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性別落差報告》:世界經濟論壇怎麼看全球性別趨勢?

國際性別
May 4, 2023

連翊/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碩士生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性別落差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2 ,下稱《報告》) 從2006年發行第一版,是時間跨度最長、涵蓋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別指標之一。去年發行的《報告》共涵蓋146個國家,其中有102個國家的資料從初版以來都不曾間斷,提供了豐富的分析材料。

性別落差(gender gap)是《報告》最重要的分析概念,用來表示女性與男性在特定指標的統計差距,及以當前弭平落差的速度來推算,仍需多少時間才能達到100%的性別平等 (gender parity)。

《報告》蒐集、分析與呈現的架構區分為四個性別面向:經濟參與及機會、教育成就、健康與存活、政治賦權。《報告》第二部分則進一步融合上述四個支柱,提出性別與經濟的九個迫切議題,亟需未來數年更多資源投入來減緩疫情與區域衝突為性別平等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下文摘譯《報告》第一章「衡量性別落差」,輔以圖表和簡明的文字來呈現報告內容。

2022年全球性別落差圖像

總體來說, 2022年的全球性別落差指數為68.1%,即在本報告採計的經濟、教育、健康與政治指標之中,女性與男性之間有31.9%的落差。從2006年到2022的平均速率推算,仍須132年的時間才能達到100%的性別平等。

從2021年到2022年,性別間的落差略有減少,從32.1%下降到31.9%,消除了0.2%的性別落差。然而,這個成果並非意味著所有國家都有微幅的進步:145個國家之中,有58個在過去一年擴大了性別落差,且有12個擴大的幅度超過一個百分點。

中間深色線為全球整體性別落差的歷年變化。2006年初版性別落差指數為64.3%(0.643),至2022年性別落差指數為68.1%(0.681),16年來,成功消除的落差約為3.8%,以此速率推算,達到100%性別平等所需時間為132年。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從國家排名來看,冰島從2010年以來就穩坐冠軍,2022年僅剩下9.2%的性別落差,而其他北歐國家(芬蘭排名第2、挪威第3、瑞典第5)也都進入前五名。第四名為紐西蘭,六到十名依序為盧安達、尼加拉瓜、納米比亞、愛爾蘭、德國。2022年表現最不好的國家則是阿富汗,也是唯一性別落差超過50%的國家。

前十名與後五名國家。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從四大支柱來看,「教育成就」和「健康與存活」是表現最好的指標,僅存約5%的性別落差,依目前速度推測,僅需22年便可達到教育方面的平等。「經濟參與及機會」則仍存在約40%的落差,距離平等仍需151年;而表現最差的指標則是「政治賦權」,仍有78%的性別落差存在,也是唯一一個仍有國家(萬那杜共和國)掛零的指標。

全球與四大支柱的分佈情形,可見表現較好的「教育」與「健康」兩項指標,國家之間的表現差距
較小;而「經濟」與「政治」指標,國家之間的差異程度較高。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從區域來看,北美與歐洲領先較多,已經消除約76%的性別落差。而我們所在的「東亞與太平洋」區域,平均分數為69%,仍存在31%的性別落差。而南亞則是分數最低的區域,仍存在約40%的性別落差。

進一步看「東亞與太平洋」區域的表現:該區在「經濟參與」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北美;但「政治賦權」則是第二低,僅優於中亞。而被劃設到東亞與太平洋區域的19個國家之中,排名最好的是:紐西蘭(84.1%)、菲律賓(78.3%)、澳洲(73.8%);表現最差的國家則是斐濟(67.6%)、萬那杜(67.0%)與日本(65.0%)。

本報告將全球劃分為七大區域,臺灣所在的東亞與太平洋區域,在經濟參與有較好的表現,在政治賦權方面卻是倒數第二。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透過本次全球性別落差調查,世界經濟論壇還從經濟參與及機會、教育成就、健康與存活,以及政治賦權等四個面向分析全球歷經疫情的性別趨勢,提出九項「勞動力市場的性別落差」作為未來數年最迫切的性別落差議題 ,並進一步與LinkedIn、Coursera、WTW與Hologic合作,開發職涯、教育、經濟風險及健康等領域的指標,更深入了解這些可預見的挑戰。

