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服務體驗思維幫助企業轉化疫情危機

Hsien-Hui Tang
ditl / Design Innovation & Thinking Lab
14 min readFeb 27, 2020

本文透過體驗思維框架與服務設計方法,分析新冠狀病毒疫情下大陸餐飲行業的變化,透過四個服務渠道的分析,描述不同企業在面對環境變化時的做法。提出面對使用者與員工的改變、建立產品與服務的多元性、著手混合數位與實體環境的轉型、重新建立人與品牌的關係建立、以及思考運用分散式創新(distributed innovation)的能力,將有助於企業轉化疫情危機成為面對未來的適應力。

前言

在國際情勢緊張、經濟趨勢不明的情況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企業的春節盈利計劃,也打亂整體2020年的佈局。產業所面對的未來充滿變化,一時之間看不到前方的詭譎變幻,但就如港大ICB創新管理系方世偉老師所言,「企業無法一直遠離風險,但你可以因為有強大的適應性,而對風險免疫。」

相較於原物料與產品製造業,服務業在這一波的影響最為巨大,原先在2020年看好的零售、金融、地產、交通、住宿餐飲等服務業,目前多半處於休息狀態。主要因為這些產業多半屬人力密集性質,在減少接觸以降低群聚感染的狀態下,服務執行的困難度變得很高,營運成本與人力需求甚至無法支持服務的繼續進行。

以在日常生活所需的餐飲服務為例,沿街的小吃店、餐飲店基本上都處於閉門狀態。某些大家喜愛的餐廳很早就宣佈暫停營業,至今不知道哪天才能完全復工開門營業,甚至包含知名的連鎖餐廳,例如海底撈、西貝莜面、外婆家集團、九毛九。

但是依舊有一些餐廳服務堅持下去。星巴克從除夕開始,決定暫時關閉所有武漢門店,後續擴大到中國境內的2000家門店,但是其4200家門店的一半依然持續營業。更為厲害的是麥當勞,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依舊有近 3000 家餐廳正常提供服務。

在這樣的時機,如果透過危機處理來重新檢視企業的不同環節,也許可以發現並補強原有的弱點,重新建立企業的適應力,以獲得更大的彈性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分析

企業面對的環節很多,本文將從服務設計的角度出發,運用服務歷程中的「渠道整合」來分析,進而思考企業未來應對產業環境變化的方式。

服務是建立人與品牌溝通的主要方式,而服務的建立要從渠道建立談起。體驗思維將渠道分為:人員、環境、產品與服務、溝通四個面向,以下讓我運用這些層面來分析餐飲的案例,從服務設計的角度來思考企業面對外部挑戰的適應力。

體驗思維架構下,人員、環境、產品與服務、溝通等四個渠道

人員的渠道,

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員的服務是構成餐飲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例如海底撈各式各樣的人員服務,可以讓聚餐有不同的樂趣;或是西貝莜面的蒙古牛大骨服務,可以在開放式的場域中,按照個人喜好選擇部位,讓客戶在酒足飯飽之餘,還有不同的體驗。

但是在目前疫情傳播的情況下,同樣加分的項目倒成為減分的重點。員工處理食物過程中大量的接觸食材,以及提供服務時的近距離接觸客戶,使得整體交叉感染的機率大幅增加。我們可以從新聞報導中看到許多因為餐飲團聚引發的群聚感染,證實這樣的憂慮並不是空穴來風。

所以在疫情蔓延的狀況下,對於人員渠道的過度依賴影響了服務模式。原先這些餐飲品牌所引以為傲的客戶體驗,卻成為了運作的羈絆;原先場景服務的價值,卻導致了營業的中斷。

但是,反觀星巴克與麥當勞,透過供應鏈的建置與標準化,對於現場人員的依賴較少,在減少人員接觸上就有比較多的選擇,進而具備更大的彈性來面對疫情的挑戰。

星巴克與麥當勞前台服務人員咖啡師,基本上不用處理食材,可以在戴手套的情況下完成所有服務。而麥當勞的後台烹飪,是在完全開放下進行,使用準備好的食材進行加熱與組合,可以達到較高的衛生標準。在人員接觸上,星巴克與麥當勞都是西式速食的販賣方式,也就是服務人員待在櫃檯的後方,和客戶有一定的距離,不需要近距離的接觸就可以完成服務。

