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 人物誌 — 林思翰
Midjourney 台灣社群創辦人和故事的背後
大約一個月前,林思翰臉書上的一則貼文引發設計圈的轟動;幾天後,Midjourney 台灣社群成立,到現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社群。
Midjourney 是目前世界上社群成長最快的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工具,為不同背景的使用者打開藝術再創作的大門。
隨著社群壯大,我們更常先認識到的是作品而非創作者本身和他/她背後的故事。於是,繼 上一篇的 Midjourney 指南 之後,這次我希望透過採訪這位社群創辦人,將社群背後的故事搬到舞台上,也讓大家從 Midjourney 創作者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位重量級的導演、動態設計師。
本文以訪談對話的形式構成,分成四個部分,涵蓋創作者故事、台灣社群、原創議題、未來展望等。
「現在就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不可能再蓋回去。」— — 林思翰
▍關於林思翰
谷汩文化 Group.G 導演,同時也是台灣 Midjourney 社群創辦人。在動態設計領域深耕多年,曾為 ASUS、Acer、Samsung、Disney Taiwan、BVLGARI、Porsche、中國信託、英雄聯盟、金曲獎 25、世大運、TEDxTaipei、Cytus 等客戶服務。也曾受邀到 Adobe 與 Apple 擔任講師,橫跨教育與活動等多個領域,期望用設計推動社會進步。
(歡迎加入社群:Midjourney AI 台灣社群擴展計劃)
▍創作者故事
當初想採訪思翰是因爲從剛加入社團時,就一直看到你努力經營整個社群,很打動我,就希望有機會能多暸解背後的故事。
(以下用問答的方式呈現採訪,項目符號為思翰的回答)
📌 想知道當初是什麼樣的契機下,讓你開始使用 Midjourney?
- 最早是在 WeChat 上看到一個朋友分享使用 Midjourney 的作品和心得,當下就對它的視覺效果感到震撼。在那之前我有用過 Disco Diffusion (DD),那時候覺得這套工具入門門檻高、生成時間長、藝術風格侷限、成果也比較有 AI 感。而 Midjourney 的出現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碾壓上一代的新工具,幾乎改善了所有 DD 的缺點,於是我就開始想要投入這個領域。
- 不過那時候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完善的社群,我只能從官網慢慢排申請。在我寫了兩次信給官網都石沉大海的一個月後,偶然從臉書上看到朋友 Ruby 的 Midjourney 創作,藉此拿到邀請碼,正式進入 Midjourney 的世界。
- 生成人生第一張圖後我心想:「這就是我要的東西」
📌 作為一個導演和動態設計師,從開始使用 Midjourney 到現在經歷什麼樣的探索歷程?
- 從第一天開始用之後,我就對 Midjourney 成癮,完全停不下來。接著就是一系列的瘋狂測試、發邀請碼、經營社群、處理突發狀況,一切都是爆炸性的發生 — — 不過現在想起來也才不到一個月而已。
- 在學習這套工具時,我發現Midjourney 比起其他AI工具真的很不同。像是最有名的Disco Diffusion 需要一點寫程式基礎才能看懂,初學門檻比較高,要產出一個效果好的作品也需要很長時間練習。另一方面, Midjourney 提供一個交流平台,讓創造者不用再閉門造車,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速進步,專注在創意本身。我認為這就是它的迷人之處,也是它的社群成長如此之快的原因。
📌 使用 Midjourney 對目前的工作或創作觀點有什麼樣的影響?
- 我把這個問題的框架再拉大一點,不限於 Midjourney,而是涵蓋整個創作技術的範疇。
- 我從以前就在思考:如果我現在學的技術有一天能輕易被新科技取代、複製的時候,創作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是創意、溝通和故事性,這代表的是人類在面對 AI 這樣的科技時,能夠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另一方面,我一直認為藝術或設計圈終究會出現一個遠超我們過去想像的人工智慧軟體,就像 AlphaGo 的出現打敗了圍棋。這導致我在工作上為此做出了不少改變。而的確很幸運地,當 Midjourney 出現的時候,我也已做好準備。
- 從另一個角度想,透過 AI 生成圖像其實和我們業界在使用素材、模板時很像。一樣是根據特定的原材料進行創作,只有使用多與少、應用好與不好的差異。Midjourney 最突破性的發展就是他縮短了創作時間和精力,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創作的 Workflow。
📌 作為 Midjourney 創作者,有沒有一套創作哲學或脈絡?