經濟參與及機會

疫情對全球經濟與勞動市場造成極大的衝擊,各個行業受到的衝擊並不均等,其中,服務業與旅遊業是受到最大衝擊的產業,而這也是女性從業者較多的產業。從數據來看,2020年第二季是勞動力工時損失(working hours lost)最多的區間,男性的工時損失為18.8%,女性則是18.1%,在那之後工作者逐漸回到工作崗位,工時恢復到近疫情前的水準。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然而,在勞動力市場復甦的過程中,女性勞工工時恢復的速度較男性更慢,女性失業率也維持較高,最終導致勞動力參與率的性別落差惡化到2006年以前的水準。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從區域的歷時性資料來看,自2006年以來,各區域勞動力參與率的性別平等程度有很大的分歧,不同時間點的全球危機事件也對勞動力參與率造成波動。COVID-19疫情自2020年爆發以來,多數地區勞動力參與率的性別平等程度都呈現下降的趨勢。引人注意的是,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曲線,相較其他地區,在疫情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波動。

由於疫情造成學校與照顧機構關閉,家庭照顧責任不成比例地落在女性的身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0年的資料顯示,擁有六歲以下子女的家長之中,女性平均花費六成以上的時間在照顧工作上,而男性僅兩成多,兩性之間花在照顧工作的時間有極大的落差。

創立企業方面,性別數據呈現有趣的趨勢。根據職涯社群平臺領英(LinkedIn)針對22個國家所搜集的密集資料,女性創業者人數的成長幅度自2016年以來就穩定地較男性為大,疫情期間因為勞動力市場萎縮的緣故,更出現許多女性一人企業,以自僱的方式維持生計。此外,不只是迫於生計的女性創業者,以女性為首的獨角獸企業(unicorn companies)數量從2020年的18家到2021年的83家,成長了將近4倍。然而,這些企業僅獲得總投資金額的2%,顯示女性為首的企業獲得資金的能力較低,背後可能有多重性別因素作祟。

女性與男性的創業者成長幅度曲線圖(此圖是性別內部的 趨勢,而非性別之間的比較)。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除了女性創業者持續成長,在企業中擔任領導職位的女性也有小幅增加。性別落差調查中,女性位居高階或領導職位的比例,在2022年來到42.7%,是該項目有史以來最高的。而領英的資料也顯示,獲聘為高階或領導職位者,女性比例從2016年的33.3%成長到2022年的36.9%,似未因為疫情而受到負面影響。

若區分產業別,在非政府組織、教育、個人服務與福祉、健康與照顧服務等產業,有最高比例的女性位於高階或領導職位;最低比例的產業則包括:基礎建設業、製造業,以及能源產業。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不過,如果以產業內的成長趨勢來看,女性位居領導職比例較低的產業,如科技業、製造業、能源產業、供應鏈與運輸業……在過去幾年有較高的女性主管成長率,顯示出性別倡議對於提升女性在男性為主產業中的地位是有幫助的。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收入與財富積累方面,由於同工不同酬以及職業性別區隔等因素,女性與男性在退休時所累積的財富有著很大的落差:基層工作者是11%,在專業和技術職中則上升到31%,而高階與管理職之中更擴大到38%的財富落差。
在各國財富積累的性別落差方面,《報告》區分為「需照顧兒童」、「平均」,以及「無生活事件」三種情況統計。即便在沒有照顧責任的情況下,女性的財富積累仍不及男性,無一例外。只有在南韓、西班牙、奧地利、日本、臺灣、挪威、以色列和丹麥等少數國家,女性所積累的財富約有男性的八成,在情況最堪憂的國家中,女性所積累的財富約只有男性的六成;而在加入照顧責任之後,男性與女性所積累的財富差距又進一步擴大。

