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BCG和Google實習offer — MBA實習面試準備與經驗分享

求職方向、準備內容、準備時程、如何尋找資源

Sherry Lin
14 min readApr 6, 2024

引言

大部人在讀MBA(企業管理碩士)前或許不知道,MBA的暑假實習原來是一年級上學期就開始找了。如果目標是Consulting(管理顧問)或是Big Tech(大科技公司)的話,許多甚至在12月到1月就已經面試完、拿到offer letter。而正常情況下(稍後說明近幾年的不正常情況),只要實習表現正常,就會拿到畢業後正職的return offer,所以等於MBA入學半年,就已經把兩年後的全職工作搞定了!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震撼,我想說我根本什麼都還沒開始學,這些公司怎麼就能決定要錄用我呢?但後來理解到,這整個產業結構就是建立在各機構之間的信任基礎上。換句話說,其實你被MBA選中錄取,就已經是對妳這個人的肯定,被蓋了某某MBA的正字標記,這些公司信任學校對人才和教育的把關,相信兩年後畢業你會是個人才,所以願意這麼早把offer給你。說穿了,這才是MBA學費這麼貴的價值和理由,不是你真正學到什麼,而是有了正字標記後,別人認為你會什麼。

一到美國的第一學期就要找到工作代表什麼呢?這代表兩年中的後面一年半,只要你想要真的可以純玩樂(之後文章會分享我的一年半怎麼過,當然不只是玩),但同時也代表第一學期將會極其痛苦 — 除了要適應新的語言和生活環境,還要努力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交新朋友,而第一學期又都是很重的必修課,再加上找工作的各種準備和徵才活動……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每天都只睡4個小時,壓力非常大。幸運的是,我的努力最終是有結果的,我在第一學期聖誕節之前,就拿到Google Program Manager的實習offer,一月初又拿到了BCG(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實習offer,我的MBA求職就算告一段落。

以下跟大家分享我的實習求職如何準備,包括我準備了哪些東西準備時程如何尋找資源等,希望對想在美國求職的人有幫助!

View from BCG New York office.
BCG紐約辦公室的街景

求職方向

我主要找Consulting和Big Tech這兩種類型的工作,因為我MBA之前在Tech startup做BD(商業開發),一直希望能到大科技公司看看,並希望能跟產品更接近一點,所以起初的目標是找Big Tech 的PM(產品經理)。但在MBA不免會接觸Consulting,加上這幾年來Consulting其實也跟著時代的腳步,融入了很多數位轉型的案子(BCG最有名也最引以為傲的案子就是幫星巴克做的會員App)。在這類型的案子中,顧問其實就像是個PM,從策略到產品的規格開始規劃,並帶著客戶依循敏捷開發的流程做出產品,最後上線幾個use cases(用例)來證明成效。而且在管顧裡做產品PM,可以一直換產業、換產品、換團隊,不會侷限在一個小小的feature(產品特徵),讓我決定姑且一試!

求職準備內容

Consulting和Big Tech PM徵才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1. 徵才流程非常結構化(Structured)
  2. 都包含行為面試 (behavioral) 和案例分析 (case interview)
  3. 發面試邀請前常常先有線上測驗
  4. 都需要適度的networking

針對以上這些特性,我的準備內容包含了履歷cover letter(求職信)behavioral interviewcase interview線上測驗以及coffee chat:

(1) 履歷和cover letter

寫履歷和cover letter的一些基本準則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包括使用主動性動詞開頭、說「我」不要說「我們」、量化影響力等。但我來美國之後真正學到的是「簡潔且言之有物(concise and to the point)」以及「使用專業且有定義的詞彙」,這是我以前常犯的錯,也是我看許多人履歷會有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簡潔且言之有物」,舉例來說,「我帶領10人的工程師與設計師團隊,在三週內推動全國性專案,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50%以及用戶成長30%」乍看之下很符合履歷撰寫準則,有動詞又有漂亮的數字,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其實什麼也沒說清楚,只是堆疊了一堆自以為很厲害但不見得重要的數字和資訊,但你到底推動了什麼樣的專案?解決了什麼問題?完全看不懂。如果能說「我領導產品團隊進行全國性用戶調研,重新設計品牌定位和視覺,提升品牌知名度50%以及用戶成長30%」這樣就清楚明瞭許多,recruiter可以明確知道你做過什麼、擁有什麼樣的技能。

