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包子」、「水餃人」、「燒賣」
在四五年前,就常常在批踢踢八卦版上面時不時看到這樣的提問:「台北街頭常看到的包子頭塗鴉是什麼東西?」這個圓滾滾醜到很可愛的人物叫做大腸王寶寶,或是簡單明瞭一點:腸寶。來自患有腸躁症的本土藝術家大腸王之手。
網友們對於這個線條簡單帶點童趣的小圖案評價十分兩極,有人覺得可愛,但也有大部分的人覺得「缺乏技術」、「不是藝術」。甚至幾年之前也有國民黨市議員針對大腸王的塗鴉當面質詢台北市長柯文哲。
大腸王表示,議員質詢事件隔一天環保局跟市府人員還有警察就到府拜訪要求錄口供,
「甚至還有隨行的專員拿出某藝術大學學生證說他也是學藝術出身的,跟我說你這樣做不好。」
「這種最煩……就像遇到那種高中大學參加過熱音社吉他社,就跟你說我以前也是搞Band的長輩一樣。」
冠彣訪問同時深有同感地說。
有趣的元素就在身邊只是我們都習以為常了
從國中到大學畢業,大腸王幾乎大半青春期的求學階段都在美國渡過。從靜物素描、水彩、到油畫,出生學院派的他在大學一二年級受過了紮紮實實的基本課程訓練。從小就在美國成長的經驗更是讓他大量吸收了許多美式卡通、漫畫、文化。
「應該是八零年代末期九零年代初,美國的畫廊也開始把塗鴉或是畫風比較卡通繪畫看成藝術品。」
1980年代的西方世界,伴隨著嘻哈文化與塗鴉文化的蓬勃發展,藝術不再只是放在美術館內冷冰冰的展示品。街頭塗鴉從最早的文本式創作走向圖形樣式更加豐富的視覺創作,同時也引領更多元的藝術形式大爆發。
如今耳熟能詳的Keith Haring、Kaws等人都曾來自街頭。提到喜愛的藝術家,大腸王分享了Gary Baseman。除了正式的創作之外,Gary Baseman一直保有隨時手繪日記塗鴉的習慣。藝術,從來就不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也因為長年在國外想念家鄉,大腸王在求學時就開始萌生了使用台灣本土元素創作的想法。
「那時候韓國有Drunken Tiger、日本有Zeebra嘛,那我們台灣有什麼?」
2000年的一個暑假或是寒假,回來台北時偶然在西門町街頭聽到店家播放著熱狗的早期作品《讓我rap》。久居美國的他內心十分震驚,從音樂本身到台灣街頭塗鴉先驅呂學淵繪製的封面,原來台灣有那麼高水準、高完整度的嘻哈作品。
「在那之前的台灣嘻哈作品概念都沒那麼完整,我也是因為《讓我rap》這張作品讓我決定開始在台灣塗鴉。」
在這之前我已經看遍網路各個大腸王的專訪,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對外提到這點。
「那些泡泡字塗鴉什麼的國外已經做得很好了,所以我就在想我可以畫什麼?」
一開始也想過要畫很多很帥、複雜且工很細的東西,後來發現線條簡單、有點醜醜的小東西有時候反而更容易引起大眾的注意與眼光。
如今走在台北街頭仔細尋找,你可以看到各種台味十足千變萬化的腸寶,從喝著珍珠奶茶、擺在蒸籠像顆包子、到早餐店漢堡;甚至直接畫在變電箱上,寫著「來電五十」;當然還有寫著充滿嘻哈精神的「Love & Peace」或是「Hope Is A Good Thing」的腸寶。社群軟體上也出現不少專門搜集台北各個角落腸寶的帳號。
「來電五十就是那個配對節目,男生背對站一排後女生去牽手配對。」
大腸王對我們2000年後出生的實習生妹妹解釋。
凃立葦,跳舞的人,或者大家習慣稱自由舞者。
自小習舞、科班出身,但不以成規體制為框架、不以他人眼光為舞台;
肢體是與世界對話的媒介,並且持續探索肢體能展現的各種美的可能。
「哈囉,台北爆凃!!」