在一般的日子裡,如麥當勞可以有品牌大使協助2.0服務升級,讓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增加堂食的服務體驗。但是當有減少接觸的需要時,可以轉換成自助式的餐飲服務,透過kiosk點餐打包外帶,甚至是撤除堂食的服務,改成以app訂餐外帶或是外送的形式。

雖然把人員體驗作為競爭優勢的企業在此場景下失去優勢,但反而呈現出此類企業更需根據其性質與市場變化的需要,規劃更全面與彈性的人員服務。例如,西貝在關閉大部分線下門店的情況下,快速調整人力配置大力發展其外送業務。等到疫情過去後,還是可以持續原有的體驗服務模式,迎接下一波的挑戰。

環境的渠道

一般中式餐廳內部空間的設置,多半配合大面積廚房的位置,從餐廳的後方出餐,所以服務人員上餐時,與堂食顧客接觸的時間較長。相對來說,一般速食餐廳多半是在餐廳入口面點餐與出餐,所以上餐時與堂食顧客的接觸較短。

於此同時,星巴克的啡快可以將領貨的窗口設置在面對道路的方向上,領取的客戶不用進入店內。麥當勞的客戶可以運用現場的kiosk點餐,不用長時間排隊等待於隊伍中,可以在較大的環境中點餐與等待,drive through更可以讓客戶待在車內透過擴音系統與窗口,選擇餐點與取餐,不作近距離的接觸。

麥當勞少接觸點餐

當然,星巴克的專星送與麥當勞的麥樂送,更是讓整體的接觸降到最低。當客戶透過網路與app點餐送到小區時,只要控制領取過程的細節,就可以在最小接觸下完成服務的遞送。

專星送
麥樂送

以上多樣的服務模式,除了實體環境的配合,還要加上數位系統的輔助,所以之前重視數位轉型的企業,在綜合運用實體與數位環境的基礎建設就比較好,因此也有比較多的彈性可以調整服務模式,以面對外界的變化。

產品與服務渠道

分析企業最重要的角度還是其核心價值,也就是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西方速食在產品面本來就比較便於攜帶與適合個人使用,所以星巴克與麥當勞在這一波面對無接觸與外送服務的需求,反應的速度會比較快,甚至不須停業就可以轉變服務模式。

但是不見得中餐就不能做成適合攜帶與個人使用,不論是美團或是餓了嗎的外送,都已經具備相關特性。然而在收到餐點之後,常常可以看到眾多的包裝盒,雖然可以選用一次性餐具,但是還有改善空間,如美劇中看到的中餐外賣盒Fold-Pak,環保、單一、快速,但這就要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平衡菜色風味與方便性:如何在單一環保包裝下,保持不同菜色的獨立風味。

隨著時間的流轉,越來越多的中式餐廳推出外送服務,將合適的堂食菜色或甚至是中餐半成品,轉變成密封外帶以滿足不出戶的限制,卻又能提供堂食水平的中餐。配合上口碑、大眾點評等平台,以及物流的服務,送餐到家時加熱就可以享用。透過這種方式,一些企業慢慢恢復餐飲服務的提供,但是在反映速度與資源消耗上,已錯失一波窗口機會。

西貝的快速料理

溝通的渠道

最後一個角度是從溝通的觀點來思考,也就是企業傳遞品牌價值的持續與一致性。不論是海底撈的「服務至上,顧客至上」,或是西貝莜面村的「一頓好飯,隨時隨地」,在這次爆發的疫情上都沒能堅持住持續提供餐點。我們相信他們都願意持續服務客戶,但是在多方考慮下不得已只能暫停營業,客戶可以理解,也給予打氣加油。

但是如果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麥當勞的快速反應與持續營業,對許多因故無法準備餐點的朋友來說,的確值得大聲的對它說「i‘m lovin’ it 我就喜歡」。在這樣的困難時刻,若能在顧客心中建立品牌價值與關係,可以感受更深、更加持續,也更有價值。

體驗思維中把顧客與品牌的關係分為四個階段:陌生人、熟人、朋友、家人,其中家人的關係最難達到,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但也是最具有品牌價值的一個階段。運用到這次疫情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不同品牌與客戶關係的變化。誰會在最危急的時候,幫你供應三餐?唯有家人而已!因此這些企業可能在客戶心中深植像家人一般的感受。患難見真情,在危難中建立起的關係相對長久。

