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擺攤二三事
3 min readMar 9, 2020
家裡有手烘咖啡與手作甜點,主要都是靠著朋友口耳相傳維持銷量,和顧客的連結深度深,卻不廣。返鄉以來一直想增加曝光度與新客戶,不好意思一直煩身邊的朋友,便興起了去市集擺攤的念頭。
- 這次參加的市集組成滿多元的,是個手作與批發混合的休閒市集,其中包含了以網拍為主(從韓國等地帶回的銀飾首飾,批發的髮飾品或是手機貼膜),也有小型的工藝工作室(例如銀飾品工作是、皮件手工等)或是個人的興趣創作(媽媽手工皂、自己設計首飾的內向女孩等等)。大部分的品牌都有粉絲頁,來參加市集的目的大概是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認識新的客戶。
- 在市集能一下子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商品和品牌,這時候明確強烈的品牌個性顯得重要了。不得不說,日韓流行還是台灣的主流市場,一個市集有2/3都是銀飾耳環,第一攤覺得美,第二攤覺得不錯,接下來看到眼花每一攤都差不多,也挑不出哪個特別吸引人的。然而也有一攤皮件手工與眾不同,當所有攤位都有桌子與桌巾時,她在地上簡單鋪塊布,木箱、行李箱錯落在地上,皮件設計簡約俐落,和店主人一樣隨性有風格,美得讓我的眼光時不時就飄過去。
- 這兩週觀察下來,能不能在市集獲利這件事情,可能要先打個問號(除非有熟客來掃貨)。第二次的時候已經出現回購客戶,我相信有機會啦。能確定的是在市集能讓大家知道這個品牌的存在,還有直接與有興趣的人互動,這樣比網路上的互動更能明確傳達產品和品牌精神,對品牌的想像更加具體(至少知道回你訊息的人長什麼樣子)。
- 由於我們賣食物和飲品,這兩週反覆地調整推銷試吃品的時機。一開始試著站在攤位外面等路人經過拿試吃品給他,但發現路人就跟白海豚一樣會轉彎,在攤位後方滑手機又顯得冷漠,怎麼展現拉近距離但又不嚇跑路人變成兩難的事情。我本身看到推銷員也會逃走,很能理解被強迫推銷的窘迫感。換個角度,如果我是路人,會想遇到什麼樣的攤主?應該會是「如果我想了解更多很能聊得開,但如果我沒興趣就請不要煩我吧。」大概是熱情不用過於積極。後來只要路人眼光停留三秒以上,我才會問要不要試吃看看,順便打出賣點,反應還滿好的,即使沒有買也都收了張名片。
- 關於市集主辦單位,大家稱為店長,主要負責場地、分配位置和陽傘。擺攤的第一天,因為有熟客光顧,把東西一掃而空,還不到收攤時間就想走了,以為是跟在菜市場擺攤一樣,賣完就走,來去自如。沒想到被鄰居阻止,提早走的話會被店長列入黑名單,以後不能再報名。店長說,為了維護整體市集的整體性,即使東西賣完了,也必須等到收攤時間才能開始動作。攤位齊上齊落,攤販多元,吸引路人放慢腳步。
- 南部炎熱的太陽,加上賣的是食品,陽傘成為最重要的設備,通常兩個小攤分配到一支陽傘,很幸運地,我們的鄰居都很願意讓食物先用。第一天擺攤時,鄰居放在他攤前,我只看到傘沿不在攤位上方,傻傻地去請別人移過來一點,鄰居立刻指了陰影的範圍來看,太陽斜射陰影剛好覆蓋在我們的食物上,其實他早就考慮到了,用陰影決定傘的位置,而非本身,讓新手菜鳥上了一課。
- 大家都以為逛市集是件很chill的事情,象徵生活中美好的小確幸。輕鬆愜意的表象下,許多攤主回去後花一兩日整理商品,平日準備起週末銷售的產品,週末出來市集。工作量大,工作室往往只有一兩個人,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工作7日。由這些人的超長工時,完成大眾的幸福生活提案。
- 高雄的夏天來得很早,三月已能被曬傷。
這兩週末帶來不少新的體驗,原本想細細打下一些感想和收穫,還是不小心露出了厭世本性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