台北爆凃,這是立葦近期的一個企劃;預計用各種方式展現「台北爆凃」這四個字,包括刺青、自製T-Shirt、見面會、甚至是用膠布在身上利用陽光曬出痕跡,名符其實的各種方式。計畫名稱來自於先前使用其他交友軟體的經驗。某天,一位配對對象傳送了一句開場招呼:「哈囉,台北暴凃」。這句略帶玩笑的開場白是應該是來自於Youtuber“反正我很閒”其中一支經典影片【台北暴徒 aka 黑魔王】。
「我的姓氏是左邊兩點的『凃』,通常大家都會打錯成左邊三點的『涂』!」
雖然立葦當下並沒反應過來這句話開場白想表達的意思,但對方是少數將她姓氏輸入正確的人所以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次失戀後花了四千塊做指甲但成果不如預期導致心情極差的經歷之下,與好友視訊聊天訴苦時想起了那次交友軟體上的有趣經驗,打算把「台北爆凃」四個字刺在身上。「我聯絡好幾位刺青師朋友他們都覺得我喝醉,最後終於有一位朋友答應還直接帶著工具到我家幫忙刺青。」那天晚上在家裡廚房中島,立葦與刺青師、甚至還有視訊後趕到現場湊熱鬧的朋友,身上都刺上了「台北爆凃」四個大字。「我心交上放的就都是台北爆涂的照片!」
在27歲接受自己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
翻開徐珮芬的詩集,很難不被她那些在愛與被愛之間的曖昧文字所吸引。如同她幾本作品的封面色調,灰暗黑色卻溫柔平穩,雖然有著一點點悲傷氣息但在閱讀完畢後所有的傷痛 好像都被治癒了一樣。 「新書是一本小說,《晚安,糖果屋》,圍繞在三個27歲兩女一男的故事。」珮芬說這是 她第一次談起新書的內容,27歲這樣的設定當然是來自於「27俱樂部」,歷史上眾多的搖 滾樂手生命停止的年紀。27歲對我們現代許許多多年輕人來說,好像也成為了人生一個需 要跨過坎。「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往後推延的青春期,尤其在我們的環境更容易被比較, 似乎到了這個時間沒有一個答案的話,好像就會變得不想見到人。」而糖果屋更是象徵著 故事中人物依賴藥物、不願面對成長,關於認同、關於陪伴的故事。
體驗過高空彈跳就不會想要自殺了
聊起戀愛,珮芬坦言她在這方面是一個苦行僧,而曖昧對她來說是愛情裡最美好的事情。
她可以享受著比其他人還要長的曖昧期,細細品嚐自己陷入曖昧階段時的自我提升。為一個人改變、努力,對她來說愛情需要這樣的目的性,這是愛情帶來的收穫。
「愛情也是最快速能同時體驗最幸福跟最痛苦的方式,就像坐大怒神一樣。」
「當經歷過車禍之後你就知道怎麼避免它。」
她從不避諱談論年輕時有過不少嘗試自殺的經驗,這樣的經歷使人將來遇到相同的困境時,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同時理解活下來是何其幸運的事情。也許因為如此,詩人把傷與,經歷化成了文字時,更能直接地講出所有人感同身受心底的感受。
「寫作的時候在文字上並沒有特別思考太多,就是把想到的東西書寫出來。」
「所以就是寫入心坎裡的文字囉?直達心底。」我這樣總結。
珮芬的作品讓我想起了陳綺貞第一張專輯《讓我想一想》,封面一樣灰灰暗暗的,文字一樣直達內心。更像是專輯側標寫的那樣,珮芬的文字也如同一把溫柔的刀子,切開了傷口,讓我們面對這些非得面對的問題。
留戀於過去並不代表就能不進步
從古至今的文學體裁,詩最貼近生活。近五到十年來因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現代詩藉由 社群網路上大量的心情分享獲得極大的曝光。
「會不會因為載體轉換到社群網路,讓很多人覺得詩在現代顯得太過簡單?」
「大家當然有自己喜歡的形式,但不能只因為自己不喜歡就想要整個產業不改變。」
就像大部分的品味養成總是停留在15到20幾歲之間,以至於我們總是花太多時間在留戀著 過去。卻忘了現代這些與當初的我們差不多歲數的新世代朋友,正用著一樣興奮且新鮮的 心情在吸收著我們已經漸漸搞不懂的新事物。人會變老,新奇的創意總是隨著時代改變樣 貌,但本質上來說是不會隨著展現的方式或載體而改變的。
