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筆記: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 CH7 創新

Horus Lai
5 min readMar 28, 2017

--

讀書會團體:Soft & Share 精實雲端讀書會

舉行時間:2016/11/7 (一),20:30。

O(觀察現況):

  • 「經濟情勢變幻莫測,創意越來越重要,快速想出原創的點子,才有辦法在新世界生存」也是一個重複之前說過的概念,對我來說創新、創意真的不重要,執行力比較重要,要是冰雪奇緣還有西城故事,沒有具執行力的團隊來做的話,再新再好的創意也無從實現。
  • 「吸取其他戲劇已經成功的傳統元素,然後用新方法結合在一起」、「混合原有元素是新點子的源頭」就如同畢卡索說過:「好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偷竊」,偉大的藝術家會去擷取別人的長處然後內化成自己的作品的一部份。而正是這個內化的過程,混合了自身的經驗而產生了新結果。如果以專利法的角度來看,根據這個東西的創新程度,程度由高至低分別為「發明」、「新型」、「新式樣」。
  • 『最有「創意」的論文,平均九成以上概念已經在其他地方發表過,早有其他數千位科學家引用過,然而有創意的論文會有沒人想過的方法,用傳統概念來回答問題』之前去上Zen大的課程時候也有提到相似概念,一篇論文,原創的部分頂多就10%,其他都是已有的概念或是回顧。
  • 「點子常出現在情緒大爆發的時刻。現實不順利、驚慌或沮喪迫使我們把舊概念應用在新情境時,更可能發明出隱藏在個人經驗裡的好東西。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絕境帶來的創意」(creative desperation)」跟任務期限要到的時候所產生的恐慌一樣,人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才能突破束縛,激發腎上腺素,發揮火災時刻的怪力!(當然,在這種條件之下,也很可能會一命嗚呼或是搞砸全部的事情…生死命懸一線)
  • 「大自然讓地貌多元的方法,靠的是偶而來點干擾。關鍵在於必須有中等的外界干擾」經由這種干擾,可以迫使我們跳脫舒適圈,但這個的起始關鍵在於,我們是被動的接受這種干擾?或者是主動去製造干擾呢?若想要更能掌控事情的全貌,那我們應該是要主動去創造干擾才行,但其實這有點違反人性,很可能團隊都順順利利、風風火火的快完成目標了,卻突然你跳出來搗亂,就必須要同時承擔長官同儕之人情以及工作可能無法達標的雙重壓力,是相當危險的選項。

R(說出感覺):

  • 「因為他們能說出自己的點子已經在其他哪些領域成功過」這一段敘述對我來說超弔詭的,好像只要在別的地方成功,就能拿回來到不同領域用,那不就只是說大話嗎?對於這段敘述我想作者可能能夠寫的再深入一點。
  • 這同時讓我想到很多所謂「成功」的老名人,他們在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發言,其實也只是跟路邊歐巴桑沒啥兩樣,何以能藉著過往的成功(更慘的是可能只能倚老賣老,因為現在他完全無法進步,只能吹噓過往的豐功偉業)而另外也有一件事情很弔詭,那些教導「成功學」、「時間管理」、「心靈成長」的「大師」們?究竟是達到了多成功、多會管理時間、心靈多會成長,才能夠到達可以教導人開班授課的程度呢?還是其實他們做的最厲害的事情,就只是「開班授課當老師」這件事情而已呢?
  • 「會有創意、有重要性,不是因為提了什麼概念,而是用了什麼方式把概念組合在一起」所以我們真的需要大量閱讀,即便家庭貧困,無法出國生活,接觸不同種族、國家、文化,但這不代表你就沒有國際觀。國際觀不是說你出國唸書就有國際觀,也不是說你生活在外國、愛用外國貨、哈洋人就是有國際觀。透過閱讀我們可以吸收世界各地、古往今來的各種概念,從而把他鏈結在一起。

I(找出意義):

  • 「很多我們覺得創意過人的人士,其實是知識的中介者,他們知道如何把不同產業、不同族群的知識帶到其他地方。他們看過很多不同人士在不同情境下解決相同問題,知道點子怎樣運用最有效。」這個論述其實跟「三分鐘熱度工作術」的作者「中村貞裕」所做事情一樣,他就是個知識中介者,隨時追求的最新最廣的知識,然後去串連不同領域的人、事、物,藉以達成目標。而依我個人的興趣取向來說,我也認為我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這個作者的人生哲學值得我效法並實踐。

D(採取行動):

  • 所以我想我會有「意識」的去省察,去過生活,例如隨手寫下來的創意,持續累積到第二大腦裡面,因為這些累積的想法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同時這也是種把腦袋卸貨的過程,因為人實在不適宜進行多工任務,而分散了寶貴的注意力。
  • 以上述的例子而言,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曾經看到一個散步溜狗的婦人彎下腰來撿拾狗大便,看到這個景象,我馬上在筆記本上畫下我的想法,就是「一根長棍結合網子,方便溜狗的人清潔寵物排泄物」。隨時想到啥東西不管是創新的點子、看到的影片、公車廣告、別人聊天講到的話題… 等等,全都馬上記錄下來丟進去第二大腦(目前是Evernote),一方面避免忘記,一方面厚實自己點子的資料庫,日後可以回來回顧並跟想法產生新連結。
  • 至於個人工作流程或是習慣的改進,我覺得也算是創新的一部份,你拿新的工具或方法論回來使用,揉合了舊有的經驗,去創造出更新更快更有效率的方式。就我自己的狀況來說,使用新的app或程式等等,淘汰掉舊的使用習慣,而追求更好的使用情境,例如我最近新採用了, toby,join,toggl,droplr…等等新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