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21世紀的21堂課 [第一部- 科技挑戰]

G L
3 min readAug 16, 2019

--

21世紀的21堂課- 第一部 科技挑戰

*書名: 21世紀的21堂課**

最近看了這本書後對最近火到不行的中美貿易戰、5G科技戰、AI產業….等,從經貿、政治至宗教議題有了更多的理解與有趣的想法想分享。

本書作者哈拉瑞以犀利獨特的角度,解讀現階段21世紀的我們即將面臨什麼問題。裏頭拋出的議題與想法值得我們省思!

{第一部- 科技挑戰}

START: 作者強調過去西元1990年、在冷戰結束後各國開始提倡自由主義,到美國川普先生上任前(大概小布希與歐巴馬時代),人們相信繼續讓政治經濟自由化、全球化,我們將得持續幸福繁榮下去。

近年各項挑戰使人們開始質疑其帶來的美好價值,所謂的自由是真自由? 或被一群擁有權力的人操控? 又或者將來所有事情將被機器人取代呢? 同時各國也開始從自由趨向保護自己國家優先,例如美國總統川普先生提高關稅、增設美墨邊界、限制移民、保護美國資通訊產業;英國也忙著脫歐想要自立自強,但未來不是急著鎖國就好,仍有更嚴重的事情需要嚴正以對- 科技衝擊、生態危機和氣候變遷等問題。

首先蹦出一個很有爭議性的問題- AI

  1. 工作 可能現在無法辦法想像未來AI會如何在我們的日常中體現,但隨著AI幫助我們判斷一些重要決策外,其實也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預測未來,AI會取代一些專業(Ex: 服務業、工業、甚至醫生和律師),汲取眾家智慧於一身,可在人們還再判斷一件事之前就已經跑好思路、並以更中立精確的方式提供分析(Ex: 2017 AlphaZero首次擊敗棋王)。文內提到AI可以依據我們點擊的次數來量身打造屬於我們的音樂、周遭環境`.所以到時候AI會搶走我們的飯碗? 還是我們會與AI合作共創美好未來呢?
  2. 自由 過去我們投票或是決策大多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基於感性加理性的訴諸下決定(Ex: 高雄韓先生的當選);AI是用數據分析,不參雜感性的狀態下以中立的態度分析最有利的結果。反觀如果以後真相都由Google決定,是否我們的思考判斷能力會降低? (Ex: 以前很會認路,現在必須要靠Google map才能解決) AI紅綠燈可隨時偵測人類是否違規、當體溫升高眼球轉動可能被判斷犯罪嫌疑,這樣的生活是我們所要的真自由嗎?(或者其實我們將會被時時刻刻受到監視?) 另外是否AI比我們還會分析掌控感受、而讓我們懶得自我探索呢?
  3. 平等 當AI蒐集了我們的喜好、了解我們後,是否誰掌握的資料多、誰就會更能利用AI煽動我們的情緒呢? 淪為商業用途? 或是政府將資料國有化、我們不再有個人隱私呢? 另外據說2016年川普先生之所以當選、其中很大原因是聘請大數據分析團隊- 劍橋分析,協助分析搖擺州的分布並投入更多廣告在其身上,才會讓搖擺州民的票數逐倒戈投給川普先生。所以是否誰傭有更多數據、誰就能越掌控選民的感受呢?

以上為第一部科技帶來的美好與隱憂,閱讀的過程中偶有的衝擊碰撞讓我思考: AI初衷是帶來便利與幸福,我想...應該在AI逐漸發展的過程中與之共存,了解這個新興產業,一起學習成長、落實[終身學習],另外需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判斷性思考和創造力,將AI視為夥伴、而非敵人。

第二部待續。

--

--

G L

👩🏻‍💻只是個想把腦中思考事物記錄下來的女子,純粹分享生活、聊聊內心想法的平台 📍連結的網址https://www.instagram.com/powergigi_/?hl=en 有比較完整的見解,有興趣可以點開看看 👉🏻如果有想法、歡迎與我討論! 🈲發言純屬個人言論立場,恕不接受惡意言語評論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