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香港沒有林懷民

gumgum
5 min readApr 28, 2017
港大沙龍:林懷民與龍應台 20160426

昨晚有幸去了聽林懷民與龍應台對談。大師去年車禍碎了腿骨,把沙龍推遲了兩個月,還未復元,卻仍決定來港一天,教人動容。

我不是林懷民或雲門舞集的粉絲,對雲門最深刻的印象是這個世界級的藝團,在921大地震之後透過藝術去幫助重建社區。林在對談中亦多次強調,他的「初衷」不是藝術而是社會。當龍問到林關於雲門舞者要親身體驗下田收割,以準備他們在池上藝術節的稻田間表演時,我終於有個模糊的頓悟:我們有很多出色的大師級藝術家,但為甚麼就沒有林懷民?

雲門其中一個最大特色,是它與鄉土和社區難以割捨的關係。雖然舞蹈是那樣抽象的語言,但雲門的作品並不離地,舞者更不時要走進社區、雙腳沾泥,邊感受生活邊創作。它更重視戶外演出,為平民提供近距離的藝術娛樂。席間播放的短片中訪問了一個平時不穿鞋的老粗大叔,為了觀賞表演,會特意跑去買對新鞋,之後還對演出讚不絕口。

在香港,專業藝團「落區」演出、做教育工作,不是沒有,但多是短暫而零碎,觀眾與表演者和藝術之間很難建立關係;而演出亦極少會走出文娛中心那道薄薄的玻璃門。不過,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這種 audience building 背後的心態。總結我過去作為藝術行政人員和區議會文化委員會主席的經驗,這些社區演出背後都有一種假設和期望,就是當觀眾被育成後,她「最終」是會自己買票進場、他「最終」就不會再穿短褲和人字拖進入劇院、他們「最終」會學曉不在樂章之間拍手、我們「最終」會成為一群有文化素養的人。

Frantz Fanon 所提出的 “cultural estrangement”,或可解釋到這種「最終主義」,以及為何香港出不了一個林懷民、出不了一個雲門舞集。Fanon的原文是這樣寫的: “When we consider the effort made to carry out the cultural estrangement so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lonial epoch, we realise that nothing has been left to chance and that the total result looked for by colonial domination was indeed to convince the natives that colonialism came to lighten their darkness.” 用平民的語言,就是說:殖民地推行文化疏離政策,就係為咗要令被殖民者相信殖民者嘅文化優越性。甚麼是文化疏離政策?就是令你覺得自己無文化,或自身的文化不值一提,從而遠離之;而同時又以殖民者的文化為「最終」要達到的標準。

我想到最好的例子,是廣東大戲。曾有粵劇界旳朋友給我解釋粵劇「衣箱」巧妙而實用的設計,以及它在劇團「下鄉」演出時的作用。很明顯,傳統粵劇某程度是一個 mobile…

--

--

gumgum

跨界文化運動者及社運唱作歌手。曾任區議員、電台主持、婦運幹事、雜誌編輯、藝術行政。當下身體力行實踐社會創新、營運合作社;職事社創項目統籌、性別/文化研究飄流老師;及為防腦退化努力學習韓語。明明志願是當小說家,結果寫了歌曲、文評、自傳和學術論文。決定要趁「登六」之前啟動實踐夢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