這也可以說明,即使從解決原料存貨問題,以及成本的角度來計算,麥當勞的持續營業在短期內是不敷成本的。然而堅持履行對客戶的承諾,於危機時刻不中斷服務,在客戶忠誠度、長期獲利上卻能有正面收穫;這也顯示為什麼每一年麥當勞在品牌價值計算上都名列前茅。

未來

按照SARS, H1N1, COVID-19爆發的頻率與狀況,雖然不願意接受,但是疫情可能會持續的攻擊現代企業的生存,就如這一波疫情衝擊本該紅火的春節黃金周,讓不少企業難以為繼。

綜合上面的分析,面對未來,從人到接觸渠道到品牌,有幾個方向可以思考。

首先是企業需要積極呼應人的改變。員工是企業的根本,如何讓企業永存並維護員工的生計是一大要事,但是經過這次事件後,應該有許多人開始思考人生的目的與價值,對於工作的付出與投入會有新的想法。配合上千禧世代進入職場,如何讓員工持續投入,保持對公司的忠誠度,會逐漸變成企業的挑戰。

在此同時,如何適切的導入機器人與人員協同服務,將會是未來企業可以思考的面向。現行許多酒店利用機器人提供夜間房客送餐服務,雖然缺少人的溫度,但合理的減少人員成本。而這些設備同樣可以在抗疫的情境下扮演重要的角色,減少人員接觸,進而增加企業的適應力。例如由碧桂園捐贈的煲仔飯機器,機器人可以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快捷高效、無人化出餐,讓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也能吃到熱騰騰的煲仔飯。

同樣的,客戶是企業的命脈,經過這一波疫情的影響,大家對於自己生活的想法與相關服務的需求也會產生改變。不論大小企業都必須積極思考這些改變可能產生的衝擊。

美國的911事件後,近六分之一的美國人減少航空旅遊的安排,在紐約超過一半的父母擬定緊急事件的處理計畫,近75%的民眾感受到強烈的愛國情操,一半以上的美國人開始思考人生中精神層面的事情。這樣的改變對於產業影響十分巨大,進而影響到航空業、安全監察產業、健身產業、甚至是零售業,造成某些美國製造的產品銷售額度大幅上升。

就此次內地疫情來看,上海萬科的反應速度很快,第一時間針對社區物業提供的服務進行調查,確認健康住宅的需求,以及瞭解疫情造成購房態度與需求的改變。掌握人的改變,進而確認企業服務的改變方向,將有助於轉變此次危機成為未來的動力。

第二是建立產品與服務的多元性,也就是全年產品sku規格的重新規劃,要應對不同極端狀況的場景,思考整體產品、人員、環境等渠道的配合,建立新的產品單元。要提醒的是,不是單一的產品規格就能適應所有場景,而要把服務模式與渠道運用納入sku規格來思考,例如堂食的產品、外帶的產品、透過電商平台外送的產品,都有各自的需求與特性。

產品與服務的設計要以客戶價值為出發點,因此當疫情發生,客戶核心價值產生改變的時候,企業必須即時透過服務歷程中的多元渠道,來改變產品型態。就如同將堂食服務轉向半加工菜,減少部分家庭做飯鐘點工不能提供服務的問題,同時提供比快餐更好的營養均衡與衛生。這樣的體驗與需求滿足,將會轉化成客戶對於品牌的信任與習慣,進而帶來較高的商業價值。

第三是進行混合數字與實體環境的服務轉型。在這一波疫情的推波下,線上服務與平台獲得很高的注目,也在這段期間獲得很好的成績。不論是線上看房買房、遠端會議,電商外賣送餐服務和食材訂購服務,網路直播上課、雲健身、情人節的單身蹦迪,都大幅推升了遠距電商服務的使用量與獲利。

但是不要忘記,人還是社會化的動物,還是需要大自然的陽光與環境,還是需要見面聊天。所以這一波長時間的隔離,讓很多人心裡深切感受到,其實真想要到公司去上班與開會,真想要出去走走。所以當疫情控制住、解除隔離之後,迎接企業的可能是一波逃離線上的渴望,以及進入實體場域的補償性消費。這時候客戶對於企業服務的要求,也許會呈現另一波的逆轉。

