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 張愛玲 — 精算的愛情,誰輸誰贏?

Hui-Yu Huang
4 min readJul 24, 2016

--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你喜歡(是)白玫瑰還是紅玫瑰?」很多人看完這篇知名的張愛玲短篇小說,喜歡這麼問。許多討論總是把焦點放在:女人究竟該當一朵端莊矜持的白玫瑰,還是熱烈鮮豔的紅玫瑰。

實際上,這完全是對小說的一種曲解錯讀。這是作者張愛玲刻意為程度不夠的讀者所設下的閱讀障礙,讓他們彷彿以為自己在看一個關於如何選妃的風流愛情故事。然而她底層想表達的東西完全不是如此,甚至剛好相反。用PTT的術語來說,就是作者在「反串」,而且是高級反串。

— -

男主角振保出身貧寒,靠自己的努力出國留學,回國後學以致用,在工廠裡做到很高的位置。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和心血,想要得到外界的認同,顧好臉面,當一個中國父權社會下光鮮亮麗的成功者。理智上,他想娶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但情感上,他卻總是愛上「不傳統」的西化女性。

他是這樣暗自忖度著他所遇過的紅玫瑰:

「這樣的女人在外國是很普遍,到中國來就行不通,把她移植到家鄉社會裏,那是勞神傷財,不上算的事。」

他愛招搖的紅玫瑰,可是娶不得。因為紅玫瑰太難控制,不夠宜室宜家,會讓他「無法成為她的主人」,失去主控權就丟了男人的臉面。

王嬌蕊是他最難忘懷的一朵紅玫瑰。她身材豐滿、曲線玲瓏、明朗熱烈、富於情趣,性格裡還帶著一種稚氣的天真。但她是振保朋友的妻子。順應著社會潮流,在還不懂愛情時一面遊戲人間,一面不經思考的結了婚。

隨著感情進展,王嬌蕊發現自己真的愛上了振保,決定忠於自己的感情,寫信向丈夫攤牌離婚。此舉嚇壞了振保,他雖然也愛嬌蕊,卻更愛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外在形象。於是他以母親來當作擋箭牌,要嬌蕊回到丈夫身邊。嬌蕊看清他的真面目,哭了一夜後,離開了他。但也沒有再回到丈夫身邊。

振保最後挑了個嫻靜柔順、卻思想空洞的女人孟烟鸝結婚。雖然他不愛她,他卻認為這樣的女人最合乎中國傳統。跑不掉、罵不走、控制得住。婚禮很氣派、新居很漂亮,把這樣一個女人金絲雀般地養在他自造的精美牢籠中,自成一個小世界運轉,更能夠彰顯出身為男子漢的頂天立地。

但是他很快地受不了這朵白玫瑰的呆板無趣。他嫌白玫瑰不會說話、不懂交際、不夠甜膩、不夠風情萬種。他愛的畢竟還是紅玫瑰。好在白玫瑰個性畏縮怕事,可以盡情嫌棄,永遠罵不還口。他還可以嫖妓。家裡得不到的,反正外面都有。

孟烟鸝的不符期望,使振保不常回家,而長期受控於人、毫無尊嚴的生活,使她性格逐漸扭曲,這更使愛面子的振保把周遭的人都從她身邊一一弄走。在長期的孤單下,最後她也像當年的紅玫瑰一樣,開始祕密地外遇。

多年後他再次遇到嬌蕊,她老了、胖了、改嫁、帶著孩子。而他事業有成,有一個外表光鮮的家庭。他認為是自己贏了,酸了她幾句,但她的回答始終平靜而坦誠。他質疑她愛不愛現在的丈夫,她說愛。

振保各方面都贏了,卻莫名的忌妒著她。忌妒她面對人世的真誠和自由。懷著一種對自我犧牲的懊悔,不自覺地淚流滿面。然後回到家,繼續扮演一個有頭有臉的「好人」。

— -

所以這絕對不是「白玫瑰和紅玫瑰,今晚你要選哪一道?」的選妃大賽,而是寫一個被傳統觀念束縛的男人,為了面子(其他人的認同)犧牲情感,自願活在無盡的虛偽中。

斤斤計較、精算得來的婚姻與愛情,到底誰輸了?誰贏了?

這篇小說極盡反諷,也呈現兩性在面對父權體制的壓迫下,各自展現出不同面貌的人世荒涼。

這篇小說寫於1944年,女性主義經典之作<第二性>寫於1949年,我推想那時候的中國應該還沒有任何性別平權的觀念。張愛玲本身可能沒有意識到,但她的著作中卻習慣以各個角度描寫父權遺毒,細膩描繪著無所不在的厭女思想,作品其實已經非常有女性主義的影子。

關於這篇小說,找到一些心得寫得非常好,可供參考:

http://ccsun.nchu.edu.tw/~hlkang/PaperRose.htm 到底誰做了誰的主人? 閱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http://somethingabouteileen.blogspot.tw/2006/01/blog-post.html 由【紅玫瑰與白玫瑰】看張愛玲的反諷與倒寫/周芬伶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90 你不要的永遠在騷動:紅玫瑰、白玫瑰與振保(19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