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宗教建築(一):前導

歷史與分區

MekGuffin
2 min readApr 11, 2018

前言

目前在網路上還沒看到比較完整的中文泰國宗教建築介紹,所以想說試著打一篇,順便算是為自己這兩個多月的調查做整理。

因為我們時常看西方教堂跟中國、日本的建築,大部分的人(包括我)一來到泰國看寺廟,其實不太清楚要看什麼XD,只會覺得怎麼一堆塔,然後都沒有內部空間,然後就算進到寺內,每間其實空間都大同小異。

雖然我目前做的調查還不能回答這件事,但是對基本的建築形式理解,至少不會在廟內像無頭魍魅一樣拍拍水照。

但討論建築之前還是要對過去發展脈絡弄清楚,這篇關於歷史地理的基本知識不太準確的地方就多多包涵 囧

地理分區

基本上要先將泰國分為五個區域,各個區域有不同風格及受到不同鄰國的影響:北部、中部、中心部、東北部、南部

北部:清邁附近地區,為「蘭納王國」的中心,影響範圍擴及中國雲南與附近的寮國、緬甸

中部:素可泰地區,為「素可泰王國」的中心,是奠定泰國文化的基礎,創造泰文

中心部:曼谷、大城附近地區,為曼谷/查克里王朝、吞武里王朝、阿玉陀耶王朝的範圍,是將所謂的「泰式」定調

東北部:所謂的「伊桑地區」,南邊曾經是「高棉王國 (Khmer)」的勢力範圍,著名的吳哥窟就是高棉式建築;北邊則跟寮國有很深的親緣關係。

南部:馬來半島地區,受到馬來文化與印尼爪哇文化影響。

簡史

曼谷玉佛寺的玉米塔

高棉帝國是柬埔寨最強盛的代表,9–12世紀是最繁盛的時期,對泰國建築形式影響至深。現在常常在泰國看到的「玉米塔」就是從高棉建築發展而來的。(玉米塔是我自己取的)

一脈相承的泰國文化始於13世紀的素可泰,並一路往南,經過阿玉陀耶(大城)與短暫的吞武里王朝,然後到達目前在曼谷地區的查克里王朝。

蘭納王國是個獨立的統一王國,擁有自己的文字「老傣文」,與素可泰、阿玉陀耶同時並進,直到19世紀末才被暹羅吞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