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怎麼逛?必看藝術品、行前須知 2023

天才海倫
Jun 27, 2023

--

羅浮宮金字塔
入口金字塔,攝於羅浮宮

在巴黎的羅浮宮是遊法必訪景點之一。每年到旺季遊客如織,熙熙攘攘(在蒙娜麗莎展廳根本吵得像菜市場⋯⋯大部分其他地方很安靜就是了)我是2023年6月去的羅浮宮,與大家分享覺得比較有意思的藝術品,以及一些希望行前能知道的事,供往後拜訪者參考~

【行前須知】

一、可買 Paris Museum Pass

圖片取自官網(PARIS MUSEUM PASS)

Paris Museum Pass 是一種可以進入巴黎美術館、博物館、教堂等等大小景點的優惠票卷。有48小時、96小時、144小時三種選擇。我買的是48小時,在官網買要55歐元。購買此票卷是我此趟旅行做的最好的選擇之一!

(這邊可以注意,台灣網站有代購票卷,可以換算一下當下的匯率划不划算!但是官網可以直接購買電子版,手機掏出來就可以掃碼進入,而且官網設計的超級有質感,個人比較推)

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羅浮宮人真的超級多,所以持有 Paris museum pass 的人還是要提早上官網預約免費時段才行,不然就要像我一樣在入口排個兩個小時,哭哭。(尤其是旺季,我已經提早一個多月上網預約,竟然預約不到六月的時段,驚)

二、羅浮宮內超級乾燥

大概是為了各種作品的保存,所以館內濕氣控制的極低,導致我大概入館兩個小時,眼睛乾、鼻子乾、嘴唇乾,乾到都快要流血了。(是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很容易乾的人)

所以,各位生在亞熱帶地區,濕潤海島上的同胞們,要記得帶人工淚液、護唇膏、水等等個人保濕用品。適當補水有助於觀看藝術品。不要落得和我一樣的下場,逛一趟羅浮宮出來和木乃伊一樣乾癟。

三、羅浮宮內廁所超少

大家可以理解想找廁所,卻像無頭蒼蠅一樣毫無頭緒、亂衝亂撞的感覺嗎?羅浮宮真的超級大,但是廁所很少(可能空間都要拿去放展品吧),而且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他還會標個 out of service 。

所以大家控制好攝入水量,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狼狽。(好處是羅浮宮真的很乾,會直接把你體內剩下的水吸走,所以也不太需要上廁所)

四、但是工作人員會回答你的英文問題

本來想說他們很「友善熱情」,但其實也沒有。就只是不會很兇的對你愛理不理而已。大概是問個十個問題會遇到兩個友善可愛的工作人員。(沒錯我真的問了超多問題)

大家可以盡量問!例如廁所在哪裡、蒙娜麗莎在哪裡、我們現在在哪裡、往漢摩拉比法典要怎麼走等等。他們很厲害,可以馬上精闢的回答問題。可以省超多自己找的時間。(雖然有時候照他們說的著走,我也會迷路)

五、想買紀念品不要等關門再買

我當初為了買兩張明信片,排隊結帳排了大概半小時。所以可以等還沒閉館時就來買,人應該會少一些。

但也許是因為六月是旺季,人才會多得不可思議,做什麼都要排很久。(與我同行的、去過羅浮宮約五次的人,在我排隊入場時表示: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

【必看藝術品】

我不是什麼西洋藝術博士,講不出什麼有藝術高度的話,只是個對藝術有興趣的普通民眾,走走看看而已。大家姑且聽之就好啊!

羅浮宮鎮館三寶:

一、〈米洛的維納斯〉(Vénus de Milo)

〈米洛的維納斯〉
〈米洛的維納斯〉,攝於羅浮宮

最有名的維納斯超級難找,他在一個非常吸睛的樓梯下面,但我每次都會被那座大樓梯吸引到樓上去。所以來來回回,上上下下好久才看到維納斯。

我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初次見面的感動還是留給大家自己體會。

二、〈蒙娜麗莎〉(La Joconde)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攝於羅浮宮

大家有看到防彈玻璃反光出來,竄動不安的人頭嗎?那就是正在排隊看蒙娜麗莎的人,一整間!甚至有拉出排隊線給大家排隊維持秩序,而且還不夠排。

好處是並不會排很久,大概五到十分鐘。與入場的排隊比起來根本不像排隊,大概是散步等級。但當排到最前面時就會發現,你還是離蒙娜麗莎超級遠啊!!!根本不像其他藝術品一樣可以看見畫家的一筆一畫,顏色顏料的凝聚與疏散等等。而且旁邊的工作人員會對不守規矩的群眾大喊(沒錯就是大喊)go go go 之類的話,其實沒什麼氣氛真正賞畫。

蒙娜麗莎展間,攝於羅浮宮

真的是第一次體驗這麼喧鬧的美術館,也算是解鎖另類成就了。

三、〈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 (Victoire de Samothrace)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攝於羅浮宮

她放在我剛剛說的吸睛大樓梯上,遠遠地走來就可以看到。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原先放在愛琴海北部的薩莫特拉斯島上,迎海而立,像燈塔般迎接愛琴海上,歸來、離去的種種。也因此雕像原先幾乎身先士卒的位置,即使缺殘了頭與手臂,但單單以被海風拍打的衣裙、發力的翅膀,與充滿女性美感,堅忍磅礴的肌肉線條,也能被其打動。

她也就是 Just Do It 的 NIKE。

四、阿波羅長廊(The Galerie d’Apollon)

阿波羅長廊
〈阿波羅長廊〉,攝於羅浮宮

熱愛金光閃閃的路易十四下令建造,他覺得自己最像阿波羅,因此命名阿波羅長廊。現主要存放法國王室的各式閃亮亮珠寶收藏。結果造到一半,太陽王路易十四就分心,把他的大批建造設計家請去建凡爾賽宮了。拖了多年後才完工。

自己覺得這個可以勉強充當縮小版凡爾賽宮(?

