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問題的家庭評估

雜物碎念精神科 ClutterPsy
2 min readApr 22, 2018

#家人囤積怎麼辦
#專業人員評估篇

感謝Wu Matthew學長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家人對於『雜物』、『雜亂』的認定有落差,該怎麼協調這種情形?」

如果有人問我「最難整理的東西是什麼?」
我一定會秒答「別人的東西。」

原因無他,物品作為個人的象徵,自然也包括領域性。
在取得他人同意前插手處理其物品,相當於侵犯對方的個人領域,是相當不尊重的行為。相對的,在取得他人同意之前,放任自己的物品佔據其他人的空間,影響其他人的活動,也是相當不尊重的行為。
我想這個概念應該是大家都了解的。

然而常見的狀況是家庭成員的認知不同,因而產生摩擦;
A認為髒亂的空間,B卻認為還可以接受;當然也有可能加入C、D⋯⋯甚至更多人的意見。
不過通常大致上會分為AB代表的正反兩方。

對於心理衛生從業人員,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首先必須分析:
一、家庭動力:A和B是什麼關係?其他人的角色為何?物品在這個系統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二、精神病理:是否有任何系統成員的精神病理影響到現況?這部分就包括了囤積症的評估。

比如說在PTT婚姻板很常見的,媳婦發文抱怨婆婆愛囤積,衛生習慣不好等等,表面上看來是囤積問題,但是經常指向的是婆媳問題、親子問題和/或婚姻問題。
做出formulation之後,才能進一步針對關鍵處置。

處置時,要抱持下列原則:
一、人的問題先於物品的問題。
二、以減害為優先。

我自己比較傾向用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導向的觀點來切入,對於東方家庭,喚起原有情感的連結理論上比較有效果。然而實務上我還沒有足夠的機會進行這方面的介入就是了(遠目)。

其實家人囤積的問題就像所有家庭問題一樣,評估和介入的流程大致上是類似的;
然而,因為「家醜不外揚」的觀念,加上囤積相關知識尚未普及,會需要到向外求助的家庭,通常問題是重重疊疊、盤根錯節,彼此的情緒累積很深,不是很好處理。

我想,之後會以對方與自己的關係(長輩、平輩/伴侶、晚輩)來分為三部份,進一步討論身為家庭成員的朋友要怎麼來面對家人囤積的問題。

#呃啊今天好沈重
#雜碎精神科偶爾還是得專業一下

--

--

雜物碎念精神科 ClutterPsy

精神科醫師,整理師,母親。Psychiatrist; Life Organizer; Mother。Facebook: 那些雜物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