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影展筆記:最近的距離卻也是最難認識的彼此《40steps》

Haoweisw
Oct 7, 2023

--

《40 steps》是一部容易讓人充滿希望感,卻也十分容易產生挫敗感的紀錄片。誠如我對於教育工作的想像一樣:對未來社會最抱持希望的人,同時也是對當下社會最感失望的一群人。

這一部片紀錄了在以色列的南特拉維夫(southern Tel Aviv)Shapira社區的兩間學校共用同一個校地的故事,其中一間是猶太裔東正教的宗教學校、另一間則是新創立的社區學校。前者的學生主要是該社區的一般居民,當中包含了許多來自不同區域的難民家庭小孩,後者的則是東正教猶太裔的小孩。這兩所截然不同的學校與世界觀,導演雖然記錄著兩間學校的互動關係與雙方內部的師生關係、學校與家庭關係,但其實正也正記錄著正當今該區域的縮影:充滿著歧異性與高衝突性的地方。

看似兩所學校的校長彼此間在角力與試著騰出合作空間,但其實背後所存在的問題是圍繞著族群、宗教、難民、移民、國族、語言等等更大結構的衝突。兩位校長都稱自己是教育家,不想將這些衝突帶入及影響到彼此的學生,(套句鬼島最愛的一句政治歸政治,XX歸XX)但這很明顯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是社區當中存在反對難民移入的聲音與主張(如South Tel Aviv Liberation Front這類的組織單位),聲稱這些難民為「滲透者」(infiltrators),認為這些難民應該遭到驅逐,回到各自的國家去。影片也記錄著一位知名反對者謝菲·帕斯(Sheffi Paz)對於社區學校的破壞與干擾,以及兩所學校校長與其周旋的過程。

其中Sheffi Paz所表達的一些言論真實的反映出當地難民生存的險峻,與必須面對的仇恨與歧視:「就是要讓這些小孩感到不舒服,感到這個環境糟糕,他們自然就會跟他們的父母親要求離開」、「兩所學校如果有合作我必然要來破壞」等極端言論。

而反對難民與移民的人也闖入學校撕毀印有提格利尼亞語(其中一些難民小孩的母語)的貼紙的設施,甚至對社區學校的招牌噴漆,主張不能夠讓這些小孩對這個社區有所認同等等具有威脅性的行為。

看到這邊時,不免再想:這些反對難民的猶太裔,自身不也經歷過許多流浪的案例與創傷嗎?這會是一種受傷後的反應嗎?因為好不容易建立家園,所以不希望有人再來「搶奪」其家園?就像Sheffi Paz在影片中也提到,他的父母是大屠殺的倖存者,自身也經歷過戰亂及流離失所的日子...當然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理解創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受傷者就一定要去接住其他受傷的人更是一種暴力與殘忍,但要如何化解與減少更多受傷的人,著實困難...

再來則是必須面對宗教學校的校長的保守立場:認為不應該讓小孩玩在一起,這樣會增加他們的接觸,進而導致他們可能通婚、同化。原本以為這一部片會是說明如何因為接觸而有所互信與改觀,然而即便物理上有所接觸,但心中並沒有願意接觸,就依然難以化解歧見。如同宗教學校校長再一次與社區學校校長對話時所說的:「和解(或是諒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歧見導演並沒有打算處理跟深挖,就僅停留在意見交流之後的畫面。

而除了這些外在因素之外,學生內部的家庭狀況也成為學校施力困難的一環。導演以幾個小孩的家庭故事稍微點綴說明在族群衝突、難民議題中辦學的困境,像是:家暴、單親、家長被遣返(應該是或者有其他原因導致無法跟小孩同住就是了)所以導致小孩必須到住宿學校居住,以及因為歧視的環境之下而導致家長需要到更遠的地方及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讓小孩在情感依賴上有所困難的家庭...

40步的距離不遠,在影片中的開頭導演用了很快的剪輯畫面與輕快的音樂呈現出社區學校校長Shahar的浪漫與樂觀,也運用了強烈的對比畫面呈現兩邊學校的教學風格、教學內容、師生關係的不同:當一邊的教具是諾亞方舟,另一邊的畫面則是節奏遊戲;另一邊學習禱告時,另一邊則是用各種不同語言講「我的廚房漂亮嗎」,這種略帶有喜劇感的對比開頭,與最後結尾雙方校長的晤談結論:「不要對彼此期待」,似乎再一次用對比手法,說明這就只是個浪滿的想像。

或許這歧見無法在這個短暫的辦學與合作中就化解仇恨與歧見,但影片中也都呈現出兩位校長對學生的關心與照顧,不論是親自家訪、設計方案引導學生學習合作、到寄宿學校探視學生、與家長保持良好友善關係並也教育家長(真的有夠像是社會工作...@@),各自都希望能在教育小孩的議題上有所著力,可以看得出他們都是有所信念的教育者,只是尚有許多結構性的問題與歧異無法在此時化解開來。

終究只能對此刻的局勢感到失望,進而對下一個世代產生希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