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馬兒聊聊天吧!
這一系列也想聊聊6月去了一趟花蓮,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是一個可以好好整理自己的過程。這是第二次去了,差了一年的時間,發現自己狀態又很不一樣,同樣的是,馬兒還是很誠實地告訴了我,「這就是此時此刻的我」,然後,接受。
覺得懊惱的是當時的筆記我竟然翻不到,還好是三個體驗課程裡,治療性騎乘的部分有錄音,聽完整整40分鐘的錄音,又回到當下的狀態,聽著「叩囉叩囉」的腳步聲,還有當時治療師陪我的對話,又經歷一次療育的過程。
喜歡上馬術治療(或相關的體驗課程),是因為馬兒就像一面鏡子,或像是阿凡達的尾巴,一旦接上(騎上去),馬兒就完全反映出騎乘者的各種身體心理的狀態,透過治療師敏銳的觀察與回饋,馬兒的走走停停、打到腳、回頭、打噴嚏、抬頭低頭、動耳朵…,都對應著自己的點點滴滴,幫助自己覺察當下真實的自己,之於當下的我來說,並不會想要否認或不舒服,而是,就是專注的理解自己,很有意思!
去年我們第一次去體驗時,兩位資深的工作者就因為帶著Burn out的狀態去騎馬,姊姊以為她已經離職兩三個月休息夠了,結果馬兒停滯不前站在那裏30分鐘,教練也沒有拉著馬兒走,就是讓姐姐在上頭坐了30分鐘,眼淚都飆出來了。還有個傢伙是壓力大,馬兒被她騎完之後,整個在馬場「大洩洪~嘩啦啦嘩啦啦~」,一旁經過的教練都傻眼的問著「剛剛是誰騎這批馬?」在治療性騎乘的過程裡,
我們也才知道,馬兒在陪伴我們的時候,牠的五感都被打開來勞動,因此,馬場對於每批馬每天要帶多少課程都有管控,也有馬兒帶完課程專屬的放鬆訓練,避免馬兒過勞!覺得很酷!
所以,今年,帶著我的好姊妹,我們又來了!
治療師:Lusy
教練:阿信
馬兒:Ayu
治療性騎乘
治療性騎乘前,會先以治療球調整正確的坐姿,可以適應上馬後的節奏,也可以減少馬兒的負擔。每次坐治療球,都會扎實的調整骨盆的位置、也會知道自己平常到底有多「不正=歪」。覺得治療師很厲害,集心理師+馬術教練+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特教/早療)的專業於一身。
騎乘,需要看著前面要前進的方向與路線,意念就會自然地從我的腦袋裡傳達給馬兒,如果我東看西看,馬兒都知道,也會跟我一起東看西看!每一次當我喊「Ayu,走!」的時候,馬兒會0.幾秒的停頓一下(很短),然後衝出去,相較於同行其他夥伴都是停頓比較久的,於是跟Lucy討論到,我是一個真的做決定很有目標時,就會往前衝的習慣。但是,轉變(換方向),就很容易撞到腳,需要適應幾次、練習幾次(比如一直在休息後喊:走),讓自己找回習慣的感覺。就像搬家,其實認真只花了一週不到,旦適應新家生活,應該花了三個多月吧!
於是也談到了從香港回來後我一直覺得自己「找不到控制感」的這件事情,覺得生活與時間與自我都很「失控」,Lucy回饋,也許我的腦袋知道,但我其實一直沒有給自己機會去接受這件事情,可能不是我不願意這樣做,而是外在環境不允許我這麼做。…對耶!我有想過我知道我會失控,但沒有想過我也需要「接受」這件事情。否則其實我內心會一直期待自己「不失控」,卻無法與「失控」當下的自己好好相處。
每當討論到一個階段,Lucy會調整手部動作、或是馬兒方向、或是馬兒的速度,她說「 讓我們看看,跟Ayu的互動還有沒有什麼反應可以讓我們一起討論的」。於是走著走著,她問我「有沒有想要/可以逃避或躲起來的時候?」於是我談到了論文方向的轉換,對自己的擔心,對教授怎麼看自己的眼光的擔心...。但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原來,是因為,有段時間讓Ayu「自己走」的時候(而不是教練牽著),Ayu會想要躲在教練後面一下…。可能,想要好好躲起來是我內心的渴望吧!