眼鏡、肥宅、網路文化
「我的審美好像停在大學時期,理工科系宅男。」這裡的理工科系宅男不帶任何貶義,當問到交友軟體上通常對怎麼的第一印象最有興趣的時候,原以為應該會是喜歡書生氣息或是憂鬱長髮男的珮芬不假思索地喊出:「肥宅!!」
「喔他一定每天花個半小時掛在八卦板上面,想到在電腦前面每篇都還會去推,甚至開分 身亂推,我就覺得好讚喔!」「肥宅是一種氣質不單單是外表。」 「好像有人也這樣說過,肥宅是一個氣勢 ⋯⋯。」靖謀。
肥宅兩個字背後代表了一種真誠,對於喜愛事物、對於自我價值觀不加掩飾的真誠態度。
比起急著炫耀品味、展示自我,發自內心分享自己獨特喜好的肥宅更是充滿魅力。
向後推延的青春期 我們在十幾歲認識青春,二十幾歲探索青春,可能到了三十甚至四十歲才真正理解青春。
如同與珮芬聊天所聊到的向後推延的青春期的概念,青春就在有意無意中被我們不斷地往後移動,但我想這不是所謂的逃避。
「有些事情好像是只專屬於某個時期,就像我現在不會吞一堆安眠藥我也知道那樣根本死不了。」珮芬分享。
我們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年紀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去處理青春與成長所帶來的問題,經過一次次回頭審視而發現自己更加成長。回到新作品《晚安,糖果屋》,這名稱就像是獻給成為大人的我們的一本成人童話故事。是的,也許身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些病,所以我們喜愛著珮芬的文字。如同一位朋友般,任性且直接乾脆地分享出心底真正的感受與矛盾。
試著開始接受自己的問題與承認自己如此普通,踏踏實實地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採訪/林冠彣、Bully 文字編輯/林冠彣 攝影/蕭舜心 插圖/penguin sushi bar
一起認識酷酷的朋友吧!
熱愛藝文活動的用戶都在心交
Q. 是不是付錢才能聊天?
A. 不是一定要付錢才能使用心交。
只要免費註冊成為心用戶即可享有心交身為交友軟體的所有基本功能。付費訂閱的用意是協助心用戶在基本功能的使用之外,能有其他的選擇以利更有效率地曝光與更容易能達成配對。
Q, 為什麼我都沒有配對?
A.剛註冊成為心用戶到首次配對成功會有一段摸索的時期。這時候您正開始對您有興趣的心用戶在配對區的頁面上按著螢幕「右滑喜歡」,而當您「右滑喜歡」的心用戶也對您右滑喜歡之後,就是配對成功。您可以從配對成功的頁面選取「前往聊天」;或是從螢幕置底的搜尋條最右方圖示進入聊天區,聊天區上方的「配對」區裡有您已配對到的對象,點進對方的頭貼即可開始聊天。
若您已在心交上活動一段時間、也持續對其他心用戶送出右滑喜歡,但都還沒有配對成功,也請不要氣餒。這時候可以嘗試修改自我介紹,透過先講述更多的自己、讓有可能對您有興趣的人能感覺更容易親近您;或者點擊下方 進入訊息分頁,點擊右上角. 開啟使用加值功能「加強曝光」,此功能是為了讓您能有更有效率地曝光與更容易能達成配對而設計的。
Q. 刪除心交帳號
A. 針對帳號刪除,心交現以後台人工作業的方式進行、不會瀏覽或留存一切用戶資料只會刪除;請來信 hearting.online@gmail.com 提供帳戶名稱和註冊時使用的電子信箱,心交會於收到你最後確認的意願信後,後台刪除該帳號的所有資料。
若心用戶是因為個人因素或生活狀態的改變而想暫離交友軟體,可於個人檔案的右上角選擇「編輯」進入編輯頁面,將「將我顯示在配對區」的功能關閉,系統即會將您於配對區移除;然您還是可以使用心交的其他功能,包括心消息與聊天區等等。
