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沙發展
《HEMLINGBY3: platform》是一檔「兩場聯展等於一個關於聯展的聯展」。展呈方式是依照每位藝術家各自進場的時間,就眼前的現況做自己作品的場面調度;比起說是「現地製作」,我覺得更像是一檔靠著接力(或說接話)完成的「集體創作」,因此更有舞台劇的味道。
舞台的源頭,也就是展名,是由一座名為 “Hemlingby” 的沙發而起,這是位在台中的鯉魚藝廊(Carp Gallery)從創立以來,每年發起的「沙發展」。今年多延伸到另一個平台(platform):台北國際藝術村(TAV),讓兩個不同性質的展演空間也有對話的機會。
我把展名《HEMLINGBY3: platform》翻譯成「沙發:平台」來解讀,對我來說,作品在展場的狀態偏向「放鬆:平等」。
我非常喜歡台中的展場,裡面亂七八糟,卻亂中有趣,比如:A拿B的作品殘片釘在C藝術家若有似無的作品上;D的作品監視了E藝術家容易倒塌的作品;或是,F藝術家透過「像是作品的說明書」和「其實是作品的輔具」巧妙地點破整個展場的調性。即使是現在,已經完成了布展,還是充滿不確定性,既調皮地試探彼此的作品,也帶有滿滿的野性能量。
在一般民宅大小的空間裡,放了將近30位藝術家的作品,天上飄的、地上跑的、牆上滿滿的……擁擠到想要好好地放鬆、聊天,只能到騎樓、茶水間,意外地貼近展覽的衷旨:從沙發延伸到其他同樣可以讓人放鬆的平台。就好像在亂糟糟的生活裡,還能有一個地方,不論是創作、藝廊或藝術村,都能提供我們一個喘息的空間(也許啦!要讓藝術發生、有效對話,同時淨化心靈,還是需要機緣QQ)。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台北的展場,裡面各自為政,作品相對的也比較精緻。為了排解明顯分化的現象,我無限上綱地把「黑色的天花板、灰色的地板和白色的牆面」、「排列整齊的燈條」以及「我正在呼吸的空氣」都當成作品。
以至於G藝術家用工業化生產模式製作而成的作品,因為貼有「像QR code的小塗鴉」,變得可愛又友善地提供了進入藝術語境的提示;H藝術家同時為植物和畫布命名為「Peter」,讓「人類」的想像,過度到現成物、牆上畫以及命名地歷史裡;I藝術家只展一個像是平台的鐵板,讓人誤以為作品還沒放上去,以及不被歸類為作品,而是用來串聯北中兩地的藍色桌面,其實是開放給藝術家放置作品的平台。
這樣「像是現成物」(like ready-made)和「現有的物質條件」(man-made)之間,誰是藝術的形式?誰是生活的原貌?界線模糊,以為只有學院出身的我們比較能掌握,其實我自己也是問了才知道它們各自是什麼功能和狀態XD。
不同於台中的展場:像水一樣,所有作品相互融合,也能彼此對話;台北的展場:反而像是TAV的logo,可以劃出區域,所以很拼貼,體感上也浮浮的。我覺得是因為台北的布展時間(3天)比台中短(8天),所以藝術家進場的時間很一致,為了方便作業和施工,才形成和台中展場不一樣的結果,我自己在台北布展的時候也比較有壓力;台中反而像是接力賽,不知道誰會來,反正也沒人知道我來了,有街頭塗鴉的快感。
這一檔「兩場聯展等於一個關於聯展的聯展」,如果最後的成型算是「一件集體創作」,過程中,比起說是「先搶先贏」,我更喜歡「先來先佈」。我很喜歡J的操作,她會在第一天先用紙膠帶圈地,最後一天才開始佈展,卻把作品放到別處,原先的位置改放姍姍來遲的K的作品。很有效也有笑的體現「有機」的概念,不只自己作品的樣態不固定,也讓展場的樣態不固定,同時也能搗亂主客之間的關係:作品既是展現自己,也讓展場成為作品,讓「作品」這個乘載概念和感受的「平台」,以及乘載這些作品的「藝廊和藝術村」,都可以是一個「既放鬆又平等的地方」,也可以是一個「隨著自然狀態而變化的載體」,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台北展期比較短:8/12–9/3(日),展在台北國際藝術村 Taipei Artist Village的百里廳,地點靠近火車站,而且這個空間今年底就要消失了QQ;台中展期:8/12–9/24(日),展在鯉魚Carp Gallery,地點靠近公益路和中美街路口,今年是創立的第三年,也是沙發展的第三年。
PS 確定ABC彼此熟識,而A和D可能是同個藝術家,B和F也許從沒見過面XD。
HEMLINGBY3: platform
展出地點|展出日期|開放時間
●鯉魚藝廊|2023.08.12–09.24|周一二三公休,13:00–20:00
(Crits 藝術評論會,第2場|09.07(Sun.)15:00–20:00 @Carp Gallery改過)○台北國際藝術村 百里廳|2023.08.12–09.3|周一公休,11:00–18:00
(Crits 藝術評論會,第1場|08.13(Sun.)15:00–20:00 @TAV Barry Room)參展藝術家(按筆畫順序)
奇能、Jeremy SHARMA、王以安、王浩宇、李芳吟、李杰恩、李奕芃、沈易頡、邱馳、呂昀珊、吳依宣、吳宣翰、吳迺菲、吳庭鳳、宋相邦、林祐聖、侯毓婷、洪誼庭、陳奕彣、陳瑋萱、張欣銳、張般源、曾彥翔、曾鈺芳、黃冠傑、潘怡安、蔡芝其、賴金池、謝浩群
(Art naming, Jeremy SHARMA, WANG I-An, WANG Hao-Yu, Lydia LI, LEE Jay-En, LEE Yi-Peng, SHEN Yi-Jie, Chiu CHIH, LYU Yun-Shan, Sara WU, WU Hsuan-Han, Naifei WU, Ting-Feng Wu, SUNG Hsiang-Pang, LIN Yu-Sheng, HOU Yu-Ting, HONG Yi-Ting, CHEN Yi-Wen, CHEN Wei Hsuan, Liz ZHANG, CHANG Ban-Yuan, Sean TSENG, TSENG Yu-Fang, HUANG Guan-Jie, Ian PAN, TSAI Chih-Chi, LAI Chin-Chih, Andy HSIEH)
(原文發表於Facebook 2023/08/09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