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標誌百年來最大改變

陳信宇
10 min readMar 4, 2020
新標誌在BMW i4 概念車上的效果

昨日(2020/3/3),BMW發表了全新的扁平化新標誌,今天來分享BMW的標誌演變。然而,提到標誌之前,先說說BMW的歷史。

如許多車廠大多都是從軍需、重工產業起家然後轉型。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慕尼黑有兩家飛機製造廠,分別為拉普飛機發動機製造公司(Rapp-Motorenwerke)以及奧圖飛機引擎製造廠(Gustav Otto Flugmotorenfabrik),這兩家工廠主要都是以打造飛機引擎為主。

1917年,BMW汽車前身BFW公司總部

在1916年3月份,Franz Jdsef Popp及Max friz與Camillo Castigioni三人將這兩家引擎製造廠併購整合,同時,公司合夥人們決定將公司名稱更改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 德語:Bayerishe Motoren Werke GmbH,英語:Bavarian Motor Works,縮寫為BMW,在英語系國家經常被暱稱為Bimmer,在中國地區稱為寶馬,在港澳地區以及台灣一般使用原稱縮寫BMW)。

在這段時間內,BMW並沒有自己專屬的公司標誌。因為在早期,標誌和它的含義絕不像今天那樣向廣大公眾呈現,當時主要業務是為德國空軍生產和維護飛機發動機,並不是像現在對消費者。

BMW emerged from the firm Rapp Motorenwerke GmbH (1913–1917). This can also be seen in the first BMW logo from October 1917, which continued Rapp’s tradition of having a black ring around the company logo bearing the company name.

直到1917年,BMW才將前身Rapp公司的標誌進行了修改,在德國註冊公司商標。

標誌以圓形黑色背景為底,並將內部的圓圈分為四等份,分別填上了藍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圓圈的外圍配以金色「BMW」 字樣。其中內部的藍白兩色靈感並不是來自藍天白雲也不是飛機螺旋槳,而是來自公司總部所在地德國巴伐利亞自由州(Freistaat Bayern)的州旗旗幟配色。

Staatsflagge Bayerns

不過雖說是以州旗旗幟配色,但還是有點小不同。BMW標誌中的配色跟州旗配色排列剛好相反,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早期創建時,當地商標法就禁止在商業標誌中使用該州的旗幟和其他相關元素。因此,BMW用簡單的翻轉顏色以規避商標法的約束。

Left: This was the emblem that BMW used to present itself at the motor show in Berlin in 1924. Right: In the early years, BMW produced engine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ircrafts, automobiles, agricultural equipment and boats.

那麼被相傳了90多年的BMW標誌源於飛機螺旋槳的誤解是從哪裡來的?其實這和BMW在1929年推出的一張廣告有關。

Since this BMW publication from 1929, the myth that the BMW logo is a propeller has endured.

當年,隨著全球經濟危機(也被稱為“經濟大蕭條”)開始爆發,Pratt & Whitney 在其許可證下,生產最新飛機發動機,BMW公司為了宣傳推廣最新製造的飛機發動機,在廣告圖片上展示了兩架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並在飛機旋轉的螺旋槳上展示了BMW字樣。從那以後,它在公共媒體上被傳播了很多次,特別是1942年,一則類似的廣告出現在BMW公司出版物“Flugmotoren Nachrichten”(飛機發動機新聞),所以這就造成很多人都認定BMW標誌原型來自螺旋槳。

BMW did not make any serious efforts to discourage this myth. In fact, it continued to represent the BMW emblem as a propeller, like this 1942 illustration from the company’s works magazine.

BMW集團檔案總監Jakobs說:「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BMW並沒有去糾正其標誌和螺旋槳有關的說法。因為這種說法並非完全錯誤,但也不是100%準確,因為BMW確實和飛機有著聯繫。」紐約時報曾經在2010年發表一篇文章來糾正對BMW標誌淵源的解讀,但是原來的故事已經被大家接受並認可,所以BMW標誌是來自於螺旋槳的故事繼續流傳。

關於標誌

第一階段:1917年:標誌的誕生

標誌設計之初一直都只出現在BMW公司內部的印刷文件中,直到1923年隨著型號R32的第一款摩托車推出,才一併出現在該摩托車上,這也是人們第一次能在馬路看到這枚全新標誌。

The BMW logo appeared on the stree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23, on the fuel tank of BMW’s first motorcycle, the BMW R 32.