因此當我們在強調數位轉型的時候,重點不只是將產品導入電商平台,或是建立公司的網站、app、小程序、公眾號,而應該是梳理企業對內的團隊溝通、產品製造過程,以及對外的顧客歷程與服務傳遞。透過數位與實體渠道的混合運用,建立多元性的產品與服務,進而增加企業面對劇烈變化的適應力。

面對疫情隔離,實體環境停擺,我們需要數位環境的支持,但是如果面臨的數位環境停擺,那就要思考如何運用實體環境。2019年法西颱風強襲東京地區,造成近百萬戶停電,其中引起的嚴重問題就是交通停擺,以及沒有現金購買物資。所以如果企業全面電子化, 停電時恐怕要面對另外一類的挑戰。

所以具備服務創新思維,透過服務藍圖(service blueprint)建立數位與實體渠道混合運用的服務歷程,深化不同渠道的施行與整合,將可大幅提高企業面對挑戰時的承受能力。

第四是思考人與品牌的關係建立,品牌忠誠度與可持續性將會在這次的事件後,變得更加重要與清晰。企業必須知道產品在客戶心中的定位,運用數位轉型積極的改善其關係。

經過我們簡單的在線訪談,詢問大家對持續營業/停業品牌的看法,一個很有趣的發現是:有些用戶會認為海底撈的核心服務來自「人」,所以不會對品牌有期待,反而會覺得停業很好;反之有些用戶覺得麥當勞是一種「基礎服務」,所以會覺得品牌持續經營是不錯的行動。

因此常常吃麥當勞的人會認為麥當勞持續營業,並且做好各項措施是「回應了他們的期待」,屬於一種加分行為;而比較少吃麥當勞的人,會傾向認為持續營業「有風險」,反而有減分的感受。所以用戶對品牌的期待與定位,是建立關係時必須思考的議題。

延伸這樣的思路,疫情下品牌可能會因此更加兩極分化。偏向於提供「人」的體驗的品牌,應該思考如何將原有的「體驗」通過數位方式進行升級;這可能十分困難,但並非緊迫的挑戰。而偏向於「基礎」體驗的品牌,由於客戶的期待,數位轉型反而是非常緊迫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轉型不只是數位化,而是要透過體驗思維中「人-渠道-品牌」的整體架構,進行服務設計的渠道整合與梳理,在不同的接觸點上滿足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才能真正獲得數位轉型帶來的商業價值。

第五是必須理解如何運用分布式創新(distributed innovation)的能力建立品牌價值。在目前產業變化莫測、客戶需求升級的壓力下,疫情絕對不是2020唯一的黑天鵝。如何在有限的企業資源與時間壓力下,進行分散式創新是開拓藍海的重要路徑。在產品發展的前中後段結合其他企業的知識與經驗,共同創造新的創新研發流程,以及在服務提供的歷程中,思考結合不同企業的長處,共同面對艱鉅的產業環境,將會是面對多變未來的重要議題。

這樣的概念早在2014就由歐盟研究提出,這種開放式創新2.0的特性有別於封閉式創新與原始開放式創新,強調互助與獨立的企業個體,互相刺激及給予養分,透過混搭的方式進行實驗,期望在創新的道路上發揮價值星座(value constellation)的綜效。

在這次疫情的變化中,我們看到許多餐廳可以快速的運用現存產能復工,除了妥善運用內部原有服務歷程的標準化與渠道外,更重要的是與其他廠商建立策略式的價值鏈聯盟,傳遞企業的服務,而這樣的創新模式將在未來的日子裡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最後,面對重大危機時,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堅持下去。不論是給予員工信心、滿足使用者需求,或是原有渠道整合的產品創新,又或者是外部連結的星座價值創造,抑或是建立開放式品牌價值,長遠維繫顧客關係,都有助於企業面對激烈的產業變遷。

本文透過體驗思維的脈絡,協助企業從服務設計架構中,重新檢視利害關係人、公司對內與對外的環節,重新梳理品牌價值,建立品牌與客戶的可持續關係。期望可以協助企業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品牌的發展,化危機為轉機,建立更長遠的商業價值。

本文的完成有賴與多位企業創新實踐者的討論,包含HKU ICB深圳成員、X-Academy 晴晴 閱微、DITLDESIGN Max,感謝他們的協助與想法的激盪。匆促完成難免有不善之處,歡迎各界先進共同討論與指教。

唐玄輝 Hsien Hui Tang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