還有一段時間,馬兒明顯走得比較慢了,而當下的我也真的比較累,騙不了人!於是,Lucy請阿信教練帶領,讓馬兒步伐加大,速度加快,變得比較有精神,試圖讓馬兒的精神,可以帶給我前進的力量。過程中,Lucy還是會關心著,馬兒的速度是否是我可以接受的、舒適的。騎在馬兒上的我,一直被照顧著。
教練:Lucy
馬兒:Sunny
領馬
Sunny是一隻老馬,喜歡陪大家散步的老馬。
任務是,牽著Sunny繞樹一圈,要在指定的角錐開始跟結束。牽繩是我們跟Sunny溝通的管道。很神奇的是,即使不是騎著她,跟她打完招呼後,我的心思意念她還是都懂。每當我們跟Sunny說「走」的時候,腦袋裡需要很專注地看著目標方向前行,手上的牽繩需要一些堅定,但,不是拉著她走,而是與她同行,不會超過她,也不會比她慢。就是一起走著。
好不容易啟動了,走的過程,如果我分心了,她的腳步也會亂掉,或是突然停下來,要重新啟動。記得任務二是小跑步(快走)的時候,因為速度比較快,前面散步的時候我都還能掌握,但跑起來的時候,我只是想轉頭看一下與她的相對位置(擔心),她馬上也跟著我轉頭,我們一起往右邊看了一下,她的腳也就踢了一下,果然,同行,不是只靠視覺,還要有我們肢體之間的感覺、默契,與信任。…這段體驗常常會被助人夥伴去反思自己的助人關係,我覺得也很適合親子關係、師生關係。
停在終點是這次夥伴比較多練習的,我們一開始會無法在終點線停下來,會走過頭,或是馬兒過頭之後自己跑去吃草了,下一個要開始的夥伴需要把馬兒從「美食」面前挪開。後來,就需要練習,在終點線前某個自己知道的時間與距離,邊跑邊告訴馬兒要停下來了,然後緩衝,然後停下來。這裡只要停得很完美,就會很有成就感。但某部分我覺得是回饋到自己可以有明確的目標與節奏,而感到有成就。至於怎麼把馬兒從美食草堆中牽到軌道上,又是另一個課題,不是用硬拉的、又不能只是「勸導」,一馬一人就在那邊「溝通」(Sunny可能覺得我們很吵吧!)也是很有樂趣。如果真的沒轍,Lucy可能會有小撇步幫忙一下,但大多數時候,她會讓我們去嘗試,幫助我們在與Sunny的互動歷程裡,整理自己的思緒與專注。
領馬任務跟其他兩個體驗也有環境的不同,領馬體驗是在附近的公園,有大樹、有草地,還有其他隻馬兒放牧在這裡。所以在這裡領馬的時候會很療育,所有綠色都彷彿在散發各種生命力給你。學會基本的領馬之後,就可以解鎖一個志工任務,眾馬兒傍晚要從草地回到馬廄的時候,就可以幫忙牽著他們回家(其實他們都知道家在哪XD),只是牽著他們排排隊是很療育。
教練:Lilian
馬兒:Leibe
團體任務
Leibe有個很神奇的技能是「親親」,用厚實的馬嘴唇親親,很有摩擦感,但是互動功能百分百。不過,當然,如果有紅蘿蔔出動,那口水一定都在你身上,哈哈!這段我靠記憶寫,因為是團隊任務,我兩次去都沒有太多照片,下次一定要想辦法記下來各種收穫。
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練習,四個人各站一個角落,按照順序呼叫Leibe,Leibe走到個人面前時,就可以給紅蘿蔔,只要呼叫的口氣有點遲疑,不確定,Leibe就會在中間繞阿繞,或是在呼叫者面前一些距離很遲疑。如果有人呼叫他,但夥伴也好像有要叫他,也會讓他不知道要找誰。呼叫的口氣、意念的堅定與否,都會從Leibe的行動與速度中看出來。還有他的耳朵會顯示他感受到的是擔心、生氣、氣場是不是太強大。有伙伴是界線比較不清楚,只要Leibe會一直去找他,Lilian就問他,是不是很容易被說服或是被凹就會都好的個性,果然如此。很容易從Leibe的行為裡看到個人的個性、習慣,這個團隊裡面的角色、關係、權力流動的過程,當然,靠著Lilian的敏銳觀察與回饋,相當重要。
