投科技部大專生計畫、聯絡廠商維修實驗儀器、找國外教授討論實驗方法的可行性,主要強調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
  • 修課老師
    大三曾修過這位老師開設的兩門課。剛開始詢問時,老師認為我應該要找與我更熟識、更多互動的推薦者,但我實在找不到人選,只好向老師求救。後來將焦點放在課堂上的互動、期末project的討論 💬,強調學習態度,同時涵蓋另兩封可能不會寫到的面向。

其中專題和修課老師這兩封要求擬稿,一位老師說我先寫他再修改、另一位則保證會完全用他的文筆重新寫過。一封一頁多A4的草稿,我居然寫上快一整天,可能因為是英文吧…抓出三個大點各寫一段,盡可能把自己優點放大,輔以實例說明,更生動更有說服力。聽分享大家多覺得擬推薦信草稿是苦差事,但經教授提點,其實自己寫可以帶風向,把想要強調的點寫深刻一點,要是推薦人覺得太誇張會修改,但要是太客氣推薦人就很難改得強烈了。

儘管剛結束全大運的我,回學校得面對待補的缺課和作業 😧,這時千萬要挺住啊!兩封草稿在11/7和隔週11/14連同手邊正在修改的文件分別寄給兩位教授。不認為第一次寄出的草稿就能符合教授們的期待,我同時請求個別meeting,討論草稿內容。經過教授們的指導,煥然一新的兩封推薦信草稿二版在11/18完成 ✨,推薦函的邀請連結也一一從系統寄出。

作者的話
輕鬆文章伴您過週末😃,感謝支持
下集預告
比賽跑糟了不要緊,緊接著的冬訓,希望將重新點燃,再前行!

謝謝您讀到這裡,下集明天(2021/07/25)見刊。

文章比較像心情寫真,如果有什麼建議、好奇想問的、或觀後感,歡迎在FB、IG、LINE私訊或留言與我分享,或寄信到 gigisport123@gmail.com,感謝~明天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