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P 策略顧問:方法與實務

郭又瑜(Yuyu Kuo)
6 min readSep 15, 2018

--

✍ W1_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 Consultant

前言

寫這系列文章有兩個目的:第一,逼自己能燃燒生命式地學習。透過寫作,幫助自己歸納每堂課的 Takeaways。第二,分享給需要的人。我很幸運地被選入這門課,也相信自己有使命把學習心得分享給更多人,背後的原因在內文會詳細說明。

這篇文章適合:

1. 想修課但很可惜沒有入選的同學

2. 有志於學習策略顧問工作方法的學生/上班族

3. 正在修課或已修過的同學和學長姐

閱讀重點:

1.策略顧問也常犯的地雷?

2. 策略顧問業新趨勢?

3. 策略顧問的核心特質?

※ 文章的重點會著重在 google 不到的上課互動/細節,如果有些地方看不太懂可能先 google 一下會更容易理解!

圖片來源:Pixabay

Why:為什麼開設這堂課?

這堂課由 BCG 合夥人暨董事總經理 JT 和台大國企系李吉仁教授合開,主要由 JT 親自授課,不定期會有顧問共同參與,例如第一週是 BCG 董事經理 Jimmy 和專案負責人 Johnny。BCG 開設這門課有三個目的:

1. Social Impact

2. Recruitment

3. Marketing

我想特別 highlight 出 「Social Impact,JT 提到過去 BCG 也有為非營利組織做公益性質的專案,不過後來發現進入校園能發揮更大、更深遠的影響力,我個人滿認同也感謝這個決定。

但反過來看,上這堂課的背後,某方面來說等於讓一些非營利組織失去被頂級顧問公司輔導的機會,間接讓成千上萬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議題失去資源,如果我不努力,浪費的是這些人的資源與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有種使命感,希望能極大化顧問們投資這些時間的價值。

What:什麼是「策略顧問」?

「策略」可以拆解成三個層面:

1.現狀分析

2.未來目標

3.達成目標的手段

舉例來說,課堂中被問道:「為什麼考台大?」,我當下的回答是:

「讓阿嬤開心!因為我阿嬤很喜歡去菜市場和鄰居聊天,所以我希望能考上台大,讓她能很驕傲地說孫子讀台大,這樣她會很開心!」

然而,這時 Johnny 提醒我們一個常見而致命的錯誤,就是忽略「1.分析現狀」,因為可能阿嬤「現在」已經很開心,因為我已經考上建中了(BTW,我沒考上建中嗚嗚),所以我的手段不一定是考上台大,考上台大也不一定能讓阿嬤開心。希望這個簡單的例子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1.分析現狀」的重要,並進一步練習把這個思維套用到企業管理、職涯發展、甚至交男女朋友上!

「顧問」是企業的醫生,或許已經是老生常談,但顛覆很多人想像的是,事實上整個顧問產業正在面臨轉型中,轉型的層面有兩點:

第一,服務多角化。過去如四大、IBM、Accenture 等是偏向 Outsourcing 和 Operation 的顧問,而 MBB 是偏向 Strategy 的顧問。然而,目前彼此都在拓展新的服務,如四大也朝 Strategy 拓展、BCG 近年發展 Enablement 和Transformation 的顧問服務。

第二,數位科技應用。隨工業 4.0 的發展,BCG 開展許多新科技研發與創新應用,例如 BCG’s Innovation CenterBCG Digital Ventures。在這以前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完全不會把傳統的「策略顧問」和「智慧工廠」的畫面連結在一起,但事實上BCG在全球已經有超過20個這樣的實驗所,且數量正蓬勃擴增中。

BCG’s Innovation Center for Operations — Diving into Industry 4.0

How:如何成為策略顧問?

不知道大家覺得在一群菁英中,「表現好」的定義為何?老師認為,這堂課拿高的訣竅就是提出有「Insight」的想法:

Insight(洞察力)= Specific + Nobody knows

如果只 Specific,但客戶都已經知道了,那你這個顧問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提出客戶不知道的事,但不 Specific,那也沒有用,顧問最忌諱的就是給 Generic 的建議,例如建議新創團隊「利用大數據分析,做社群行銷」、建議夜市攤販「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記帳問題」,乍聽之下覺得講得真有道理,但回家睡一覺後會發現不知道「落地」的做法是什麼?這就不是具有Insight的策略建議。

至於如何變得有 Insight,首先要懂得問 Smart Question,老師與同學一致認為 1.不要問 Google 得到的問題 2.帶著答案問問題。至於如何更進一步變得有 Insight,我相信在接下來的課程會詳談,就敬請及待吧!

而更上一層談策略顧問的特質,包括

1. Curiosity

2. Path finding

3. Leadership

4. Impact

特別被 highlight 的是 Curiosity(好奇心)和 Leadership(領導力)。先談 1. Curiosity,上課時,Johnny 一上台便舉起自己的手機,鏗鏘有力地問:

「有誰和我們一樣,在聽完客戶的簡報後,馬上下載客戶的 App 來操作看看?這就是 BCG 要找的人!」

當下除了懊悔沒拿出手機來滑外,我認為這其實又扣回到 「What」 部分提到的顧問業趨勢:由於科技日新月異,顧問業即使有再多聰明絕頂、跨領域的專家,仍趕不上科技變化的速度,而唯有「好奇心」驅動顧問不斷學習、體驗,才能在短時間內 ”Get Hands Dirty”,並挖掘出客戶沒有想到的Insight。

再來談 3. Leadership,當下我的答案是「能讓身旁的人都樂意為你做事。」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過去在 180DC 的環境十分 peaceful 導致我有這個認知。但事後發現我的邏輯站不太住腳,因為一個很 Bossy 的主管可能會讓夥伴上班壓力大、不開心,但卻讓部門績效好、公司賺錢,這也是一種 Leadership的展現。

最後,Johnny 總結他定義的 Leadership 是有堅定的「信念(Faith)」,這個「信念」能協助領導者發展出一套「準則」,例如凡事以數字和邏輯來討論,如此一來能讓夥伴用統一的標準面對問題,更避免被客戶牽著鼻子走!

當然,不是擁有這兩個特質就能進 BCG,當然還是要勤練邏輯、case interview,但我想這邊強調的重點還是:從過往的學經歷、家庭背景挖掘自己的信念,且對所有事情都先問自己「真的嗎?」、「為什麼?」。

以上是這週上課重點節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希望這學期能穩定地產出文章囉!

Takeaways

1. 策略顧問也常犯的錯誤:缺乏分析現況

2. 顧問業新趨勢:服務多角化且注重數位科技應用(這也代表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提高)

3. 策略顧問的核心特質:有著好奇心和一套堅定的信念

※ 課堂中有簡報,但為了避免法律議題,文章基本上會以純文字呈現。

※ 上課中顧問們也舉了許多例子來闡述他們的論點,但因為篇幅的關係,很多部分只呈現老師和顧問們的「論點」而已,對「例子」有興趣的話歡迎留言討論。

--

--

郭又瑜(Yuyu Ku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Bio-Industry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Love dinosaurs and sharks | b04610036@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