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場館百年來的轉變歷程

C. J. YEH
Nov 13, 2022

現代奧運會之父-皮耶·德·古柏坦(Pierre de Coubertin)在1894年6月23日,與12個國家代表一同成立國際奧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也催生了2年後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我想各位多少都知道,競賽本身並不是奧運會的主體而是一個管道,一個實踐奧林匹克精神與哲學的管道。

奧運會創始之初時的國際社會並不如現在如此的交流頻繁,不光是各國的總體文化差異,單是在各國運動上的文化差異就已經是一大障礙了,當時的很多項運動也不像現在有國際規範可以依循,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時代要舉辦世界性的大型運動賽事有多困難。

在這時候的奧運會(1986~1912),不僅單項運動規範不明確,連比賽的運動項目都不穩定。一直到了1920~1936年間才慢慢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的奧運會的基本框架與規範,例如:奧運五環旗、聖火傳遞、運動員宣誓等等。

田徑比賽就是400公尺?誰說的?333.333公尺不行嗎?

我們首先來談奧會運場館的構成與佈局演變,奧運會的場館可以簡單分類為兩類:競賽場館與非競賽場館(周邊服務設施),隨著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及服務水準越來越高,所使用的場館數量也相對的不斷增加,也聚落化的形成了奧林匹克公園的概念,像是:雪梨奧林匹克公園、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及倫敦奧林匹克公園等等,許多重要的競賽與非競賽場館都集中於此,並且在奧運會後成為著名的地標,一個新的文化生活圈,但這樣的模式也代表著一塊龐大土地的重新開發,意味著高成本。

在奧運會創始之初,奧運會可不像現在如此的隆重,且挹注了大量的經費預算。打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開始,資金問題就一直是國際奧會所面臨到的重大問題,也因此當時的場館大多利用現有場館以及自然條件(水域等)來進行比賽,這也意味著場館位置無法配合賽事規劃進行整體佈局,每一個場館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分散在各地來進行賽事。

直至1936~1956年間隨著各國對奧運會的重視增加、經費增加,才開始有了中心集中佈局的概念出現。舉2個例子給各位參考:

1) 1936年柏林奧運會:在當時的政治權威宣揚的目的之下,帝國體育公園中建設了大量的大型體育設施,如:體育場、游泳池、網球場、體操館、賽馬場等,總體空間佈局明確。此外,還修建道路及軌道等交通運輸工具,將體育公園、奧運村及城市連結在一起,已經有近幾屆的奧運會規劃的模式出現了。

2)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將場館更為集中且僅去城市中心1.5公里的地方,並帶狀的將城市、奧運村、奧林匹克中心及其他場館連結一線,猶如從市區走進郊區(運動園區)的概念。

隨這上一階段的思維進步,1960年代後的奧運會場館佈局不再執著於分散佈局或是集中佈局的二元思維,反倒開始容納的城市規劃、改造及發展的概念。隨著這樣的概念出現,也衍伸出以下幾種的場館佈局邏輯:

1) 單中心場館佈局:顧名思義,設置單一奧林匹克中心,由主要的運動場館組成核心,周邊輔以小型場館組成奧林匹克中心。其他非競賽場館也街設置於奧林匹克中心內,或是鄰近的區域。如: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76年蒙特羅奧運會都是單中心場館佈局的代表。

2) 多中心均衡佈局:為了在城市中有效分配場館,以利場館賽後的持續利用而衍生出的多中心均衡佈局,將幾個奧運場館結合為一個中心,分佈於城市之中約2~4個中心。由於場館均衡的分配城市的各處,有利於城市交通的資源整合、帶動區域發展及體育產業均勻佈局的優點。當然所需要的成本也相對較高,因為必須發展基礎建設已將多中心連結一塊,且還有賽會資訊傳遞的問題。如:1960年羅馬的南北雙奧運中心、1964年東京三中心佈局、1988年漢城雙中心佈局及1992年巴賽隆納的四中心佈局。

