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指數型基金?| 基金入門EP5】

Ann
3 min readNov 1, 2019
# 文章總閱讀時間:4 min
# 以下將回答關於基金的幾項問題:
1. 什麼是指數型基金?
2. TIF v.s ETF,差異在哪?
3. 你適合買指數型基金嗎?

什麼是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TIF, Traditional Index Fund)跟前面幾種基金類型不同的地方在於:指數型基金並不是讓經理人自由挑選基金投資的標的,而是一種被動式投資基金的方式。它會選定市場中某個指數,並且根據該指數的投資權重分配,建立出一個與選定指數大致相同的投資組合。因此指數型基金的績效表現會和選定指數相似,當指數獲利的時候,指數型基金就能跟著獲利。

世界上首支指數型基金是 Vanguard 500 Index Fund(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由先鋒集團(Vanguard)的創辦人約翰.柏格(John C. Bogle)在1975年推出。

讓投資人能以「更低的成本,來追蹤整體市場的報酬率」

投資指數型基金成本低,原因是因為經理人僅需效仿指數的配置,觀察指數的進出場時間點即可,除此之外,指數型基金組合的進出場次數較少,省下了一定的交易成本,因此基金公司才會向投資人收取較低的管理費。

TIF v.s ETF,差異在哪?

比起TIF,目前市場上應該比較常聽到的是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ETF出現在1990年代,它的全名為「指數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是指數型基金的一種變體。它跟TIF的差異在於:「ETF多了一種交易管道」,投資人除了向基金公司,進行傳統申購贖回之外,還能夠在股票交易所中,向其他投資人買賣ETF的受益憑證,因此ETF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需要留意的是,基金公司會設立 ETF的最小贖回單位,對於小型投資人在流通資金上略微不便,而且在交易所中交易受益憑證的成本比較低,所以對於小型投資人而言,通常會選擇在交易所來進行買賣。

但是因為這個交易方便的特性,反而衍生出幾項值得注意的問題:

  1. ETF違反指數型基金的「被動性投資」特性:因為ETF太容易被進行買賣,所以投資人經常頻繁交易,買低賣高,以短線操作的方式來賺取其中的報酬。此時,就要非常留意過程中發生的交易成本,是否會因此侵蝕掉ETF的報酬了,不然反而得不償失。
  2. 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的變體ETF:ETF的交易成本低,然而變體ETF的交易成本就不一定低了。市場中有許多名稱中帶有ETF的金融商品,它擁有「主動交易」的特性,有時候報酬率表現不錯,容易引起投資人的興趣,但是這種商品在管理費用上反而頗高。所以投資人在選購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這類ETF的投資組合,不要誤買了不適合自己的ETF。

結論

指數型基金是模仿指數來被動性投資,所以投資人不用太關注市場變動,只需要觀察指數的報酬發展,選定合宜指數,接著再挑選相同組合權重的指數型基金,因此非常節省投資人的研究時間,很適合沒有時間研究市場變動的投資人

到此篇文章,我們已經介紹完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型、指數型基金的個別特色了,相信你對所有基金類型都有了一定認識了吧,如果對基金這種金融商品感興趣的話,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文章哦!

--

--

Ann

努力吸收各方觀點的海綿型投資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