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之源起及價值

思考 (hkxforce)
中國概念雜談
Published in
8 min readJun 24, 2006

早前說過,我在上一個學期修讀《中國戲曲欣賞》課,寫了有關南音的期末文章。現在成續已派發了,就將此文章公開,與各位分享一下,亦希望更多人去了解南音。順帶說兩句,香港教育一向沒有教香港歷史,沒有在我們心中植上香港的根,大部份香港人對香港發生過的大事、曾經盛行過的文化等都一無所知 (包括我),繼而導致沒有人去留意、去保育這些文化,實在令人十分可惜,同時十分擔心。關於教育的問題,揀日再談,現在先談南音。下文僅是我的功課文章,如有錯漏還請指正,謝謝。

出處:RTHK — 吾土吾情

要下載此文請按此:OpenDocument 版 (odt) / PDF 版

========================================

南音之源起及價值

引言

說唱文學及音樂為中國有着悠長的歷史 [1],而在廣州粵語系一帶,南音是最受歡迎的說唱文學之一 [2]。由於與當時人民生活貼近,故可推斷其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應能反映當時之社會面貌,而同樣地其文化則能表現廣東及粵語系之某些特色。但由於傳統社會中,文人雅士對南音此等「俗曲」有偏見 [3],所以一直以來的研究不多 [4]。此文僅就筆者搜集得來之資料,在南音源起問題上對現有研究之見解作補完及整合,以及簡述南音之價值。

南音之源起

就南音之源起,《南音與粵謳之研究》(梁培熾著) 一書 [5] 對「源自江、浙」及「生於廣東」兩種說法有詳細分析,但欠簡明之源起及過程。下文將以梁培熾的分析為基礎,再加以其他資料印證,對南音之源起及其過程作簡單的叙述,而各資料來源則見於注譯。

正如文首提到,說唱文學於中國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但若要追塑南音之源起,影響較深的應是廣州本土山歌,後來吸收了外省說唱 (主要是江、浙南詞) 的一些優點,再形成廣州的說唱文學及音樂 [6]。起初一概稱為「木魚歌」或「摸魚歌」,有文獻記載者則至少於康熙年間未有「南音」之稱 [7]。到了接近清末,木魚歌的發展漸漸分為二途,一為較多口語、每句字數不一、配以小鑼小鼓的「龍舟」,一為較接近「七言古風」、配以箏或胡琴的「南音」[8]。至於究竟是於何時開始分界,現已無從稽考 [9]。清末曾出版南音版《紅縷夢》,文詞句式及韻尾均符合前文所述的特質 [10],可見起碼於清末甚至更早就出現自成一派的南音了。其後為南音之全盛時期,在二十世紀初傳到香港時亦成為一時之風尚 [11]。

順帶談一談木魚、龍舟與南音之別。此三者由於文詞格式頗為相似,起源亦相同,故有曲藝者說這些曲譜通常可以「一詞三唱」[12]。同時,亦由於當時在印刷曲本的過程中,有時龍舟會經過「讀書人」修改,有時南音會經過民間口耳相傳,所以令龍舟及南音在文詞上有時候會難以分辨 [13]。

南音之價值

南音作為廣州特有的說唱文學,現在被徹底遺忘了實在令人可惜。以香港為例,新一代以現時的社會環境及教育制度而言,絕少有機會接觸到南音 [14]。若要保存此廣州民間文化,則必需先理解其價值,才能有目標地進行保存及研究的工作,下文將簡述南音之文本及文化價值。

南音為民間藝術,其文詞水準參差,但當中亦不乏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最有名的當然是《客途秋恨》,不但成為最受歡迎的南音之一,而且還引來不少外國學者的注意及研究 [15]。此外,前文提到的南音版《紅縷夢》,陳潞在《韻海拾貝》對「葬花詞」一節作分析,其文詞創作及韻腳的運用甚至比原書及越劇版更優勝 [16]。同一書中,陳潞亦指出一些不太有名的南音的文詞創作也經過仔細「鍊字」[17],可見創作者花過不少心血。由此可見,不單止某幾首著名的南音作品有文學價值,還有其他未經廣傳的作品是有待研究人士去發掘其文本的價值。

文章開首已提到,南音既與當時人民生活密切,其文本中定必顯出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社會文化研究的價值。這方面的例子多不勝數,例如南音在白話文運動、反美華工禁約鬥爭、辛亥革命等時期積極地參與運動 [18],在國共內戰其間香港報章亦不時見有反戰內容的南音文詞 [19],同一時其國內在毛澤東的「古為今用」思想下亦有宣傳共產黨思想的南音 [20],充份反映當時的社會。在香港備受敬重之南音瞽師杜煥更寫了《失明人杜煥憶往》,內容叙述了他一生飄泊的故事,當中既可了解當時社會的情況,亦夾雜了他的感想 [21],對歷史研究有相當幫助。七八十年代後雖然漸漸已鮮見有公開南音演出,但文學創作上仍有以南音為格式的作品,如《香港是我家》一書中有《世紀末南音》一文 (1989),以南音講述當時香港人心惶惶、移民潮湧現的情況 [22]。

總結

南音不論在文本及文化上都有價值,值得我們去保存及研究。但在香港現行的歷史教育上,完全無視了對香港本土的認識 [23],以致南音及許多其他香港的歷史都很快被遺忘。前文所述之南音起源本應是很基本的資料,但現在仍需要翻查不同書籍才稍為明白。我認為如要有效地做南音的保存工作,就必需先由教育開始,先讓新一代對南音有認識,才會有人繼續關注南音。