階段二是,我們有兩根棍子,團隊要想辦法在不碰觸到Leibe的情況下,讓他走進我們設好的「車庫」裡。這任務我去年很有印象,我跟夥伴怎樣都無法讓Leibe移動,一直到今年我都在回想,當時的我們,其實自己也不想移動,我甚至直接坐在沙地上,嘴裡勸他移動,但事實上其實很想陪他停留在那裏就好。今年,我明顯感受到狀態不太一樣,也加上這是第三個體驗項目,我比較開始習慣與知道,什麼是用意念告訴他,有目標有方向,還有「動能」!階段2-2,Lilian指定夥伴1號當指揮官,由指揮官告訴其他夥伴,要在什麼位子跟做什麼事情,其他夥伴不能自己決定要做什麼跟說什麼。很喜歡這個任務,因為會發現自己其實很難只是「順服」或是「聆聽」,我會在心裡有很多小意念是我想要做什麼,但我也就試著讓自己練習就是好好聽指揮官說的,即使只是拍手、表情、表達的話語跟語調。旦就會發現有伙伴是屬於行動派的,會忍不住站到某些位置或是多做什麼,但此時也考驗著指揮官是否有統整與指派的能力,而Leibe也會如實的周旋在我們中間。
很喜歡這個任務是,結束之後我們進到室內開了一個小團體,(因為這次夥伴雖然各自都在不同地方工作,但都有個原點,我們都曾經或是現役的「都市人」,所以都還蠻能坦誠相見的XD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討論了,關於這次馬場之旅,一開始就是交給夥伴1號來聯繫,但近一個月的過程,在雲端群組溝通的我們其他人其實會感到相當不適,遲遲無法確定課程時間與預算,或是偶而夥伴1號會因為工作太忙而消失一陣子,其他夥伴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也可能坐重複的工作,比如找旅宿或是訂車票等等。所以當時Lilian指派由夥伴1號來當指揮官的時候,就覺得很厲害。透過這個體驗,我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好好討論與回饋。這個經驗學習圈很立即與實際,很有反思與將經驗遷移到生活的效果。
一直很印象深刻,之前治療師有分享,馬術治療或是相關課程,有的要慎選一起來體驗的夥伴,因為馬兒太忠實的反映我們的狀態了,比如治療性騎乘,在行進時,如果是信任感不好的夥伴、主管、或是感情不好的夫妻在旁邊,馬兒都會表現出來...而團體任務,我想,如果我們四個是現在一起工作的夥伴,那肯定會讓Leibe很辛苦,團隊動力一定很不相同,哈哈!
加值服務~張奶奶
協會與馬場的創辦人與負責人是張明慧老師,可以感受到老師有很多很棒的想法與善念,帶領著團隊前進。
張奶奶是老師的媽媽,去年沒有機會多留,今年我就想好,一定要來共食,於是就跟張奶奶聊上了,她僅收很微薄的材料費,但幫我們煮了很澎湃的一桌,讓我們可以一起跟教練們吃飯,看見團隊在生活與工作中的實際面貌。張奶奶與爺爺從台北搬下來花蓮,就是為了支持老師的助人理念。奶奶每天都會來馬場幫忙,煮東西、燒水、準備馬兒的點心、整理馬場的沙子地,然後追著大驢小驢,很會玩桌遊,還是Wii fit裡多項遊戲的紀錄保持人...噢對了!桌遊與Wii fit也是除了跟馬以外的課程外,老師會用來助人的工具。據說她也要求每個教練每週都有固定的菜單要練習,幫助自己身心健康。
很羨慕,老師做著助人工作,家人也支持她,感受到奶奶是打從心裡肯定女兒在做的事業,也知道這些課程與活動都是對人有幫助的。她自己被幫助到,她也下來幫助大家,然後很有自己生活的步調與作息,忙完一天準時自在的上下班,沒有負擔。對應著我現在的生活,真的很期待有一天也能有這美好的畫面。
能夠讓一張這麼重要的照片糊成這樣,我真的感到很羞愧,我只能明年繼續出場謝罪了!但由衷的喜歡這個團隊與在馬場的每個時刻。謝謝你們把「善」的信念持續溫柔的傳遞。
想念把大驢小驢屁股推開的時光!
這趟旅程蠻奇妙的,平常跟小Apple、丁丁都蠻熟的,跟明華是第一次同住跟出門,也因為這趟旅程開始熟悉,後來暑假一起合作能快速進入狀況,蠻有趣的!這次我們住的民宿,很經典的沒有洗澡的冷水,只有超熱水,我就遇到兩次,就是靠著這群夥伴幫我傳飲水機的冷水來中和溫度的。記得旅程第二天晚上,明華躺在床上一直不讓我們睡覺,希望多聊一點,真知道,能夠一起出來放鬆,都是難得的機會!
馬兒。動物們。教練。夥伴。時光。都很值得再次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