Q. 封鎖對方之後,對方還看得到自己嗎?
A. 點進對方的配對頁面,往下滑動至底會有左邊「檢舉」、右邊「封鎖」的選項:「檢舉」用於提示系統該被檢舉用戶有異常活動;「封鎖」用於讓該被封鎖用戶看不到您的資料、也無法傳訊息給您。
若您於檢舉或封鎖時有說明原因,則該說明文字不會公開;僅保存於後台供系統判讀、於日後打造更適合提出檢舉或封鎖的心用戶的使用環境。
Q. 更改帳號資料
A. 每個帳號有一次更改帳號名稱的機會。
性別與生日則會在首次註冊成為心用戶時確認,鼓勵大家在基本資訊明確的情況下展開交友。
距離和年紀可以在點擊進入個人檔案頁面後,再點擊右上角「編輯」進入編輯頁面,向下滑動可以找到「顯示距離」和「顯示年紀」的選項,心用戶可付費解鎖、使用關閉功能。
其餘帳戶資料則開放心用戶隨興修改、尤其是「關於我」的部分,心交會鼓勵與時俱進展現您最即時近況的自我風格。
Q. 活動如何上線心消息?
A. 若您有自辦或推薦的活動想登上「心消息」跟所有心用戶分享,歡迎來信 hearting.online@gmail.com 提供活動資訊和曝光想法,會由專人與您討論活動刊登的適合性與腦力激盪更多有趣的玩法,一起分享「酷酷的事」給更多心用戶。
Q. 專屬好感怎麼使用?
A.「專屬好感」用於您對於該欲配對的心用戶有比「右滑喜歡」更有好感的時候。
在配對區該欲配對的心用戶頁面右邊中間,有送出專屬好感的按鈕,按下後系統會跳出提示確認「送出」或「下次再使用」,選取「送出」即可確認對該心用戶送出專屬好感。
如果您是在「心消息」討論區看到感興趣的用戶,可以在點開對方頁面後,點擊右上角送出專屬好感。
每位心用戶每天有1次免費送出「專屬好感」的機會。也可付費訂閱「日常融入」,將可於訂閱期每天送出 3次「專屬好感」的機會。
Q. 有沒有刪好友功能?
A. 在心交「刪除好友」的功能以「封鎖」作為執行,請參考「封鎖」功能。
Q. 能不能刪除對話框?
A. 心交裡目前尚未提供「刪除對話框」的功能,但已收到心用戶回饋希望能維持版面簡單明瞭的請求;心交很重視心用戶的體驗與想法,並已安排此項功能的設計與開發。
心交品牌總監 Bully 分享《心.交友軟體 使用心法》
「分為天與地——這並非思索整件事的最佳方式。
這只不過是讓我能生活在一個較明確的地址,讓找我的人可以
迅速找到我。我的特徵是狂喜與絕望。」 —辛波絲卡〈天空〉
人的一生是持續與人建立連結的過程與結果:對於歸屬感的需求或是對於交配的渴望,在這兩者的驅動下人們展開恆久的追尋與探索;而交友軟體無疑是這個時代協助人們追尋與探索的最便利工具。
但交友軟體也只是工具,能定義它的不是它自身、而是使用它的人和它被使用的方式與帶來的結果。因此,在你選擇用心交與人展開連結的第一步、在你閱讀這段文字的時候,心交會向你說明使用步驟、但並不急著規範你的使用方式;心交會先陪你找到一個比較明確的地址,讓茫茫人海之中想找你的人可以比較快速有效地找到你。
〈陷阱中的陷阱—自我介紹〉
建立連結的一開始,是由自身出發。
而要能夠向別人介紹自己,首先自己要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在填寫自我介紹時,確保呈現出來的觀感和你想給人的印象是沒有極端落差的。
- 照片的選擇:心交鼓勵你放最能展現自己、和最能吸引你想吸引的對象的照片,而不是那種大家都在放的照片。比方說在一群健美身材之中,你擅長的是其他面向的事情;那與其放自己相形普通的身材照,倒不如放上會讓人留下印象的你最有自信的樣子。又比方說即使你身材可以當成優勢,但你比較想吸引到能夠聊藝文話題的對象,所以比起放身材照你更應該強調參與藝文活動或展覽的照片。
- 文字的描述:自我介紹的文字是讓雙方的交流能快速推進的絕佳契機,以地址來比喻就是在全台灣可以縮限到縣市範圍的效率。心交會推薦以簡單扼要的方式帶出更多線索。比方說興趣是聽音樂,但如果能說明常聽的音樂曲風,就能很快和志同道合的樂迷進入討論;比方說有提到日常休閒是找好喝的咖啡,這樣以推薦口袋名單當成話題就會很不錯。
