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in app
Home
Notifications
Lists
Stories

Write
Public Health Research Collaborative
Public Health Research Collaborative

Home

Oct 24, 2019

《牛津流行病學家陳嘉鴻博士的呼籲:請戴口罩》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數據,室外空氣污染每年造成超過四百萬人早逝,對心血管、呼吸道、糖尿病等疾病有重大影響。空氣中的懸浮粒子(PM2.5)帶有過百種有害化學物,吸入肺部後不但會破壞呼吸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更會進入心血管系統,誘發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 冬季臨近,空氣質素將進一步下降。同時,流感高峰期的來臨,使戶外活動(尤其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如嘉年華會)帶有雙重風險。研究發現,佩戴合適的口罩,如P95或更高階的防毒面具等,有效阻隔懸浮粒子進入體内。另外,口罩亦能有效阻隔透過飛沫傳播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注重健康的您,在戶外環境,尤其人多車多的地方,記得佩戴合適的口罩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守護公共衞生,人人有責。 附圖顯示,現時本港所有空氣污染監測站錄得的懸浮粒子濃度,均超過世界衞生組織空氣質素指引的水平。 圖片來源:http://hedleyindex.hku.hk/html/en/ *筆者為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學家,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

Public Health

2 min read

《牛津流行病學家陳嘉鴻博士的呼籲:請戴口罩》
《牛津流行病學家陳嘉鴻博士的呼籲:請戴口罩》

Oct 24, 2019

關於清理催淚氣體殘留物的資料 (Information on handling indoor environment tear gas contamination)

【文:一群香港中文大學及海外的公共衞生及化學系研究員,公共衞生研究社】 關於清理催淚氣體殘留物的資料 (Information on handling indoor environment tear gas contamination) 施放催淚氣體後,空氣中的煙霧微粒和催淚物質有機會擴散至附近住宅、商戶及其他室內空間。催淚氣體會沿著地面聚集在通氣不良, …

Public Health

10 min read

關於清理催淚氣體殘留物的資料 (Information on handling indoor environment tear gas contamination)
關於清理催淚氣體殘留物的資料 (Information on handling indoor environment tear gas contamination)

Jul 15, 2019

政府應調整控煙政策︰訂立禁傳統煙時間表、規管另類煙草產品

文︰陳盈、李栢榮 政府最近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希望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例如電子煙、加熱非燃燒煙草製品及草本煙等的製造、進口、分銷、售賣和展示,引來不少迴響。政府應把握是次機會,全面檢討現時的控煙政策,調整對傳統煙草及另類吸煙產品的規管。 我們認為政府可一方面為全禁傳統煙草訂立時間表,另一方面在科學界仍未能確切指出電子煙如何影響人體以及其對非吸煙者的影響前,應先規管另類吸煙產品,並在將來有足夠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再決定是否調整相關政策。 在考慮以政策規管某一產品時,我們必先深入了解該產品對健康有嚴重而在統計學上顯著的影響。傳統煙草現時仍是所有可預防死亡中的頭號殺手,導致全球每年多達700萬人死亡[1],非必要地加重各地醫療系統的負擔。故此,如何達致煙草終局(tobacco endgame)是世界衞生組織及各地政府禁煙政策的最終目標。香港雖然一直多管齊下進行控煙工作,並計劃在2025年將吸煙率減低至7.8%[2],惟政府一直未有為全禁傳統煙草訂立時間表。

Public Health

4 min read


Jul 14, 2019

從政者更應站出來支持科學實證

【文:陳盈(中大公共衞生學博士生、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李栢榮(中大公共衞生理學士、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 張秀賢日前在〈公共衞生的威權化現象〉一文就管制電子煙和另類煙草指出「以公眾利益、公共衞生為由禁止某些行為和產品,事實上只會令香港走到更不自由的威權道路之上。」誠然,管制電子煙和另類煙草是極具爭議性的公共衞生議題。有關電子煙和另類煙草對人體的影響、是否應該禁售及禁食等問題極為複雜,社會需要更深入的討論,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我們希望指出在宏觀角度而言,以公共衞生為名進行規管有其必要性,並非以威權化政府之名就能被概括。 有研究(Gostin,2007)把以政策介入公共衞生議題的理由分為以下三類: 一、當該行為會對他人健康造成危害; 二、要保護弱勢; 三、對當事人健康造成危害。 以前兩者為由進行規管相信絕大部份人均會同意,而規管吸煙行為,正是最具爭議性的第三種。反對規管者往往會以有自由選擇個人生活方式為由,反對這類「家長式」的規管。

Public Health

4 min read


Jul 14, 2019

論制定公共衞生法規的必要性 — 回應張秀賢〈公共衞生的威權化現象〉

【文:陳盈(中大公共衞生學博士生、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李栢榮(中大公共衞生理學士、公共衞生研究社成員)】 張秀賢日前在〈公共衞生的威權化現象〉一文就管制電子煙和另類煙草指出「以公眾利益、公共衞生為由禁止某些行為和產品,事實上只會令香港走到更不自由的威權道路之上。」誠然,管制電子煙和另類煙草是極具爭議性的公共衞生議題。有關電子煙和另類煙草對人體的影響、是否應該禁售及禁食等問題極為複雜,社會需要更深入的討論,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我們希望指出在宏觀角度而言,以公共衞生為名進行規管有其必要性,並非以威權化政府之名就能被概括。 有研究(Gostin,2007)把以政策介入公共衞生議題的理由分為以下三類: 一、當該行為會對他人健康造成危害; 二、要保護弱勢; 三、對當事人健康造成危害。 以前兩者為由進行規管相信絕大部份人均會同意,而規管吸煙行為,正是最具爭議性的第三種。反對規管者往往會以有自由選擇個人生活方式為由,反對這類「家長式」的規管。

Public Health

4 min read


Jul 14, 2019

《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意見書:支持全面規管另類吸煙產品

近年新近興起的另類吸煙產品成為公眾接觸和使用煙草的新途徑,情況令人擔憂。然而,經過十年的研究,縱使有日益繁多的證據指向另類吸煙產品對人體的危害,惟現時科學界仍未能確切指出電子煙如何影響人體以及其對人體的影響。在實證為本的前提下,我們支持全面規管另類吸煙產品,並在將來有足夠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再決定是否調整相關政策;同時,我們亦建議為全面禁止傳統煙草的製造、進口、分銷、售賣和展示制訂時間表。 在考慮以政策規管某一產品時,我們必先證實該產品對健康有嚴重而在統計學上顯著的影響。傳統煙草現時仍是所有可預防死亡(preventable deaths)中的頭號殺手,導致全球每年多達700萬人死亡(世界衞生組織, 2019)。故此,如何達致煙草終局,在世界衞生組織及各地政府間是禁煙政策的最終目標。 然而,於近十年出現的另類吸煙產品,現時學術界仍然缺乏相關之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large-scal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及薈萃分析(meta-analysis),反映我們尚未有最確切的證據為政策決定作出指引。

Public Health

4 min read

Public Health Research Collaborative

Public Health Research Collaborative

Help

Status

Writers

Blog

Careers

Privacy

Terms

About

Know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