畢竟與凡爾賽宮的最佳代表「鏡廳」是同一批藝術家造的。(先說我沒有去過凡爾賽宮⋯⋯所以大家隨便聽聽就好。)

大門深鎖的〈阿波羅長廊〉
大門深鎖的〈阿波羅長廊〉,攝於羅浮宮

也分享一下小插曲:羅浮宮實在太大了,我逛到一半又不小心走回這裡。結果竟發現大門深鎖!(第一次看時,甚至沒注意到有門!)問了一下管理員,說是 technical issue(技術問題)⋯⋯只能說幸好我有看到啊啊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趕快先看一看,不然門關起來只能隔著柵欄觀望,大老遠跑來什麼都看不到。

五、〈路易十四畫像〉(Portrait of Louis XIV)

〈路易十四畫像〉,攝於羅浮宮

走到這裡是滿滿的感動。這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在歷史課本上會出現的路易十四啊啊啊!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動(亂說)。

畫家 Hyacinthe Rigaud 貼心的用蓬鬆浮誇的假髮替國王增高,華麗的大衣替國王變壯。更不忘畫出他最愛的芭蕾腳步。畫完後,路易十四把它掛在心愛的凡爾賽宮裡,畢竟實在是太滿意了,要一直看到才行。

而到當代,這幅畫也成為最能代表路易十四的畫作,我想他應該很欣慰吧。

六、漢摩拉比法典(Code de Hammurabi)

漢摩拉比法典(Code de Hammurabi),攝於羅浮宮

這也是歷史課本,從小看到大的熟面孔!

幫大家複習一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原則被各大考生熟知。沒想到實際上看起來那麼大,我以為大概半個人的大小而已。

漢摩拉比法典(Code de Hammurabi)背面細節,攝於羅浮宮

可以環繞他走一圈,都是有刻滿字的,而且相當完整!

再私心推薦兩件作品:

七、《嘉百麗與姊妹》(Gabrielle d’Estrées et une de ses soeurs)

《嘉百麗與姊妹》(Gabrielle d’Estrées et une de ses soeurs),攝於羅浮宮

佚名畫家,主題看似怪誕無理,又情色引人遐思。真的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嗎?

其實右邊的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情婦嘉百麗(Gabrielle d’Estrées),左邊的是他的妹妹。而這特殊的手勢是希望姊姊嘉百麗哺乳順利、多產的祈福、記念之意。也隱隱暗示當時女人的價值所在:玩物、家政、生育。惺惺相惜。

此畫位於羅浮宮第三層(二樓)。比起蒙娜麗莎所在的文藝復興區超級空,空到我難以想像,大名鼎鼎的羅浮宮怎麼能空成這樣?

推薦不喜歡人潮的大家可以來這裡看看好畫,好運時能與整間展間獨處。根本人生巔峰,何其幸福。

八、普桑自畫像(Autoportrait)

普桑自畫像,攝於羅浮宮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但屬於古典主義畫派。

在這幅自畫像中,普桑側身坐著,臉卻朝向觀者。身著外出時的正式衣著,背景是普桑的畫室,周圍堆著大小不一的畫框。眼神極為專注地盯著前方。

我們幾乎打擾了普桑深沈、認真的凝視。在他的眼神底下,就好像要閃避起來。普桑也選擇誠實的面對自己,臉部的細紋、油光,一一記錄。坦承、凝重,又不失細節。左邊的這一幅畫,不只是畫框。一名女性帶著有眼睛的頭冠,肩上放有兩隻手。這是藝術與繪畫的繆思女神,也是普桑對藝術與靈感的小小致敬。因為有了帶上眼睛頭冠的,高傲的,美麗的女神,才有普桑畫布上的藝術品,也才成就了普桑的千古名聲。

跟剛才的畫作一樣,在羅浮宮第三層,遠離喧鬧的文藝復興藝術展區。當下無人的展間,乾燥的空氣,一場邂逅,更能夠感受到普桑自畫像的力道。震撼過後,我坐下來和普桑對視,遊客三三兩兩走過,沒有人特別看普桑,普桑依舊深沈的看著我。

啊,我離開巴黎、離開世界之後,普桑也會繼續用力的、清醒的看著世人。

最後買了普桑自畫像明信片做紀念。(就是讓我排隊很久的明信片!) ⋯⋯大家可以感受到我私心愛普桑。

【結語】

分享一下時間安排:我早上十點到羅浮宮,排了兩個小時的隊,約十二點入場。一路逛到六點閉館。卻還是沒把整個羅浮宮走完,真的好大,而且甚至有一部份在整修。幸好想看的作品幾乎都有看到。

我沒有買語音導覽,有拿地圖( 真的要拿,不然保證迷路。)

作為博物館愛好者,有機會應該還會想再來看一遍。畢竟羅浮宮真的是一輩子的體驗。

天井畫,攝於羅浮宮

希望有幫到大家!過幾天再來分享我用 Paris Museum Pass 去的景點與心得,並來算一下到底省下了多少錢。

--

--

天才海倫

美食、旅遊、交換、讀書等等內向仔的生活心得。可追蹤 podcast,但我還沒開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