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近藤麻理惠的整理魔法

Holf Yuen
4 min readMar 13, 2019

--

因為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節目,我終於成為Netflix付費用戶(之前是因為想看《AlphaGo》紀錄片而免費試用了一個月)。幾個月前在家附近的圖書館見到有幾本她的著作,陸續借了回家看,所以對她的整理手法有多少認識。那幾本書最近在圖書館已看不到了,似乎Netflix效應也影響到香港。

近藤麻理惠 (Source: Marie Kondo IG)

老實說這個節目本身並不算太好看,首先是節目拍得頗為公式化,客戶家庭總有一人本來很不願意丟東西(或者不願意丟棄某物件)但幾日後無端端「叮」一聲想通了便放手(可能「頓悟」真的是這個樣子),最後是黑白「整理前」和色彩繽紛「整理後」的對比;其次是八集節目內同性伴侶竟然佔了兩集,對我這保守派人士(以美國政治標準判斷)來說是太多了;第三是香港的環境始終和美國大不相同,有參考價值的個案恐怕只有從密芝根州四層大屋搬到洛杉磯兩房單位的四人家庭,其他個案恐怕香港觀眾看到都只會羨慕居室之大多過驚嘆雜物之多,自己家中那張單人床夠不夠堆起所有的衣物恐怕也成疑問,車房這東西更不用提了。我主要是一邊看一邊照著近藤老師的示範摺衫,這應該是看這節目的最即時得著。

和女兒一起摺衫既是身教也是親子活動(source: Marie Kondo IG)

要拆解近藤麻理惠的整理「心法」基本上一段都寫得完:把所有東西拿出來堆在面前,一件一件摸上手,只留下你拿上手時引發喜悅(之前台灣出版的書從日文譯為「怦然心動」,英文則譯為「spark joy」)的東西,其餘的都丟棄,丟棄每一件物品之前多謝它陪伴過你。丟棄完之後,剩下的才收納,基本原則是盡可能採取直立式收納,用箱子分隔收納空間。以物品類別按次序整理,先處理衣服,然後是書籍,之後是紙張(文件),之後是各式雜物,最後才處理情感物品(例如先人遺物和特別有記念價值的東西),先由最容易決定去留的東西入手,藉著整理的過程逐漸提升判斷能力。

自問是個經常整理家居、頗擅於收納和捨得丟東西的人,但從近藤麻理惠還是學到一些之前沒有掌握的技巧,首先當然是摺衫之後直立擺放在衣櫃,讓衣服在櫃內一目了然(其中一本著作《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實踐篇.解惑篇》有相當篇幅是「摺衫大全」,教每一種衣物如何摺疊,有興趣的應該參考);第二是清出空間後拿一些自己喜歡的小物品出來,在當眼處(例如牆壁和書檯)裝飾,以前我有這些東西也都是在盤算如何收在哪個櫃哪個箱,現在索性把它們放出來展示,增加房子的喜悅感之餘也減輕了收納的需要。始終,你喜歡的東西收起來不用,也是一種浪費。

值得一提的是近藤麻理惠並不是一個追求極簡的人,跟隨她整理建議的人並不把家中弄得空無一物,例如兩夫妻趕在小孩出生前整理家居的一集,愛收藏球鞋的男主人整理過後還留下45雙球鞋(之前有160雙!)。更重要的是,在清理雜物之後,留下的東西都是你喜愛和珍惜的,而且都是放在當眼處和你朝夕相對。或者,一個空間清出來,能夠成為你從事喜愛的手藝的工作室。

心目中整個節目關於整理的的最佳金句反而不是來自近藤老師,而是來自《從學生變身為家居整理人》一集(也就是兩個「新婚」男士的一集),其中一人說的,在最後分享一下:

…you think “what if I need this one?”, you just sort of keep everything. But then it is ultimately useless because you don’t remember where it is when you need it. (你想:「萬一有一天我需要用它呢」,你便甚麼都保存下來。但這最終是無用的,因為到你真的需要它時,你根本不知道它放在哪裡)

一個人應該擁有多少物品?具體數目因人而異,個人意見是,去到你還能夠記得它存在的程度就夠了。

--

--

Holf Yuen

喜歡寫作和學習,喜歡整理雜物、資料和思想。不愛長篇大論,只求一語中的。相信人生是修行,減法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