第二階段:1933年:更加沉穩、高貴的標誌

1933年BMW公司首次對其標誌進行修改,相較1917年版的標誌改動幅度並不大,主要修改內外雙圓的金邊加粗,BMW字母改用粗體字以及縮小了3個字母之間的間隙。

然而,雖然幅度不大,但加粗後的雙圓金色邊框與字體,確實使其看起來確實更加沉穩高貴。 當年BMW公司一開始決定自行研發設計汽車時,就看中了當時的中高端汽車市場,這樣看來確實更加符合這新的形象。

第三階段:1953:年輕化的標誌

1953年BMW公司再一次對標誌進行修改。新的標誌改用白色的雙圓邊框、白色的BMW字母以及將中間的圖案也變成淺藍色,看起來更加年輕化。

據相關資料記載,BMW公司這次新標誌啟用前,對之前的舊版本標誌在樣式上沒有做嚴格規範,雖然“藍白”的內圓圖案從未改變過,但是在字體顏色和樣式、雙圓邊框粗細還有顏色都沒有做出統一。產品設計人員可以在BMW公司的標誌上再做調整變化,使得那時候的BMW標誌種類非常繁雜。不過經過了這次改標後,BMW公司在其標誌的設計上完全規定統一採用白色的雙圓邊框與字母配色作為BMW公司印刷品上的標誌配色,在摩托車和汽車上的BMW標誌則是採用銀色雙圓加上白色“BMW”字母的配色方案。

第四階段:1963年:更有科技感的標誌

BMW歷史上的第三次標誌修改,改動幅度依舊非常小,包括了將老標誌中的淡藍色改回原先藍色以及把字體從襯線換為無襯線字體。修改後保持了上一版標誌年輕化的特點又多了些許科技感,同時也比標誌修改前更加能夠傳達出那個時代產品所強調的運動與高科技的特點。

第五階段:1997年:現代化的標誌

這次修改幅度同樣不大,就是在舊版標誌的基礎上加入了立體的效果,使得修改之後的標誌,不僅保留了之前老標誌的所有特點,而且更加醒目、動感,更加現代化。BMW公司在強調了多年的“動力與操控”性能後,選擇在這時更換其標誌,目的就是讓新的標誌更加符合當時BMW汽車的特點。

第六階段:2020年:扁平化的標誌

最新一次的標誌改變就保留了“藍白”的內圓這個經典元素,其餘部分則完全大改,外圈改為縷空設計,代表著更加開放及清晰的新概念,同時去除立體感及陰影設計,採用極簡的線條打造前衛感覺,符合現今數位化趨勢呈現。保留當中的基因,卻又顛覆了品牌標誌百年傳承,正正代表著車廠將邁向全新一頁。

上為1997~2020;下為2020-,字體呈現順著圓弧的內、外內部輪廓調整設計

BMW副總裁Jens Thiemer表示,這不僅僅只是一次設計上的更新,更是代表BMW未來的機動性。並提及:「我們希望使用新的透明版LOGO來吸引我們的客戶,此外,我們的新品牌設計旨在應對品牌數位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BMW M & BMW i

除了BMW標誌扁平化外,BMW M 跟 BMW i 系列的標誌也從立體化變為扁平化。

上舊下新

其中,相較於BMW M 只是扁平化的微調,BMW i 將原本標誌中藍色元素與字母 i 分離放置旁邊。BMW i 系列將成為未來的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家族的一部分。

新標誌在BMW i4 概念車上的效果
新標誌在BMW i4 概念車上的效果

據了解,BMW i4將於2021年在慕尼黑的工廠啟動生產。

新的標誌,你喜歡嗎?

--

--

陳信宇

現為品牌策略公司創意總監、大學教師、企業品牌設計顧問及經濟部服務優化與特色加值計畫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