- 合宜的程度:與人的來往有親疏遠近之分,在交友軟體上展現自我的程度也是。心交鼓勵你真誠,但建議比較深層的面向留待日後相處時交由對方發掘與品味。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和理解、每個人也都不一樣。比方說某甲的熱情積極對某乙來說可能過度親暱,又比方說某丙的慢熱寡言對某丁來說卻是成熟穩重;可以提到自己是熱情或慢熟的人,但不宜說得太多,留待日後琢磨。
〈被寄居的居民—關於配對〉
開闊的心胸、開闊的心胸、開闊的心胸。這要講三遍。
交友軟體上可能遇到的人如此之多、多到成為一片人海;想像自己赤腳踩在沙灘上、望向海洋而海風迎面吹來,心胸就該是如此開闊。
- 對象的挑選:這不像是挑選一塊拼圖,希望一拿起來就可以扣進理想的藍圖。這比較像是偶遇一塊引起你注意的馬賽克,你拾起來端詳只因為單純覺得有意思。心交很推薦你試試在遇到照片或自我介紹有引起你好奇的部分就右滑喜歡,而不是把希望對象滿足的條件列成一張考卷,結果先考倒自己。從一點小火花開始,看看這個小火花會點亮什麼新世界。
- 自在的自我:即使真誠地用文字和照片去表達,透過生冷螢幕能傳遞的溫度始終有限;而如何拿捏科技與人性的平衡,並在過程中照顧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心交提供的小訣竅是,隔著螢幕而來的所有情緒波動、都可以用螢幕當成一個防護網;或盛情或批評,都不要讓它直直地往心裡去。畢竟無論如何,當對方甚至還沒足夠認識你時,所有的情緒都不是針對你、更多的是指向對方投射出的對於你的印象。
〈被擁抱的擁抱—配對以後〉
- 話題的開展:首先先恭喜你來到這一步。這代表了在交友軟體這片茫茫人海中,可能早一步、可能晚一步,但配對到的雙方彼此右滑,因此有機會送出一句問候。請記得,這是個一閃即逝的瞬間,好好把握的方式就是製造讓對話可以延續的起因。可能是讀過對方的自我介紹,「你拍照的這個地方好漂亮,是在哪裡?」;或是切合當下的情境,「居然這麼晚還配對得到,妳跟我一樣是晚睡的人嗎?」。讓句子結束在問號而不是句號;並且問句要讓對方的回答有發揮空間,而不是是非題一下子又繞回句號。
- 緣分的深淺: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各種可能、各種深淺、各種樣貌。偶遇的兩人有時候一方多踏了一步或一方多留了一會,就導致錯過。有緣的時候雙方調整步伐互相扶持一起走一段;無緣的時候背對著對方的背影也要自己往前。心交會心疼你在該順其自然的時候過度猜疑而為難自己,不管是猜想對方的言語或行為代表什麼意思(你知道在線索明顯不足的情況下,人的想像往往比實際上發生的事情還要恐怖嗎?)、或是懷疑自己夠不夠好(通常會這樣自省的人都是很好的人喲!);那種曖昧的難受和暈船的恍惚,其實只要接受彼此緣分未到或緣分已盡,會讓人更容易釋懷。
〈回答問題的問題—後續發展〉
一路以來從自知自重自愛,到與有緣之人彼此相知相敬相惜。
現在你和其他心友可能聊起勁了、講過電話了、見過面了、一起喝過咖啡了、一起去參與活動了、可能牽手了、可能淡掉了、可能更親密了⋯⋯;在合法合情合意的前提下,這些都很好。心交知道你正在努力與人建立連結,並且心交很榮幸能參與其中為你鼓掌。
畫出線去區分天與地、去隔絕人與我,並不是使用交友軟體的最佳方式。心交想做的是協助你在天地之間找到你舒適自在與人建立連結的位置,並且與你一起標出地址,讓想找你的人可以比較快速有效地找到你。而你的特徵會是什麼呢?
心交會非常期待看到你在心交上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