再來是「使用專業且有定義的詞彙」,在中文裡,我們常常會將一些形容詞和名詞組合起來以完整表達我們想表達的意思,但在英文裡,很多華麗的英文詞彙其實是有明確定義的,不能隨意使用或自行發明;而許多詞彙雖然存在,卻不適合寫在履歷上。若想要發明酷炫新詞,也是在當你是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 (thought leader) 的時候來發明,而不是找工作時在自已履歷裡面發明。所以建議大家不確定的詞彙先求證,確定有這樣的用法,而且是履歷裡的常見用法,再來使用。

(2) Behavioral interview

Behavioral interview簡單來說就是了解你這個人 — 你有什麼優缺點、如何與人合作、是什麼樣的溝通風格、面對衝突和意見不合如何解決及面對緊急狀況如何處理等等。有些面試官也喜歡在這裡加入壓力測試來玩玩你,看你臨場反應如何。基本的準備方法包括準備5個左右的故事,並用STAR方法(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也可以再加上Learning)來表達,並控制回答在三分鐘以內。另外,也要準備兩分半鐘以內的自我介紹,能夠總結你的履歷以及表達為什麼你想要加入這間公司。

準備behavioral時,蒐集和分類問題非常重要。我個人的做法是先盡量蒐集問題(可以針對你的目標公司常問的問題來蒐集),再把類似的問題歸成同一類,然後你會發現問題就大概10類以內,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挖掘自己過去有什麼樣精采的經驗。一個好的、豐富的經驗應該要可以回達一個以上類別的問題,這樣就不需要準備太多故事,而且如果被問了同個類別裡的第二個問題時,你也可以很從容地拿另一個故事來回答。

這裡很多人會走入的誤區是,只用一種敘事方法來說同一個故事,沒有將故事針對問題來客製化。以我個人為例,我有一個在公司逆境時成功銷售產品的故事,可以用來回答「如何說服意見不同的人」以及「如何面對困境」。雖然是同一個故事,但在回答「如何說服意見不同的人」時,我需要強調我的溝通策略以及背後的思考邏輯;在回答「如何面對困境」時,我就要強調我突破框架思考的能力。如果我在遇到第一題時不斷強調我自己多有創意,面試官就會覺得我答非所問,因為重點是如何讓對方買單,而創意的做法通常不是人人都喜歡。

我在面試BCG時遇到的一個有趣的壓力測試。我的面試官是BCG能源領域的Global Leader,是我很敬重的一位長輩,非常友善而且真誠。他在behavioral interview最後問我 “Tell me about your strengths(說說妳的優點?)”,我想說這麼基本的問題太簡單了,於是我把我準備的三個優點講了一遍,正想要開心的結束時,他又說 “Can you tell me one more(可以再說一個嗎?)”,我想說好呀來這種變化球,我就姑且再說一個,講完想說結束了吧,結果他又說 “Do you have one more(還有嗎?)”,我開始有點慌了,頓時腦筋一片空白,好不容意再想出了一個就趕快說了,結果他繼續問還有嗎?這時我做了一個正確決定,與其快速亂想亂答,我問他可否給我幾秒鐘整理一下思緒,我運用這段時間冷靜下來好好想清楚,最後我不僅一次再給了他三個優點,並跟他說我還不只這些,如果他有興趣的話我還可以繼續說!這時他終於說很好,不用了。希望這個經驗可以給大家參考,跟面試官要個幾秒鐘(不是幾分鐘!)來思考是絕對沒問題的,重點是展現你臨危不亂的能力。