- 我先從我平常的創作聊起。如果在我的個人網站上瀏覽,你會比較難從我的作品裡找到一個固定的框架。很多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例如實拍、2D、3D、Stop Motion……等,各有各的堅持。但我認為創作是服務於創意,媒材只是工具,所以我不希望自己被風格定型。而我認為我在使用 Midjourney 創作時也是保持這樣的心態,多方嘗試,所以倒沒有一個特定的脈絡。
📌 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什麼?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 我最喜歡的是那張五月中製作的十二生肖(也就是文章開頭的封面圖)。那時候大家對 AI 創作的想像還停留在 DD 的階段,但那張圖突破了大家的認知,展示了新的可能性。當時是出差在高鐵上用手機生成的,回家再用電腦把幾張圖組合起來。如果沒有和大家說,大家可能還會認為這是某個學生的畢製作品。這是大家最先廣泛認識我的起點,讓我開始想把這樣撼動人心的技術分享出去,間接促使我構思發起台灣社群的想法。
▍世界最大的非官方社群
📌 當初創辦台灣社群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 其實也有人問過我為什麼那麼積極分享 Midjourney?畢竟如果越少人知道,越有可能讓自己取得接案上的優勢。但我那時就在想,當外國的創作者早就知道這套工具,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我們在台灣一個月的工作量的時候,我不希望本土創作者因此落後。我比較期待的是,透過廣泛的討論,讓我們一起搭上這波浪潮。於是就有了現在看到的 Midjourney AI 台灣社群。
- 當初那篇十二生肖的貼文剛發出時,短短幾天就累積了兩千多次分享,其中很多都是設計動畫圈的人在轉發和留言互動。這些人後來變成第一批的社團成員,再從這些人擴散到其他藝術、設計圈,讓社團短期內飛速成長。這些早期成員也正是 Midjourney 的主要受眾,我認為這促使了社群產生很多豐富的交流。
📌 社群經營到現在,有發生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 剛成立的時候,每天都有事情發生。像是協調在 Midjourney AI 社團上拿邀請碼沒有還的事件,或是處理社團上的課程宣傳、其他社群的導流和廣告垃圾文。我自己平時工作也很忙,下班常常還要為這些搞得自己焦頭爛額。我其實不介意大家導流到自己社群或帳號。我認為大家眼睛是雪亮的;社群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觀眾會自己選擇好的東西,淘汰他們認為不適合的部分。
- 我目前還沒有制定版規。因為社群才成立一個月,還在初期的野蠻生長階段,大家可能對於規則還沒有共識。等生長到一個程度,比較穩定之後,再來討論怎麼訂規則這件事。至於板上的言論,我也是希望保留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大家可以互相討論。刪除不好的言論,只是讓大家看不見,但並沒有解決問題;不如保留這些意見,讓不同的人有機會看見他人的想法,並與之交流。就像伏爾泰說過的:「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我覺得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如果真的有很極端的案例,臉書也有自己的檢舉或阻擋機制,可以維持最基礎的標準底線。
▍作品的原創性
之前在思翰的 Medium 上面看到你有對原創議題著墨,以動態設計師的角度探討模板的問題。那當像是 Midjourney 這樣的工具出現後,並沒有所謂的模板或素材卻還是可以取巧的「參考」他人的創意。
📌 對此,你覺得可以怎麼重新定義原創和抄襲的界線?或者這是可以被定義的嗎?
