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諮商中的概念化談實習心理師督導

Ethan Huang
7 min readJan 17, 2018

--

前言。非心理領域的讀者可能會有些陌生,有關心理師的養成,必須經過碩士研究所的洗禮,取得碩士資格方能報考國家考試取得證照,最後才能執行心理諮商的業務。

為什麼會這樣規定,我認為有一部份原因在於大學科系並沒有完整的實習經驗,但心理諮商亟需實務經驗,所以在研究所修業期間,通常碩三就會安排一整年的實習。研究生就像實習醫師一樣,一週花個四五天待在實習機構(可能是醫院、診所、諮商所或學校諮商中心等等),並在有督導的前提下,與個案晤談。藉此將過去碩士班兩年的理論學習,實踐在個案服務上,並整合出自己的一套助人理念。

本文,就是希望可與即將進入實習的研究生(下文稱實習心理師),談談實習期間與督導的工作。若你並非本領域的讀者,同樣歡迎你繼續讀下去,也許透過這些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心理諮商也不一定。總之,任何人看不下去,想中止閱讀跳出去原本就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就輕鬆簡單地閱讀下去吧!

從「概念化」談起

心理諮商裡頭有個專業術語稱作「概念化」。概念化的意思,用白話一點講,大概有三個構成要素:

  • 當事人的困擾如何呈現?
  • 當事人困擾的成因是怎麼來的?
  • 我將如何陪伴或因應當事人的困擾?

也就是說,心理師的概念化會嘗試清楚呈現當事人困擾的「樣子」、「成因」以及我們將「如何面對」。若仔細閱讀許多諮商的經典理論,例如精神分析、個人中心心理治療等等的學派,其實也都在談這些事情。他們指出人的問題,說明原因,最後告訴你該怎麼解決,有哪些技術,而這些技術又都跟問題的成因息息相關,因為他們正在「對症下藥」。

同樣地,在我自己的工作經驗裡,概念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對每個眼前的當事人,都會有一套概念化的歷程在跑。因為那是我認識他們、了解他們的方式。唯有透過概念化,我才能清楚知道他們怎麼了,而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給出什麼,陪伴他們走過當下的困難與苦境。我需要對我的當事人負責,並盡可能作出適切的判斷。

個人與經典理論的對話

人性是多元歧異且深奧難解的。在我看來,各種心理諮商的學派理論,都是一種試圖描述人性的語言。但偏偏語言,又無法完整精準地描繪人們的內心。人性已難拿捏,語言更難掌握,因此最終我們所產出的論述,只能像是瞎子摸象般,窺看出人性的某個角落,永遠無法看見全貌。

但經典理論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前輩們根據自身的觀察、經驗與體會,嘗試極大化他們對於人性的理解,再透過精練的語言,最終衍生出來的論述。所以對於後輩來說,他們所描述的人性已經盡可能擴大了我們的視野,珍貴且精緻。

但同時,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心理師或任何人),在成長期間,也早已形成專屬於自己看待人性的觀點。每當各種新聞事件發生時,就會有類似的言論:「他會這樣做,一定是因為……。」從這些論調可以看出我們每個人都有解釋人類行為的一種解釋。雖然這些觀點,有些可能真的很貼近人性的,但有些則可能過於抽象、扭曲或不切實際。

所以,回到心理諮商相關研究所的學科訓練中,我們之所以談論各個經典理論學派,就是希望透過前人的觀點,提供一個視角,與理論對話,最終幫助我們修正、微調並整合自我內在的價值觀,形成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概念化框架。然而,整合自我與理論並非易事。

找到一個理論,還是找到自己?

我過去督導過的實習心理師,幾位曾問過我:「我需要選定學派嗎?」他們告訴我,學校老師鼓勵他們找到自己認同的理論學派,好幫助他們自己看待與處遇個案。在我看來,學校老師之所以希望學生找到自己相信的學派,就是希望學生能有一個概念化的依歸,但就像我上頭所說,我們學習了理論,難道就能順利地與理論對話嗎?到底該怎麼找起?