教育成就:高等教育、終身學習與技職偏好的性別落差

在高等教育與技職偏好的面向,過去五年,女性註冊與獲得高等教育學歷的比率每年都在升高,但女性與男性所選擇的科系存在明顯的區隔,女性在STEM領域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

疫情加速了數位化的進程,過去三年,遠距教學與線上課程已相當普及。根據線上課程平台Coursera的統計資料,女性參與線上學習的比例有顯著的提升。

從2019年「工程、製造與建設」領域的數據來看,相較於傳統的高等教育,Coursera上相關課程的註冊者性別比例較為平均,奧地利的統計數據甚至呈現出100%的性別均等。然而,歷時性資料顯示,疫情之後教育領域在oursera上的性別落差又有擴大趨勢,原先呈現100%性別均等的奧地利,女性降至不足七成,僅少數國家(如:日本、拉脫維亞、希臘、沙烏地阿拉伯)在2019到2021年期間,在Coursera上註冊「工程、製造與建設」相關課程的性別落差有縮小趨勢。

另一方面,2019年在「資通訊科技」領域,相較於傳統的高等教育,大多數國家同樣是在Coursera上有較平均的性別比例。然而,在女性參與「資通訊科技」領域比例最高的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則呈現出傳統高等教育較Coursera上的性別落差來得小。而「資通訊科技」領域的歷時性資料與「工程、製造與建設」有很大落差。2019年到2021年,多數國家在Coursera上註冊「資通訊科技」的性別落差逐漸消弭,僅少數國家(如:芬蘭、加拿大、巴西、智利)的性別落差呈現擴大趨勢。

除了專業領域的性別隔離,Coursera也從女性與男性所選擇的終身學習項目來分析性別落差,使用者選擇的技能中,女性占比最低的前三項分別是:科技運用與監控、科技與程式設計、數學思維。

健康與存活:壓力水平的性別落差

自1990年至2019年,從全球尺度來看,心理疾病、焦慮症與憂鬱症的患病率有升高的趨勢,其中,女性患病率升高的速度又比男性來得快,尤其是對15–19歲的女孩有更不利的影響。

女性健康醫療公司Hologic調查了全球116個國家男性與女性的負面情緒如:壓力、難過、擔憂、憤怒等,並進行性別分析,其結果如下圖。從2020年到2021年,女性(不論何種受僱狀態)的壓力盛行率都升高了,而男性則呈現降低的趨勢;僅有「尋求全職工作的兼職工作者」這個受僱狀態,女性的壓力程度下降,而男性升高。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政治賦權:政治代表性的性別落差

雖然女性政治參與的資料變動不居,仍有一些比較可靠的統計數據可以反映出長期的女性參政趨勢。例如,從2006年到2022年,全球擔任部長級職位的女性從9.9%提升到16.1%;全球平均的女性議員比例也從14.9%提升到22.9%。

總的來說,過去五年全球女性領導人的比例約落在20%上下,其中「歐洲」、「東亞與太平洋」、「非洲──撒哈拉以南」等區域擁有最高比例的女性國家領導者。值得注意的是,「南亞」與「中東與北非」兩個地區在1970年代,世界各地女性領導人仍相當稀少的年代便已經出現女性領導者;而北美在過去五十年至今僅有一位女性國家領導人──加拿大的金.坎貝爾總理。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從性別落差的角度出發,《全球性別落差報告》以四個面向帶給我們直觀的性別圖像。在經濟方面,全球女性持續受到疫情影響,必須加快復甦的腳步,在後疫情時代投資女性就業者與創業家;而教育方面的領域區隔仍然持續存在,線上學習平台的普及或許能夠降低女性接觸STEM領域的門檻。在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的今日,女性的經濟與照顧壓力已是不容忽視的課題;而在政治賦權方面,或許必須加入生理性別以外的指標,才能更清楚未來的趨勢與動向。

--

--

國際性別

國際組織性別議題、各國政策研析與特色人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