(3) Case interview

Consulting和Tech PM的case interview概念相似,但方向不太一樣。Consulting case是在解決比較廣泛的商業問題,而Tech PM case interview會著重在從用戶需求出發的產品思維。Tech PM的case interview我準備的比較簡略,只有看了Youtube上一些教學影片,再自己沙盤推演個幾題而已,所以以下分享以consulting case interview為主。

Case interview是我當初最懼怕的一關,因為我天生的思考邏輯比較線性,過去習慣用演繹的方式來思考事情,但consulting要求的是MEC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的結構化思考,對我來說有種從2D走入3D世界的感覺,非常可怕!我起初開始練case時,甚至看完題目就覺得很累,練完一個case就很想睡覺……所以如果連我這樣都可以成功把解case能力練起來,真的只要有心沒有做不到的事!

我練case使用的資源包括:

i. 書:Case in Point, Case Interview Secrets, 各個MBA出版的case book

ii. Victor Cheng的LOMS (Look Over My Shoulder) 系列錄音檔

iii. 線上軟體:Management Consulted, RocketBlocks

iv. 學校 Consulting Club: Workshops, Mentor

v. 找學長姊、同學或其他認識的顧問跟我Mock interview(模擬面試)

我的準備流程是在MBA入學以前,就把Case in Point和Case Interview Secrets兩本基礎讀物看完了,也聽了一些Victor大神的音檔,對case interview有個基本的認識了。我隨後停滯了一段時間,直到面試前三個月重新開始練習。我當時目標是要練30–40 cases,除以12週的話,一週要練3個左右,我就以這個數量來規劃,最後直到面試前,我總共練了35 個case。除了每週找人練3個case之外,我也有用線上軟體來加強比較弱的部分,像是framework和數學,但沒有花太多時間,因為重點還是實戰模擬面試。模擬面試最好都找不同的人幫你練習,這樣可以汲取不同人的優點,大家也會看到你不同的AFD (Area for development)。如果是同樣的人要找第二次,也建議相隔一個月,這樣你才有足夠時間進步,讓對方給你不同的反饋。到準備後期,我開始和其他同樣在準備consulting面試的同學互練,我尤其建議找英文母語者來互練,學習他們的用詞和流暢的表達方式。

整個練習過程中很重要的習慣是維持一個Case log,把你練過什麼case、日期、跟誰練、對方給的建議、下一步等全部紀錄下來,之後回來複習時可以再次加強弱點,也可以看看自己還有哪個類型的題目還沒練過,以及找不到新的人幫你練習時,可以回去煩以前幫你練過的人再幫你練一次。

練case真的很辛苦,所以也不要忘記適時轉換一下心情!我自己練case最難忘的經驗是聖誕節前,有同學揪團去滑雪一週,但BCG的面試在1/5,我當時很怕因為貪玩搞砸面試。但揪團的同學說,我們整團都是要面試consulting的人,大家可以早上下午滑雪,晚上一起練case,我想說既然他們都敢這樣,我有什麼不敢的!於是那週就像是一個超級好玩的case冬令營,我們白天認真滑雪,三點雪場關門後就回溫暖的家練case,晚上再去泡個溫泉,結果我的case功力突飛猛進,還學會了滑雪,超值得!

(4) 線上測驗 (解決問題遊戲等)

我承認線上測驗是我準備最不足的部分,我當初幾乎都是瞭解測驗形式和規則後,就直接迎戰。所以我Amazon PM在線上測驗這關就被刷掉,非常愚蠢少見;McKinsey(麥肯錫)也沒有成功拿到面試。後來聽其他人分享,其實有很多線上資源可以模擬練習,也有影片教學,大家請多利用,不要重蹈我的覆徹。