- 我認為這很難被定義。在 Midjourney 出現以前大家就已經沒辦法清楚的劃清這樣的界線。原創、致敬、抄襲、參考這些都很難界定。有藝術家講過,這世界上幾乎沒有原創的作品,大家都是承襲過去的人的美感、價值觀,經過個人的轉化之後,才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故事 — — 仔細想想,這和 Midjourney 演算法做的事情很像。
- 我們在討論這個議題時,可以參考一些現有做法。像是在繪圖圈裡,要判定有沒有法律上的抄襲疑慮,就是把兩張圖疊在一起;如果相似度高達一定比例,才算是抄襲。相對來說,Midjourney 可能連用這種方法判別都無法做到,更別說是劃清原創的界線。這就是他很灰色地帶的地方。
考慮到 Midjourney 是使用現有作品訓練、生成作品的人工智慧模型,這點和使用現有模板或素材創作有幾分相似。
📌 想知道現在多半是怎麼看待有使用模板的作品呢?
- 我覺得這個議題可以進一步分成兩個階段的問題:
1. 使用模板後宣稱是自己的作品在法律上是允許的嗎?
2. 創作者以外的人在觀感上怎麼看待這樣的作品? - 前者的答案在多數時候是肯定的;後者就比較複雜了 — — 大眾知道某作品套用模板後可能不認可其原創性,但其實多數時候也不容易看出來。除非你紀錄完整的創作過程,不然真的無法分辨。不過總體來說,目前業界對模板的使用,大多抱持開放態度。
- 從剛剛談到的議題可以發現:所謂原創和抄襲的界線,可能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在 Midjourney 出現以後只會更複雜。
▍現在與未來的課題
「當初 AlphaGo 讓我們堅信的價值觀崩壞;Midjourney 也將會產生這樣的衝擊,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的本質。」 — — 林思翰
📌 面對 AI 藝術生成工具的趨勢,我們可以怎麼看待發展?
- 我認為在心態上可以重新做調整。現在有些創作者可能會抱持僥倖的心態,抓著這些工具的缺點不放。但或許只要再經過一點時間,不久後這些問題都會被解決,我們可能已經無法分辨 AI 和人類創作了。我們可以做的是:相信這件事很可能會發生,並做好準備,想好自己可以與之合作的角色。呼應到最前面說的,我們可以思考什麼是人獨一無二、無法被機器或演算法取代的角色。可能是團隊裡的管理者,或是專注在更高階的創意發想的工作者,還有很多可能性等待我們去慢慢挖掘。
- 另一個實際的想法是:既然打不過 AI 那就加入它吧。當初 AlphaGo 讓我們堅信的價值觀崩壞;Midjourney 也將會產生這樣的衝擊,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的本質。
▍後記
📌 未來在這個領域有什麼規劃嗎?
- 目前我想舉辦一系列的直播對談,把與 Midjourney 相關領域的創作者都邀請一輪,例如插畫、電影概念設計、雕塑、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等領域。讓大家暸解這些領域的人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以及他們認為可能的影響是什麼,下一步又該往哪裡走?
- 我最近也有把這套工具分享給公司內的同仁,希望未來能整合到我們公司的 Workflow 之中。
▍關於作者
剛畢業於機械系,基於興趣開始玩 Midjourney,最近喜歡從生活的小細節汲取靈感創作,並期待透過寫作分享觀點。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 頻道,也歡迎交流討論、提供文章或作品上的意見,感謝你閱讀到這裡。
PostCyberFantacy | https://instagram.com/postcyberfantasy
▍致謝
感謝思翰與我共同完成這次採訪,這是個很愉快的體驗。可能因為常常扮演受訪者和採訪的角色,所以他會有意識的擴充回答的內容。我在整理上也因此相當輕鬆。歡迎大家追蹤他的 Instagram 帳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Midjourney 創作帳號:https://instagram.com/midjourney.gallery
感謝我的 Knowledge 麻吉 Nissen 陪我討論文章受眾的設定和排版,每次都讓我獲益良多。這是他的 部落格專頁,上面有許多條理清晰的產品工程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