有關人性的理論,若單純閉門造車,只透過個人省思而不是從人際經驗裡去擷取精華,是無法順利完成的。我們必須透過實際的觀察與投身,運用自己的感受,再回到理論學派的脈絡,才能逐步讓腦中的概念化變得清晰。換言之,就是得從做中學,一邊做,一邊理解過去所讀過的理論,最後才會真正成為自己的觀點。

在我過去實習的經驗裡,我總會將會談中所搜集到的各樣訊息(包含當事人過去的成長經驗、他看待自己問題的想法、當事人在會談中表達出的非語言訊息等),盡可能地與督導討論,最後在督導的討論下,慢慢形塑出一套有脈絡性的概念化。這些歷程並不簡單,原因是實習心理師在接案之初,會有許多內在的不穩定。包含:「我能把個案接好嗎?」或是「好希望可以真的幫到他們。」這些善意非常重要,可同時我們也可能在這些積極裡頭,過度關注自我的表現,反而失去了觀察個案與自我省思的機會。

因此,督導的責任就在陪伴實習心理師可以撥開焦慮所帶來的迷霧,重新將重心回到接案中的觀察,討論自己對個案的看法,向內在探問:「為何我會這樣看個案?」、「為什麼當事人會讓我不耐煩?」督導能夠幫忙我們整理接案時各樣湧出的情緒,之後再靜下心來釐清自己是如何看待人性,最終建構一個清楚的價值態度。

先建立架構,才是累積與技術

我曾見過一些實習心理師,想在實習階段學習一些專門學派的技術,或是一直很希望多接幾個個案好累積經驗。對我而言,我並不太認同。原因是,如果我們沒能先清楚知道自己如何思考眼前當事人的問題,那麼學再多的技巧,都無法真正處理到當事人核心的困擾。甚至接了再多個案,沒能好好整理自己的想法,最終都是在外頭繞啊繞,一切白搭。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實習階段,初期每週只接了三個案,一開始當然會擔心自己這樣會否經驗不足,或是無法達到課堂老師的期待。但我也跟自己說,做多不如做好。所以每次督導的時候,我總是只選擇一兩個當週讓自己特別有感覺的個案,然後好好把自己的感覺與觀察談清楚。我發現當我足夠開放地攤開自己時,我也更能了解:「原來我是這樣看個案的啊?」

而這些,如今回想起來,就是開始將過去所學習的理論,整合進自己的經驗裡了。我常在想,如果我們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怎麼看待人的問題,又怎麼能夠找到與自己合得來的學派?更有甚者,若我們都不清楚自己怎麼看待人性,就開始討論起該怎麼做,那不就是亂開藥,隨意給處方嗎?

找一個自己信任、能夠對話的督導

由於實習心理師在接案之初,一定會有許多不安與自我懷疑,但我認為疏通這些情緒,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同時,在討論如何看待當事人的時候,盡可能地對督導真誠也才能貼近到我們自己。但若我們眼前的督導無法讓我們放心談論自己在專業上的種種感受與想法,真的很難工作下去。

現在許多實習機構在實習之初就已安排好督導,這的確是一種限制。但實習心理師也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面試實習機構前,先打聽機構安排督導的方式,或多了曾在該處實習的學長姐心得,也許能問問對方:「這位督導,他能讓你自在地談自己嗎?他能幫助你整理自己的想法嗎?他是如何跟你督導的?」學長姐的這些回答,或許能幫助我們判斷實習機構或督導會否適合自己。

但若真的找不到自己心屬的實習機構或督導,也沒有關係。心理諮商是一條長久的道路,整理自己也是一種自我督導的路徑。接案期間花點時間書寫自我的感受,與同儕討論內在的經驗,或是獨處時傾聽自己、閱讀,都能幫助我們整理出自己一套的概念化。

心理諮商是透過心理師這樣帶有情感的軀殼,去感知當事人,最後給出回饋。所以,回到自己身上看清楚,對於實習心理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即便已經考到照的心理師,也日復一日地在做這樣的耕耘,因為我們看待人性的觀點也是與時俱進的。只是同樣的工法,就是督導所能帶領初入行的實習心理師,不斷練習的。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那麼,你找到自己的學派了嗎?

老實說,迄今我也沒有找到一套「完全」貼合自己的理論學派。我相信個人中心學派的無條件積極關注,也認同精神分析學派的潛意識、移情反移情,亦深信完形學派裡頭談到的未竟事務對於人們內心的干擾。同時,我也信仰家庭理論中的自我分化、結構與界線。這些,我都相信,但我一定得選一個,一定得靠邊站嗎?

我真心覺得,那不是我的道路。我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取徑去跟個案工作。而我發現,這套取徑,早已融合了各種學派的觀點,最終成為我自己的觀點。也許我也能自成一派,不是嗎?

--

--

Ethan Huang

http://iamkhh.com 諮商心理師,男同志,生於台北長住高雄,喜歡旅行、閱讀、電影與寫點東西。