(1605字)

注譯:
[1]發展簡述見《香港地水南音初探》P.7,李潔嫦著。
[2]有曰於二十世紀初為家傳戶曉,見《龍舟和南音》,符公望著,刊於《方言文學》第一輯 (1949) P.42,新民主出版社出版。
[3]引自《民間文學之粵歌 — 由劉三姐談至陳寅恪、李白、曹植》,陳潞著,刊於《韻海拾貝》P.89。類似觀點亦見於 [4]。
[4]引自《粵調說唱文學發展概略》,梁培熾著,為《南音與粵謳之研究》一書之導言 (P.20)。
[5]詳見《南音的產生》,梁培熾著,刊於《南音與粵謳之研究》P.31。
[6]以下三者均支持此說法:
符公望,原文來源與 [2] 相同。
梁培熾,原文來源與 [5] 相同,P.34。
李潔嫦,《南音的起源和發展》,刊於《香港地水南音初探》P.8。
[7]以屈大均所述,在康熙年間已有極類似南音的說唱文學,但未有南音之稱。見於《唱龍舟有鑼鼓襯托》及《客途秋恨提高了南音地位》,陳潞著,刊於《韻海拾貝》P.98 及 P.100。
[8]此說源自龍舟唱曲者符公望,原文來源與 [2] 相同。
[9]此說源自龍舟唱曲者符公望,原文來源與 [2] 相同。
[10]有關分析見《廣東俗曲家才情不俗》,陳潞著,刊於《韻海拾貝》P.102。
[11]見《南音在香港早期的概況》,李潔嫦著,刊於《香港地水南音初探》P.16。
[12]出自曲藝家李銳祖,見於《南音的起源和發展》,李潔嫦著,刊於《香港地水南音初探》P.9。但同時符公望亦指出龍舟部份句子字數過多,而南音「丁板太死板」,故龍舟未必可以用南音唱法來唱,原文來源與 [2] 相同。
[13]此說源自龍舟唱曲者符公望,原文來源與 [2] 相同。
[14]以筆者及身邊所接觸的同齡人士為例。
[15]見《客途秋恨及其作者問題》,梁培熾著,刊於《南音與粵謳之研究》P.63。
[16]有關分析見《廣東俗曲家才情不俗》及《南音的押韻、換韻、減字、襯字》,陳潞著,刊於《韻海拾貝》P.102及P.104。
[17]有關分析見《粵劇受重視聲中說南音》,陳潞著,刊於《韻海拾貝》P.106。
[18]原文來源與 [4] 相同。
[19]見《南音在香港早期的概況》,李潔嫦著,刊於《香港地水南音初探》P.26。
[20]見《南音、龍舟和本魚的流傳和發展》及《南音、龍舟和木魚的主要特點》,蔡衍棻著,刊於《南音、龍舟和木魚的編寫》P.5及P.7。
[21]文詞見於《飄泊紅塵話香江:失明人杜煥憶往》之小冊子,榮鴻曾及李潔嫦撰稿,香港歷史博物館出品 (錄像資料)。
[22]《世紀末南音》,鍾華楠著,刊於《香港是我家》(1989)。
[23]以筆者所接受的歷史教育而論。

參考資料:

《香港地水南音初探》,李潔嫦著,2000
第一章 地水南音源流概說 (P.7–14)
第二章 地水南音在香港的發展 (P.15–54)

《南音與粵謳之研究》,梁培熾著,1988
導言 粵調說器文學鄧在概略 (P.18–21)
第一篇第二章 南音的產生及其鄧展 (P.28–43)
第一篇第四章 客途秋恨及其作者問題 (P.63–96)

《韻海拾貝》,陳潞著,2000
粵劇、粵歌、粵語 (乙輯) — 民間文學之粵歌 (P.89–134)

《方言文學》第一輯,新民主出版社編,1949
《龍舟與南音》,符公望著,1948 (P.42–61)

《南音,龍舟和木魚的編寫》,蔡衍棻著,1978
(一) 南音、龍舟和木魚的流傳和發展 (P.1–6)
(二) 南音、龍舟和木魚的主要特點 (P.6–10)

《粵曲歌壇話滄桑》,魯金著,1994
杜煥清場唱淫曲《陳二叔》(P.189–192)

《香港是我家》,鄭寶璇編,1989
《世紀末南音》,鐘華楠著 (P.283–292)

《四米厘》,香山亞黃著,1982
《南音》(P.46–47)

《顧曲談》,禮記 (羅澧銘) 著,1958
十二;地道粵曲 — — 南音 (P.32–35)

《香港掌故》,張知民著,1982
十一、五十年來茶樓的歌唱者 — 龍舟歌 — 瞽師南音 (P.16–18)

《飲食香江》,吳昊著,2001
茶樓美妙歌樂聲
茶樓掀唱風 (P.36–37)
歌壇大唱龍舟曲 (P.37–38)
纏綿南音比拼冷面笑匠 (P.38–42)
瞽姬氣慨勝男音 (P.40–42)

《飄泊紅塵話香江:失明人杜煥憶往》,香港歷史博物館出品,影片由鄧鉅榮導演、榮鴻曾監製,小冊子由榮鴻曾及李潔嫦撰稿 ,2004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死火手記.
如果您喜歡此文章的話,只需要按幾下Like,就可以幫助筆者由LikeCoin獲得獎勵,化讚為賞,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