3) 整體分散式佈局:這種佈局形式適合用於現有體育產業已發產相對成熟的城市,充分利用現有的運動設施,進行部分的新建與改建便可滿足奧運會的需求。顯然的這種模式之下,可以大幅降低奧運會的成本,且有利於場館的後續營運(大部分場館都是現有的,持續滿足最初興建的需求供給即可),但卻會因為地理位置分散而大大提升奧運會舉辦的運行成本,如:後勤、維安、管理等成本。如: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有趣的是,這樣的佈局卻意外地帶動觀光產業,由於奧運光觀客會深入城市的四處,更深入地融入舉辦城市的文化氛圍。

奧運會場館佈局的模式可以說是一種隨著當時時代背景之下的滾動式變化模式:當城市規劃影響了場館佈局、當商業化影響了場館佈局、當奧運維安問題影響了場館佈局等等。

看完總體的場館佈局,再來我們來看看奧運建築的發展脈絡!

如同上面所述,奧運會草創之初,既沒有場館標準規範,也沒有人知道應該需要什麼樣的運動場館,還是應該要遵循古柏坦先生的理念,必須要具備古代奧運的美學與哲學理念呢?

直至1908年倫敦奧運會,白城體育場-首座專門為奧運會所建設的體育場館,同時也是歷史上首座的綜合型體育場,為奧運建築提供了一些標準的制定。然而,在經驗缺乏的當時,為了將許多項運動項目都容納在其中,設計上折衷於不同項目之間互相矛盾的需求。

在1924年巴黎奧運時,也出現了現代奧運史上第一座真正的游泳池:Stade Nautique des Tourelles,由建築師Leopold Beviere所設計。在過往的游泳項目中,泳池的設計為100公尺,不僅觀眾在觀賞距離上不舒適,也使得該建築物過於龐大,而在此設計中重新定義了泳池的長度為現今我們所熟知的50公尺。

從1948年開始隨著科技發展,奧運會場館也進入的快速的發展期,奧運會場館功能逐漸完善、建築型態也更加多元化,不少當時的體育場館也接沿用至今。

場地的標準化也是這個階段很重大的發展,如:定義了田徑跑道為400m,且跑道的技術和草皮技術的發展使得場地比賽條件及觀賞性也大為改善,而且也在當時透過經驗總結後逐漸定義了奧運會主場館為80,000人規模,總總的標準也都為往後的奧運場館設計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與此相對應的是越來越複雜的建築技術,例如:超大跨距、頂棚懸臂等,搭配著材料科技的進步,才得以滿足奧運會場館的發展趨勢。這也造就了許多人認為,奧運會某種層面代表了當代建築科技的能力與進步。特別是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導入全球實況轉播後,奧運會建築科技的展現不僅是呈現在硬體建物上的能力,同時也是場館內部軟體的技術發展。

當奧運會場館走進了1984年後,在歷經二戰後40多年的快速發展,奧會場館基本完成了現代運動場館各方面的技術整合,進入了現代運動場館的技術水準,永續發展的概念Sustainable Design也開始興起。

在此之前的奧運會場館歷經了建築技術與材料科技的快速發展,大興土木的展現各國建築實力,往往也變成了過度設計(Over Design)的情況,隨著永續發展的概念出現,奧運會場館的結構開始合理化,也著重於場館功能的多元化與動態化,而非只為了奧運會短短兩週的期間而設計該場館,更多的商業化設計融入於場館之中,例如:餐飲、酒吧、商品店及貴賓服務設施等等。

此外,國際奧會在當時也針對奧運會設施提出三項最低環保需求:注重廢棄物核污水的處理、注重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利用可重複再生的資源,為現代的綠色奧運奠定了基礎。

--

--

C. J. YEH

愛主運動事業有限公司CEO|國際專案管理師(PMP) Chief of Executive Officer (CEO) in AizhuSport Co., Ltd. |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