(5) Coffee chat

Coffee chat真的是讓求職變得非常花時間,但又有些不可或缺的一環。Coffee chat的對象很多元,包括目標公司的派來徵才的人、在目標公司做你有興趣的業務的人、在目標公司實習的學長姊等。它的主要目的包括:

i. 深入了解公司文化、工作內容、工作型態等

ii. 建立未來在公司裡的人脈

iii. 認識可能可以幫你練case的人

我當初其實沒有很理解coffee chat的用意,於是有點為了做而做,讓自己安心,也總是想著要讓這個人幫我練case。但現在實際在BCG開始工作後,回想當初如果能更有意識去認識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的人,建立比較深厚的關係,現在就會更有機會去做自已有興趣的案子。

如果是面試consulting的話,因為每個辦公室的案子類型和辦公室文化差異很大,所以coffee chat可以幫助你判斷哪個辦公室比較適合你。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派來的人多少都還是會粉飾事實,所以不要全盤相信,要多方驗證。

準備時程

我的實習求職從9月到隔年1月初,總共4個多月。我的時間安排如下(粗體為每階段重點):

入學前

  • 看完Case in Point和Case Interview Secrets
  • 聽完Victor LOMS
  • 零星地練了幾個case
  • 看了一些Mckinsey網站上的practice cases

9月

  • 開始參加各種學校徵才活動和coffee chats
  • 修改履歷並找學長姊review

10月

  • 看完case book的產業介紹和基本framework
  • 開始每週練習2–3 cases
  • 開始準備behavioral問題和故事
  • 持續參加各種學校徵才活動和coffee chat

11月

  • 持續每週2–3 cases
  • 用線上軟體加強弱點
  • 找學校career advisor和學長姊練習behavioral interview
  • 持續各種學校徵才活動和coffee chat

12月

  • 持續每週2–3 cases,並開始與同學互練
  • Mock case interview時也同時練個幾題behavioral,保持水平

1月

  • 以複習練過的case為主,確認過去的弱點已經解決
  • 保持心情穩定,吃飽睡好迎接面試

如何尋找資源

其實MBA program本身的career office對我的幫助不是太大,但MBA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讓我有辦法去獲取我需要的資源。我認為整個過程最重要的資源是「人」,不論是幫你練case的人、幫你review 履歷的人、或是跟你分享徵才資訊和資源的人。這些人不只幫助我增強實力,同時也讓我消息靈通,確保我沒有漏掉重要的資訊和機會。

至於如何找到能夠幫助你的人?我的方法是把握各種機會跟遇到的人留下聯絡方式,當下或是事後再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幫我模擬面試。譬如在公司辦的Info session上,我就會記下這些公司派來的人的名字,活動結束後趕快過去聊天認識一下。如果是線上活動,就立刻加他們LinkedIn,並說明是在什麼活動上知道他們。有一個重點是,你要讓這些點長成線,也就是說在跟一個人認識後,請他幫你介紹下一個人(譬如請他介紹你有興趣的產業的人、他們辦公室的台灣人或校友等),這樣就可以擁有源源不絕的人出現來幫助你。

結語

我的MBA暑期實習求職就是四個月的衝刺,我的做法算是標準地跟上步調,一步一步紮實地準備,一氣呵成。然而近幾年因為COVID,後來又遇到美國經濟不景氣,很多公司(尤其是Big tech)開始在實習完不發return offer,我很多同學因為這樣,到了二年級還要重新找工作。但不論是找實習還是找全職,準備方法和內容是大同小異 — 有計畫和目標的準備behavioral和case,按時更新履歷,並善加運用「人」的資源,最後在面試中表現出真誠與自信。其實大家都只是在找會想要一起工作的人,所以想想你會想跟什麼樣的人工作,在面試中展現出那樣的一面。我認為這是在一切萬全準備之後,重要的最後關鍵。

最後,在經歷一番抗爭後(真的!我認真研究法規後,跟MIT挑戰了CPT簽證規定,也跟BCG協商入職時間),我仍然必須捨棄其中一個offer,於是我跟我拒絕Google的好朋友Jerry一樣,拒絕了Google offer,決定加入BC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